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俊鞍、陳國慧|上載日期︰2023年11月27日
【 新視野藝術節2023:評論系列】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香港分會 )邀請多位藝評人觀賞新視野藝術節2023的演出,並於演後製作網上評論短片,和邀約評論文章,全方位剖析「新視野」... |
文︰何慧真|上載日期︰2023年11月22日
2023年的新視野藝術節迎來水之世界。除了口碑不俗的《RAIN》和《INK》外,戲劇/戲曲節目《老人與他的海》亦是以水為題的創作,意念源自海明威名著《老人與海》,故事本身足以令人共鳴,老人於海上「八... |
文︰梁妍|上載日期︰2023年11月14日
以城市爲名的藝術節,通常會成爲城市的藝文圖標,向内向外展現城市在藝術文化層面的定位和品味、視野和網絡。我想,桂林藝術節或許可以為其市民、周邊居民乃至旅客開啓出五光十色的觀賞光譜,持續拓寬文化選擇和口... |
文︰陳韻妃|上載日期︰2023年11月8日
栢優座是臺灣現代的表演團體,以戲曲作首要的思考、創作來源,但是不囿於單一劇種,常結合其他藝術形式,藉由一次次劇場實驗,意圖尋找屬於臺灣的說故事方法和表演身體,所以自認不只是純粹演戲的劇團[1]。
... |
文︰陳韻妃|上載日期︰2023年9月29日
蘭陵劇坊和人力飛行劇團,為臺灣現代小劇場團體,都有改編戲曲的作品。他們把京劇《荷珠配》改寫為現代版本:前者早在1980年即演《荷珠新配》,是其代表作。2009年該團藉「蘭陵三十」之慶,召集當初蘭陵人... |
文︰林汾|上載日期︰2023年9月11日
中國戲曲節2023以「粵劇武生藝術專場」為主題,從選戲已可見製作單位與藝術總監廖國森的巧思,於表現武生藝術以外,更能讓參演的資深老倌大展所長,演出展現的表演元素,實已超越「武生藝術」的主題,令觀眾回... |
文︰戴侶|上載日期︰2023年9月6日
粵劇《寶劍重揮萬丈紅》演得不多,但是一部好戲。劇作由潘一帆編撰,內容充滿通俗戲劇的色彩,衝突強烈,對人情刻劃深刻,人物塑造鮮明。主要演員也能掌握角色形像、情感,悲喜調劑得宜,頗為可觀。
通俗戲... |
文︰邵善怡、吳俊鞍、鷺兒、Franky|上載日期︰2023年8月28日
【第三十三屆澳門藝術節網上藝評交流】
今屆澳門藝術節已在今年5月圓滿落幕!多位澳門及香港的藝評人將就本屆藝術節之7個澳門節目進行討論,內容將分4節一連兩個星期四、五在本會Faceb... |
文︰Franky|上載日期︰2023年8月25日
多媒體粵劇長劇《天鴿.情》作為澳門藝術節的節目,於此姑且談一談當中的藝術問題。
演出的官方介紹稱「其演出糅合傳統粵劇的精萃和現代劇場的多媒體技術,以別出心裁的藝術手法歌頌澳門人愛國愛澳、無私奉... |
文︰林汾|上載日期︰2023年7月14日
《雙仙拜月亭》為1958年唐滌生按南戲《幽閨記》改編之粵劇劇本,近年劇團演出本劇,多會融合內地版本《拜月記.搶傘》一折,是次觀看「鳴芝聲劇團」之演出版本亦沿用此做法。融合〈搶傘〉後的《雙仙拜月亭》,... |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