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聲喧嘩」為開放平台,歡迎把有關本地或海外的傳統或現代劇場、音樂、舞蹈、跨媒介表演,以至演藝文化及現象的評論文章電郵至iatc@iatc.com.hk。文章必須未經發表,中英文皆可,字數最少1,200字。若獲本會採用,編輯部將與作者直接聯絡,獲刊登者將薄備稿酬$500。
共 10 筆 |
文︰傅瑰琦|上載日期︰2025年7月30日
香港小交響樂團其中一項在「法國五月藝術節」的節目,為邀請了法國指揮羅菲(Pascal Rophé)、及在俄羅斯出生的年青法國小提琴家蘇姆(Alexandra Soumm)與樂團合作。布... |
文︰鄧蘭|上載日期︰2025年7月21日
港樂候任音樂總監貝托祺在樂團本樂季完結前指揮了兩場《佩多高斯基的華格納》,筆者看了6月27號的首場。節目除華格納的指環:夫利格改編為《管弦樂冒險》交響曲,還包括聖桑的《動物嘉年華》,並由約臣兄弟擔任... |
文︰傅瑰琦|上載日期︰2025年7月8日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小提琴界輸出了大量的天才與神童級音樂家,他們來自歐、亞、美洲的不同國家,年齡亦相約,技巧更是超凡。今次香港管弦樂團的這套節目,只演一場,請來德國著名小提琴家法蘭.齊默曼(Frank... |
文︰蔡嘉雯|上載日期︰2025年6月26日
譚盾的《茶魂》是一部「歌劇音樂會」,雖然具備歌劇的元素,但卻減少了傳統歌劇的隆重。它同時重視音樂的表現和表演,樂手的演奏也成為視覺表現的一部分。這部作品於2002年首演,源自於1997年譚盾獲三多利... |
文︰尹莫違|上載日期︰2025年6月11日
2020年,瘟疫蔓延時,多國表演藝術場地關閉,奧地利樂團Klangforum Wien成員頓覺無甚可為,便研究了過去一百一十年間的九十多齣歌劇,溫故而知新。樂團與比利時「跨界」藝團Needcompa... |
文︰洪思行|上載日期︰2025年5月20日
雖然第53屆香港藝術節的音樂節目的卡士不太吸引,明星級的音樂家和藝團不多,但依然有令人不得不去搶票的節目,其中一個就是《TIME》。
《TIME》之所以搶手,全因為是坂本龍一的作品,是他跟劇場... |
文︰傅瑰琦|上載日期︰2025年4月9日
上一次欣賞日本藝妓的演出(嚴格來說,應說「藝子」,京都傳統不稱藝妓),同樣是在是香港藝術節,當時是筆者首次能夠現場欣賞來自京都藝子的演出。當年的節目《藝子與舞子》(Geiko and Maiko),... |
文︰洪思行|上載日期︰2025年3月17日
香港管弦樂團今個樂季「認真運滯」,多個節目表演者和曲目(包括第三度來不到的配樂家戴斯培)調動,連樂季的重磅節目——當今的歌劇天王考夫曼的香港首演也不能幸免,首演當日樂團宣布他因身體不適而要取消第一晚... |
文︰傅瑰琦|上載日期︰2025年2月25日
作為比爾斯飛躍演奏音樂節2025年的揭幕演出,主辦單位請來了著名假聲男高音奧林斯基(Jakub Józef Orliński)、與金蘋果樂團(il Pomo d’Oro)合作演出巴洛克... |
文︰鄧蘭|上載日期︰2025年2月11日
25年看的首個音樂會是在文化中心舉行的港樂《臥虎藏龍》電影音樂會,看的是1月4號(六)下午3點場。去年得悉港樂要辦這台節目不以為然,電影和音樂雖好,且大有來頭,但總覺得選這個戲作為現場伴奏音樂會不大... |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