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  |  所有年份
2009年10月1日 - 12月1日
「藝評寫作導領計劃」始於2006年,在過去兩屆均集中向大專學生推廣評論寫作,旨在鼓勵年青人深入認識表演藝術,提高他們在欣賞、分析及至評論作品的興趣及能力。
2009年5月17日
大家還記得協會以往曾經每年舉辦一次的劇評人戲劇回顧座談會嗎?很多精彩獨到的觀點、全年的劇場觀察和不同意見的交流,都在這項年度的劇評界重點活動中全面反映。活動已經暫停多年;是年,我們決定召集各方劇評精英,包括資深、新進的劇評人並所有關心香港劇場的朋友重新出發,在這個平台上就2008年的全年劇目各抒己見,透過交流觀點,建立更健康和活躍的評論氛圍!
2009年5月4日
本地劇場邁向產業化的道路充滿著各種的可能;而往往亦和經濟的大環境有唇齒相依的關係。回歸後政府強調經濟轉型,並促成「西九」的發展;香港的劇場在這個大走勢下,當面臨整個生態轉型的挑戰還處在調整觀望的狀態時,恰好又遇上了驚濤駭浪的金融海嘯。海嘯一方面吹走了很多資源、觀眾,但同時亦令文化和創意產業成為經濟機遇下的焦點。
2009年4月20日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的「同行在劇評路上──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2008」已完滿結束,部份劇評作品亦已結集成書。
2009年4月1日
「香港話劇團」即將上演的兩個重點原創劇目──包括由華文界殿堂級編導賴聲川規劃並帶領之集體即興創作《水中之書》,及香港多才多藝創作人張達明沉澱數年的全新創作《美麗連繫》──皆不約而同地透現了劇作家的省思,流露著對生命不同面向的思考。
2009年2月1日 - 5月30日
在專業舞蹈團體及舞蹈界人士全力支持下,香港舞蹈聯盟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特意為大家設計了一個名為「看舞‧析舞‧論舞」的舞蹈賞析及評論寫作計劃。參加者既可一次飽覽四齣古今中外的精彩演繹,更能參與一系列工作坊、導賞及交流活動,由一眾資深藝評人和舞蹈藝術家,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現身說法,讓大家以筆鋒剖析「舞」林,重新解讀「舞」學世界。
2008年12月7日
作為一位資深的戲劇藝術及影視文化工作者,盧偉力博士的身影一直不斷地遊走在劇場、電影、文化評論、創意寫作、研究、廣播等各範疇中;樂此不疲彷彿從不見諸疲憊。如今他在不同範疇遊走皆游刃有餘,與他「出走」香港,在紐約彼邦留學的學習關係甚大;「出走」找到的多種可能性,其中的一環便是其戲劇創作的實驗。
2008年12月6日
美國著名劇作家大衛‧馬密(David Mamet),一向擅於以語言作為一把鋒利的刀,剖開在重重偽善掩埋下的暗黑人性。在劇場,語言彷彿成為一種令我們無法、亦無力去抵禦的暴力,馬密一下又一下的刺傷,讓血在劇場外繼續流淌,使本來的尋常,無法成為麻木的藉口。《勾心鬥角》的出色,必然會討論其所含的大量粗言穢語的對話,舞台上的粗言穢語應當如何閱讀?這些語言的美學何在?又如何與香港的本土語言及粗話文化互動?這個演前分享會,希望針對探討語言及粗話文化在戲劇裡呈現的各種可能性和面貌,以及討論其戲劇語言的美學意義
2008年9月1日 - 12月1日
「大專生劇評寫作計劃」始於2006年,旨在鼓勵青年人深入認識表演藝術,提高他們在欣賞、分析及至評論作品的興趣及能力。今年,我們希望將計劃進一步深化,請來多位資深評論人作導師,在「新視野藝術節2008」中選來五個優秀的中、港、台戲劇演出作為欣賞和研討的對象,希望從演前的導賞、參觀綵排,以至欣賞劇場演出,到最後撰寫評論文章,緊密地指導參與的學員,帶領他們從多角度觀察、更全面及深入分析作品。
2008年5月18日
不經不覺,本地八十年代以來最重要的劇場工作者之一黃婉玲,已經離開了我們好一段時間了。多年以來,永遠擁有一顆熱心與無限能量的婉玲,游走東西,漫步南北,游刃於各種文類、藝術類型、活動、運動之間,到處播下火種。而在云云的領域,劇場可謂婉玲的最愛之一。由八十年的民眾劇場到九十年代的展能劇場與教育劇場,再到千禧以後的女性劇場,婉玲以一以貫之的女性主義精神,為女性、弱勢社群、女性美學、教育劇場,創造了不可估量的開拓與意義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