眞摰、勇氣、赤裸——短評應屆「澳門城市藝穗節」
文︰曲飛 | 上載日期︰2014年1月3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主辦︰澳門城市藝穗節
城市︰澳門 »
藝術類別︰戲劇 »

第十三屆「澳門城市藝穗節」已經降下帷幕,筆者應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邀請擔任駐節藝評人,和來自台灣、澳門和香港的劇場愛好者進行藝評交流活動,在兩個周末和周日分別觀賞了四齣戲劇作品,先有「咖啡旅程」製作的《水岸街童》、耀演劇團《美味型男》及Theatre Moments《快樂王子》;最後是「澳門青年挑戰綜合培訓中心」的《其實我們》。整體來說,四齣作品能夠達到創作人的預期效果,而筆者則較為偏愛《水岸街童》和《其實我們》這兩齣不假外求的澳門本土創作劇,前者充滿善良和眞摰,後者赤裸地以生命影響生命,均是値得再三回味的作品。

 

《水岸街童》充滿善良和眞


澳門約有六十萬人口,其中本地出生澳門人不足一半,其餘大多數都是新移民,而一年來自大陸的自由行有三千萬,跟香港有得比。故此,澳門是一個人力資源極之缺乏的地方,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就去賭場做荷官,或者入政府部門工作,令社會其他行業發展正處於人力資源斷層的嚴重情況。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表演者陳世平以土生土長的澳門人身份,在澳門下環街市的市政綜合大樓天台以環境劇場手法,向觀衆細說澳門街的變遷。有趣的是,編導似乎要觀衆聚焦在角色的成長經歷,而對社會問題的回應卻十分隱藏。陳世平的故事由六十年代說起,內容提及澳門受葡萄牙殖民管治,回歸祖國後又成為眞正東方拉斯維加斯等歷史時刻。

 

但筆者關心的是,他成長時跟葡萄牙之間的關係是怎樣呢?在作品裏,他好似只說了以前在博物館工作時跟葡國人相處的一些軼事,例如原來澳門人做公務員要有一個葡萄牙的名字,所以,故事主人翁陳世平也不例外,只可惜,他與這殖民年代的關係僅只於此。回歸之後,澳門人(陳世平)的身份認同又是甚麼呢?澳門人是否覺得自己是中國人?還是中國澳門人?而對於「東方拉斯維加斯」的社會形象,他又有甚麼看法?對於以上的謎思,在劇本中很難找到清楚的答案,而唯一能解開筆者疑惑的對白只有這一句:「時代要向前,以前是炮竹業(因為炮竹業曾是澳門三大手工業之一,而葡萄牙的煙花業亦歷史悠久),現在是賭業……唔緊要,繼續向前行。」陳世平說這句話的時候,予人一股酸溜溜的無力感,因為在社會轉變當中,他有感受,有自己的看法,但他又覺得無能為力,因而未有用力去控訴這變化,而是淡淡然表達一個公民純粹的無奈。

 

不過,筆者欣賞澳門有這樣的一位表演藝術工作者,他有一顆純粹、赤子之心去看這個環境變化,我覺得是整個戲的亮點。他用這方法回應社會改革變遷帶來的問題,是値得欣賞的。

 

《其實我們》赤裸地以生命影響生

 

以基督敎義為核心的「澳門青年挑戰綜合培訓中心」製作的《其實我們》,絕對是一齣非常赤祼的演出。由於筆者在香港也有接觸邊緣青年的藝術敎育工作,協助他們透過藝術了解自己。如果以評論人角度看,此作品能夠順利演出已經不容易,因為導演先要讓那群叫做「演員」的人建立互信關係,這個建立很是困難,因為在筆者的敎學經驗中,要演員願意跟編導說出自己的眞實故事,基本上很費勁。是次這十二位男演員在劇場裡,由序幕開始,觀衆一進小劇場後,就看到他們已坐着正面看着觀衆,那張力已達到很好、很高的層次,接着他們選擇用自己的表演方式跟觀衆分享,例如跳舞、歌唱、拉小提琴、醒獅等,甚至願意把自己走過的路跟大家分享,令整體演出表面上儼如「才藝表演晩會」,實際上是一次赤裸的心靈交流,因為演出最後部分,演員向觀衆說出自己的夢想或自己的看法時,這個赤裸裸的生命影響生命的重要時刻,令演出變得如斯美麗!

 

筆者看到作品包含着的信、望、愛,更難得的是,製作單位沒有刻意藉作品傳福音,事實上,他們可以並在演出最後的部分,合唱一首讚頌主耶穌基督的歌曲,但是,他們卻沒作出這樣的選擇,說明了他們明白到生命的歷程與宗敎是兩回事。演出過後,表演者問劇場觀衆有甚麼可以對話和交流,開始時,觀衆席上鴉雀無聲,及後即使只有五名觀衆發言,這五名觀衆都是認識表演者的,或者是曾經在澳門青年挑戰綜合培訓中心生活過的人士。但是,相對一般的觀衆,他們敢於跟表演者分享自己生命裏曾經出現的創傷。

 

筆者對這個場面覺得很有趣,因為在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裡,觀衆給表演者感動了,觀衆給他們影響了一些想法後,其他的觀衆又是否願意把聽到別人的故事反照自己的生命?現在,那些普通的公民及知識份子怯懦於分享自己的故事,箇中可能他們未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向人敞開心扉,又或慣於把自己關起來,沒像這群邊緣青年擁有那種勇氣、能力及自信走出來,跟別人說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也沒有膽量說出自己的理想和堅持,令筆者感到有點可惜。

 

筆者尤其欣賞導演處理手法,特別是最後安排十二個表演者獨自回應澳門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社會,雖則大部分的人都覺得很負面,不過也會有所堅持,不期然令筆者想起《水岸街童》的純粹。他們不會像香港的情況,有一種很大的對抗或者控訴,他們知道問題所在,他們希望用時間換取空間慢慢去解決這個問題,堅持自己想走的道路,這是値得欣賞的。

 

觀察應屆「澳門城市藝穗節」,民政總署選擇的節目都很有質量,若是要再下一城辦得更好,筆者認為必須要在宣傳活動上加大力度,多跟傳統和新媒體合作,好讓珠江三角洲觀衆留意到這每年一度的藝術盛事,這樣才可以眞正做到澳門特區政府對藝術文化發展的信念:「從人文關懷出發,以文化鑄造城市的靈魂」,以及實踐「保護文化遺產,引領藝術審美,扶持民間社團,培育文化藝術人才,發展本土文化產業;以鮮明的澳門文化特色融入珠江三角洲的未來發展,擔當中西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角色」的使命。


(原載於2014年1月2日《澳門日報》)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資深劇評人、藝術文化評論員、藝術活動策劃人。

 

現為香港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顧問、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香港戲劇協會成員、IATC(HK) 劇評人獎及香港舞台劇獎評審委員;網站訪談節目《藝術有時》主持人;香港學校戲劇節首席評判;香港小劇場獎創辦者兼召集人;101arts.net藝術新聞網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