IATC
年鑑
戲劇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戲曲
2014
2013
2012
2011
音樂
2014
藝PO
Dramall
IATC Facebook專頁
訂閱電子通訊
搜尋
搜尋
繁體
简体
ENG
主頁
關於我們
活動
出版
研究
評論
最新消息
藝術連結
成為會員
關於我們
支持我們
聯絡我們
背景
使命
發展策略
工作重點
董事/職員
會員
會員及申請表
會員簡介
捐助
藝評筆陣2023
最新活動
活動回顧 (請選擇年份)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劇藝華采:第十屆華文戲劇節紀念特刊
出版刊物
劇本(香港戲劇叢書)
劇本(翻譯系列)
劇本(個人創作系列)
評論
劇場教育
年鑑
劇場
電影
舞蹈
音樂
藝評文集
導賞手冊
其他
書籍訂購
香港戲劇年鑑系列
香港戲劇年鑑系列
香港戲曲年鑑系列
香港古典音樂年鑑系列
香港戲劇史個案研究
黑盒間的對話,其實我們……
網上評論
藝評資料庫
藝評教育
月旦舞台
眾聲喧嘩
藝術節即時評論
藝術寫作計劃評論
四海聲評
導賞文章
香港戲劇評論資料庫
年度劇評一覽表
座談會/討論會紀錄
藝評寫作計劃
藝評工具書
演藝風流
文化/藝術團體連結
俞若玫
獨立創作人,從事小說、現代詩、散文、藝評寫作及概念視覺藝術創作,也經常策劃文化活動。
出版
浪漫的挑釁:創作新文本
作者:馮程程、甄拔濤、潘詩韻、俞若玫、鄧正健|編者:甄拔濤
評論
《香港叛逆哪吒》: 挪用再挪用
節目/主題:深水埗演義系列:《香港叛疫哪吒》
「身體年輪」結業演出《渡度》:長者舞蹈的美學實現
節目/主題:渡度
《再生瑪莉亞》:身體只是副歌
節目/主題:再生瑪莉亞
《溯洄從之》:他們和我之間
節目/主題:《溯洄從之》——一趟流轉不定的旅程
茫然地看被看的茫然
節目/主題:《茫然先生》舞蹈影像版
如何成為有創造力的觀眾? 看《Remote Macau》有感
節目/主題:Remote Macau
在一和零之間想念沉默
節目/主題:一零
【藝評筆陣】日常生活作為表演的方法——反/玩的意識
【藝評筆陣】從新舞蹈到社區舞蹈——走訪歐洲舞團帶來的啟發
不談作品,先談人,好嗎?
節目/主題:澳門藝穗節
【藝評】
2014年9月號 不(只)是監製 - 劇場盛夏了青春的什麼?
文:俞若玫
2014年12月號 當街頭成為舞台 - 劇場:憤姥兵團,誰佔據誰?——記《烏鴉,我們上彈吧!》
文:俞若玫
2015年12月號 你有制度我有態度:藝術家的香港生存之道 - 舞士列傳,一舞知秋
文:俞若玫
2015年6月號 香港文化記錄與口述歷史 - 浮跨地寫實,在劇場思考歷史——《余.暮年》
文:俞若玫
2016年12月號 在經濟高低浪潮下的表演藝術 - 形相之外,身體作為舞者自身的媒界——記i-Dance論壇
文:俞若玫
藝PO
窮盡和完起 —《圓II》的詩意
藝PO人:俞若玫
殘酷青春「同流」—沒有身體的青春,只有文本的殘酷
藝PO人:俞若玫
Please login !
User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