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6-4:舞美.著綠
【編者的話】
四期「舞綠」專題的策劃,是一次令人既興奮又感慨的起步。感慨的是,在香港,表演藝術的永續課題的確暫時仍是個別的討論和實踐,但興奮的是,不論是創作者的起動嘗試,或是學院內的討論和在課程內容中加入相關主題,以至表演場地在不同方面如建築物料的使用等實踐,都的確在進行中。雖然欠缺較有策略的凝聚力量,難免令大家有孤軍作戰之感。而不少海外的例子也說明,民間起動的意義是重要的,我們需要集合更多的力量。即使剛出場、六十多頁的《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沒有提及任何有關永續課題的關注,我們仍然要在「推動文化、體育、旅遊三者融合」的大環境內,努力創造更多的對話,發掘更多的可能性。
最後一期「舞綠」的專題從舞台美術和設計的角度,探討表演藝術的永續可能,舞台服裝和燈光在這方面的實踐並不容易,在隨手可淘的當下,方便往往壓抑了創意,設計師的前瞻永續想法更顯重要。從設計-研究者(designer-researcher)並行的角度思考舞台空間的塑成,未來的舞台在突破表演形式的同時,永續思考的介入是長遠的策略;海外個案為本地演藝工作者提供參照,讓我們都可以累積經驗,互相交流。
「2024藝術永續國際論壇」的內容豐富,各地講者在現場和網上參與討論,不少成功經驗是從很多的灰心與失望堆疊而來。因此一步不可能登天,正如香港演藝博覽的首次出現,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盛事過後,我們期待更深刻的交流。除了「舞析身心」和「分|舞」的定期專欄,香港舞蹈聯盟三十而立的特別專欄亦會刊出;我們也期待未來三十年香港舞蹈的精彩發展。
冬天來了,讓舞蹈永續!
編輯
陳國慧
【目錄】
焦點:舞美.著綠
文:陳一云
文:Tanja Beer博士
譯:Eva Kan
訪問:陳國慧
文:黃寶儀
觀察
文:李淑嫻
文:陳瑋鑫
尋找永續的共同語言:從「2024藝術永續國際論壇」思考專題「舞綠」的策劃
文:陳國慧
專欄
分 / 舞 Choreo-nomy
文︰莊陳波
舞析身心 Wellness through Dance
文:余曉彤
環亞舞略 Dance Curating in Asia
文:陳瑋鑫
特別專欄
「三十」—— 慶祝香港舞蹈聯盟三十周年
文:陳志芬
評論/網上特刊
文:朱映霖
文:李淑嫻
文:葉瑪
文:Gabriel Lee
文:格子
文:Gabriel Lee
文:陳瑋鑫
文:朱映霖
「下一步2024」澳門匯報表演:最低限度的動作,最大限度的凝視
文:黃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