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手札》Vol.24-1至Vol.25-4
2022年1月1日 - 2023年12月31日

【編者的話】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參與了兩期《舞蹈手札》的編輯工作,我收到讀者的直接回應。他們對專題特別感興趣,因為都是一些以往較少討論的題目,亦是觀賞舞蹈作品時可能會較容易忽略的細節,我很高興編輯團隊的努力獲得讀者的支持。

 

第五波疫情過後,場地陸續回復正常開放,演出突然多了起來!大家發放著放緩了數個月的舞蹈能量,追趕著失去了數個月的表演光陰,於是大家又開始了忙碌的創作和製作日程,觀眾難免落入了取捨的兩難之間。然而,這樣的光景還是值得彼此期待。

 

上期的焦點分享服裝在舞蹈製作裡的不同意義,讓讀者「披上」舞蹈;今期我們要「照著」舞蹈!燈光在舞蹈製作裡豈止有照明的目的,設計師的心思與詩意,以至燈光的節奏都是表演的重要構成,光與影共舞一台風景。

 

這期現場演出評論的數量不少,有些只刊載於網上,我們的舞評動力又再次活躍起來,大大小小的製作我們也希望透過評論文字將之記錄。除了徐奕婕固定的「專欄」繼續上場,近在我們咫尺、於去年舉辦的AWAKE 香港印「蹈」節,持續向香港大眾推廣印度舞蹈,讓我們對彼此的文化認識更多,這期「環亞舞略」有BEYOND Bollywood分享疫情下舉行舞蹈節的心得。至於籌備多年、因疫情最後在網上進行的SWEAT香港國際舞蹈節節目豐富,我們邀請了舞評人進行「舞後對談」,梳理這次參與的經驗。同時,我們也進一步探索小龍鳳舞蹈劇場當代舞蹈與傳統文化的創作融合。

 

近日討論交流,一位年輕藝評人振臂高呼:「我所有的評論都是出於愛!」謝謝所有愛表演藝術的你。

 

編輯

陳國慧

 

【目錄】

 

焦點:「照著」舞蹈

 

燈光的舞動和舉止——專訪燈光設計師張國永
文:喻汀芷

 

與光影構作共舞
文:陳一云

 

用減法,尋找自己的語言——一場關於燈光與身體的對談

文:莫兆忠

 

觀察

 

從限制與自由中平衡——研究後的創作探討

文:Iris Lau

 

專欄

 

舞後對談 Dialogue on Dance

SWEAT 香港國際舞蹈節的定位

對談:李海燕、董言、陳國慧

文字整理:江祈穎

 

字 / 舞 Choreo-Word-graphy

《這地方》(2014)

文:徐奕婕

 

環亞舞略 Dance Curating in Asia

「BEYOND」舞蹈的舞蹈團體 探索不止「Bollywood」

文:郭玟萱、何映彤

 

評論

 

哪吒/〇/一個人
文:陳瑋鑫

 

「敢想敢跳」——看《The Box3》有感
文:程天朗

 

延續的歡笑「躂」著火之後的考驗——《踢親你男友》觀後感
文:葉智仁

 

「Open Field Vol.1」:一次過試驗媒材、身體、作品、創作者與觀眾的實驗場
文:蘇桔

 

綽舞場《無風之域》——舞蹈需要靠文字傳遞嗎?
文:葉瑪

 

一粒麥子滋養三段新生:《土壤承傳系列2022》
文:Maze Chan

 

由童話起始的芭蕾之旅:評香港芭蕾舞團《仙履奇緣》
文:黃寶儀

 

網上特刊

 

淺評《愛若有如果》
文:艾蕓

 

剖開被馴服的身體:評新約舞流《馴悍記》

文:黃寶儀

 

《無極》的疫下交流
文︰聞一浩

 

《停格中的塑像》&《哲學係咁跳》——那一場用心良苦的舞蹈與幽默哲學
文︰格子

 

如漣漪般的舞蹈
文︰賴閃芳

 

傷痕纍纍的《此地此身》在影像中翩翩起舞

文︰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