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年輪」結業演出《渡度》:長者舞蹈的美學實現
文︰俞若玫 | 上載日期︰2022年12月15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渡度》(攝影:Vincent Yik,照片由不加鎖舞踊館提供)
節目︰渡度 »
主辦︰不加鎖舞踊館
地點︰牛池灣文娛中心文娛廳
日期︰2/10/2022 3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就是大膽。今次的十八有藝——社區演藝計劃「身體年輪」結業演出,編舞者李振宇(Andy)開動了長者舞蹈演出的藝術語言,不把社區舞蹈停在跟著跳,一起造型或述說懷舊故事的階段,而是善用長者身體及動作本身特質在舞台時空下,經劇場化,用當代舞蹈編舞的思考方式推展述說及體現長者的美——如著名編舞家William Forsythe的名句:舞蹈是组織身體和時空的交織[1]。


「組織」這兩個字十分微妙,編舞家如何在創作的過程裡,決定把甚麼東西,及如何放置它們在特定時空下,成為主體及客體?《渡度》雖只是短短四十分鐘,但看得見Andy的「野心」,一方面讓長者享受在編舞的框架下得到安全感及信心,同時有空間自主選擇動作的變化,集體中有個性,自在地在舞台上呈現當下真實的身體。主體不單是舞者,還有銘刻在身體上的年月。


甫開場,就看見年輪的厚度,全體舞者被安排站直在舞台中央區,其他地區全黑,聚焦燈由上而下,讓觀眾看見一張張滿有歷練的臉和光影斑駁的身體,即使沒有動作,他們已很有力量。然後一個一個拿起磚頭又放下,再中途急抓,動作尋常而奇特。後來知道,手上磚不是石屎磚而是木磚,是早前被颱風山竹打下的大樹,經由志記鎅木廠特別製成的,在物質的重量上再加一層本土歷史憶記。何況磚頭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滿有拆毀和興建張力的喻意,放在長者的手上,更叫人有各種聯想。重和輕;能和不能;放下和重置。反覆地,年年月月在我城選擇。

 

《渡度》(攝影:Vincent Yik,照片由不加鎖舞踊館提供)


木磚作為長者創作物料,是有趣且大膽的藝術選擇,佩服李振宇​​、張嘉怡及甯昕靜在練習裡成功說服長者(及有關社福組織),自如地舞動有潛藏「危險」的物料。長者舞蹈必然面對身體限制,以及長者因應受限制而信心缺缺,團隊卻沒有放棄想像,在限制裡打開新的可能。當中,長者對創作團隊及藝術的信任,都是長期相處及磨合的結果。這又是另一層的歲月風景。


此外,也欣賞編舞者細心設計如小遊戲的舞譜,例如有一段,只要有人雙手同時都有磚,被人拿走一件時,就要走到最後排,於是舞者就輪番在前在後,木磚和身體都在空間流動,讓人想到人和人的承接和連結。然後是圍成人鍊,有人選擇把木磚放在肩上,有人夾在腋下,一個傳一個,套用一位觀眾在演後談的話:「遇上為你放下重擔的人。」真的很美。

 

另外一段,三人成一組,大家像開花一樣聚首和延展,也很好看。的確,有個別舞者如標哥、標嫂、潤芳、慶虹、偉健等等會較「搶鏡」,但就算off beat、猶豫或忘記些甚麼都很好看,因為看見長者百分百投入當下,心身合一,也就是表演者的終極精神狀態。

 

 

《渡度》(攝影:Vincent Yik,照片由不加鎖舞踊館提供)

 

誠然,長者大部分時間仍是跟隨編舞的指示,完成動作,他們明不明白動作的聯想和意義,很難說,也未能完全成為創作的主體或主導故事的發展。如長時間在空的舞台播放《皇后大道東》,肯定不是長者的選擇。而觀眾和長者有沒有如Andy說在靜默裡好好細聽此歌?我十分懷疑。這種要展示沉默的力量,讓舞台只有音樂沒有動作是很當代概念藝術的想法。不過,一切需時,讓不同的朋友接近專業舞台語言及效果,會不會有助打開社區藝術的觀眾群?我看的是10月2日下午場,觀眾主要是舞者的親朋戚友。演後談主持輕輕一問,就知道超過一半人未去過牛池灣文娛中心,有三分一人第一次看當代舞。有趣是,觀眾不只欣賞自己親人在台上表演,也好奇各種動作的象徵意義和服飾的配搭,也表示專業的舞台燈光、音樂及服裝都令他們耳目一新。衷心希望這些觀眾會再次走入劇場,愛上看當代舞。


長者社區舞蹈不只是一種粗糙或簡易的身體訓練,也不只是廣場舞式拉雜及模仿不同舞種,它可以是一種有待琢磨的身體美學,透過長期的觀察及磨合,讓長者在身體限制裡展示最大的可能,容讓生命經歷轉化為舞台的光芒。這是個很好的開始,期待不加鎖舞踊館的創作團隊以後和長者一起的演出。

 

(文章於《舞蹈手札》同步刊出)

 

[1] William Forsythe: “Choreography is about organizing bodies in space, or you’re organizing bodies with other bodies or a body with other bodies in an environment that is organized” Spier, Steven, ‘Dancing and Drawing, Choreography and Architecture’,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vol. 10, no. 4, 2005 Sept., p.352.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獨立創作人,從事小說、現代詩、散文、藝評寫作及概念視覺藝術創作,也經常策劃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