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共融藝術?
文︰俞若玫 | 上載日期︰2023年7月13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主辦︰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
日期︰8/7/2023 3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共融」兩個字,不簡單,各有演繹,但當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分類,在舞台以舞動來體現的話,觀眾期待看甚麼?本文從觀賞角度,粗略分析可以欣賞共融舞蹈及藝術的不同面向。

 

由社區文化發展中心主辦的「第一屆香港國際共融舞蹈節」,規模很大,除了七月七日至九日三天的匯演外,還有一連串的網上公開講座、工作坊、相展及網上放映國際及本地的共融舞作。當中參與的舞團多樣,有資歷深厚的DanceAbility International、東華三院愛不同藝術及越齡、森林樂聾人舞蹈團、廣州共生不錯舞團、Beyond Bollywood、澳州的Restless Dance Theatre、台灣屏東的滯留島舞蹈劇場等等;舞種也非常豐富,如輪椅舞、手語舞、中國舞、現代舞、舞踏、接觸即興等等,也有針對不同社群的,如柏金遜症舞者、唐氏綜合症舞者等等。

 

舞團多樣、舞種豐富,社群多面都顯出策展團隊的巧心:以並置的差異來顯出共融的力量,同時以工作坊及相展增補更多的藝術經驗,讓觀眾更多去了解共融藝術的意義。

 

但除了橫向的視野,也想回到起點,深化觀賞角度,希望觀眾辨識共融不只是把不同能力或身分的朋友放在舞台,不單單是一種對包容的簡便象徵(tokenism),更不應該在舞台以健全或香港人為標準反過來強化對弱勢/小眾/不同種族的標籤。我們買票入場,不只是出於便宜的善心消費,不是浪漫化同理心,而是一次反思跟他者的關係的機會,欣賞跟主流不同的美學。

 

共融很重要的意義是交織多元及互為主體(intersectionality and inter-subjectivity)。觀賞演出時,不妨多留意有差異的身分及能力的舞者如何在集體中仍然保有個性(如群舞及獨舞的比例及誰可以獨舞),如何在同一群體(如都是輪椅朋友)看出當中的差異,舞者能否在有既定制式的舞步中保留創作空間?舞者之間有沒有對話?平等的溝通及學習是如何發生?都盡在細節中。

 

同時,筆者也建議觀眾留意不同的舞團為何要讓獨特的舞者社群亮相,是要努力返回一般主流價值的比併框架,還是去突破主流標準;身體的美、老化的虛弱、專業的定義、技巧的門檻,是否用看芭蕾舞的alignment來看輪椅舞的延伸?還是看輪椅舞者如何善用輪椅的流動去擴展身體到極緻,並改變空間的拉伸?當聾人舞者質疑甚麼是音樂,甚麼是節奏,並很想證明聾人一樣可以有舞台時,我更想感受他們在寧靜中的\舞動,進入他們的世界,而不必要回到主流的敘事當中。

 

其實,展演未必是共融藝術的最終目標,因為過程才顯出協作、連結及關係的美。弱勢的身體有沒有可能成為強勢的表演方式?因此,參與工作坊也很重要,只有親身體會領受,才可明白練習的方法及嘗試的過程如何讓舞者的潛能得以發展,主體如何因創作舞蹈的滿足感而得到提升。方法往往更重要:資源有沒有平均分配?限制的條件有沒有轉化?這都是在開拓民主社會的意涵,如何和他者共處,如何共享資源又同時發展自我。

 

此外,除了觀看身體及舞蹈技巧外,空間的處理、物件的使用也很值得觀眾細看,細看它們如何相互呼吸。共融舞者的感觀世界比我們豐富敏銳,小工具的使用意義可能很多重,例如演出如何運用電筒的光線、玻璃燈的顏色?又或者,舞者之間的互望,即興而來的對話、甩了節奏自己傻笑等等都是很美很真實很好看的。也許,此文不是舞評,因為香港國際共融舞蹈節的節目很多樣,很難逐一評論。本文反指出可欣賞的角度,希望觀眾不以一般求取娛樂的心態來看共融舞蹈,而是思考如何打造更美好更公平的社會,個人跟他者如何共處,所謂的美麗是以甚麼為標準。非常期待明年的共融舞蹈節。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獨立創作人,從事小說、現代詩、散文、藝評寫作及概念視覺藝術創作,也經常策劃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