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般粵劇推廣——《周瑜都督撐》
文︰何慧真 | 上載日期︰2022年10月10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主辦︰一桌兩椅慈善基金
演出單位︰銅鑼灣社區中心 »
地點︰銅鑼灣社區中心
日期︰30/9/2022 2:45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戲曲 »

一個普通的周五下午,滂沱大雨下,約300位觀眾魚貫進場,於銅鑼灣社區中心觀看一齣由「一桌兩椅慈善基金」製作的「社區文化大使」巡演節目《周瑜都督撐》。藝團突破了場地和技術限制,向觀眾展現推廣粵劇的熱誠和視野,讓分別來自戲劇和粵劇界的年青藝人在台上迸發火花,期望令更多未接觸或未接受粵劇的朋友可以用另一個切入點了解粵劇這門「這麼近、那麼遠」的表演藝術。我認為這個製作比「一桌兩椅」骨幹成員之前另一個同樣以戲劇形式盛載粵劇的導賞式作品《戲裡戲外看戲班》更為成熟,亦是一場演出水準頗高的社區演出。

 

此劇由五位演員分飾九個角色,結構清晰、情節流暢。故事講述生性傲慢的作曲家馬克意外身亡,被地獄使者帶往飲孟婆湯,期間遇上逾二千年都未能釋懷的項羽和周瑜/孔明,過程中反省自我、感悟人生。整體劇情和人物設定令我想起韓國電影《與神同行》,尤其講述地獄使者原來前生正是虞姬,與項羽相認後雙雙釋懷離去,與江林使者的故事異曲同工。

 

交換演出法

 

粵劇演員和戲劇演員都是演員,都以塑造人物、交待劇情為主要任務,但藝術規範和美學觀念各有不同。編導沒有讓兩組演員自己顧自己,反而嘗試在「演」的層面上融合兩者,效果不俗。

 

要求戲劇演員採用粵劇表演規範演出,甚具挑戰(反之亦然)。由兩位年青戲劇演員飾演有粵劇表演元素的孟媽媽和虞姬,其志可嘉。風騷迷人的孟媽媽出場那段《千里琵琶》唱做豪放鬼馬,她以時代曲腔口唱這段小曲,帶有摩登戲曲的時代感,看得觀眾心花怒放。虞姬一段《夜深沉》舞劍,誠意十足,整體套路與京劇梅派經典版本相約,演員耍劍花流暢自然,顯見背後落了苦功。唯需注意的是,盡量不要為了展示媚態而歪頭,並需更準確拿捏虞姬舞劍時訣別的悲壯情緒。

 

兩位粵劇演員飾演項羽、孔明/周瑜,青春帥氣,頗有觀眾緣。他們雖然年紀輕輕,但演出經驗不淺,除了表演本行之外,和戲劇演員的交流亦不錯。例如周瑜和馬克有一段對手戲,便笑中有淚。馬克為了安慰沮喪的周瑜,透露孔明其實在他死後冒險赴柴桑弔孝,又指周瑜在未來的電玩世界中,戰鬥力和受歡迎度比孔明評價更高,著他對於一時勝負,不用耿耿於懷。這段對話荒誕無稽,卻有釋人心懷的喜劇效果。編導又安排同一位演員分飾周瑜和孔明,孔明在台上拋冠脫袍,在觀眾面前瞬間變身為周瑜,好一句「為甚麼孔明的羽扇會在我周瑜手上」(大意),極具玩味。同一肢體裡「既生瑜、又生亮」,儼如一個跨越時空的心理治療,解開瑜亮的歷史心結。

 

兩位粵劇演員的個子和功底也不錯,乃可造之才。若更精益求精,應再琢磨唱功。例如周瑜和項羽同樣是唱合尺滾花,怎樣在唱腔設計和發聲方面令兩個人物各顯行當特色和味兒,並能交待彼此不同語境?趁有街檔巡演良機,盼珍惜機會習而思之,平日多看戲,多發問,多實踐,觸類旁通,未來可期。

 

粵劇和戲劇的共融點

 

中西方戲劇文化早有聯繫,淵源甚深,二十世初起,不少粵伶受到西方思潮影響,並以文明新戲作為粵劇改革的借鑒。粵劇和粵語戲劇在華文戲劇史上雖然各有發展軌跡,但都是以華語說故事的表演藝術,處理的同樣是矛盾和衝突,思考的是人性和關係,也成為不少人的生活日常和人生態度,在藝術層面上,實為和而不同。

 

此劇嘗試讓粵劇和戲劇各有發揮之餘,亦不時對話,彼此不卑不亢,方向可取。這個意識見於此劇的主要場景裡:台左是寫意的傳統粵劇一桌兩椅,台右是寫實的「孟婆Bar」霓虹燈招牌、啡色梳化椅及茶几,兩邊佈景風格迥異,一切看似涇渭分明,實互為融合。我們或許有種錯覺,認為戲劇必然比粵劇在表演手法和舞台美術上「更真實」,其實戲劇亦經常有虛擬和浪漫化的處理。例如孟婆湯販賣機,以至馬克那灘死人血,都是物隨人轉,並非真實呈現。劇中又編排了一段精彩的虛擬性形體動作,表達地獄使者以神力控制馬克靈魂,配合特別聲效,頗有奇幻的電影效果。

 

捨卻執念

 

以往不少戲劇演出都嘗試加入戲曲元素,效果見仁見智。除非已達至道的境界,否則隔行如隔山,在表演規範和藝術觀念等方面,不同劇種磨合需時,最後難免陷入各有各演、眼高手低的窘境。今次演出牽涉粵劇及戲劇兩門表演藝術,加上演出場地和預算的限制,編導於順理劇情、以至技術處理、舞台調度等編排頗具心思。

 

現代(戲劇)人和古代(粵劇)人可以跨越時空對話,全因執念。劇本交待人死後會因執念而彌留於孟婆bar,並不停重複生前放不下的片段,解決了戲劇中加插粵劇的情理問題,所有蒙太奇式的粵劇表演變得合情合理,並非無厘頭或為了炫技而做,與戲劇部分的銜接變得暢順。

 

「放下執念」是全劇重要的戲劇意識和訊息,令演出在推廣粵劇的原意上,提升了戲劇層次和思考深度:我們應怎樣理解和回應現今潛在和實際觀者(包括觀、演各方持份者)對粵劇的想法?

 

按現場訪談所知,有些觀眾一心來看大戲,粵劇是他們的日常娛樂,反而對戲劇部分感到新鮮;有小孩隨母而來,覺得演員們都「很漂亮」,但對粵劇和戲劇的概念不明所以;也有粵劇從業員來支持演出,粵劇是他們的生活和生命......

 

導演多次以「美麗」形容粵劇,綜觀她在處理劇本時,的確很尊重粵劇,沒有將之醜化或異域化。從暖場音樂開始,全劇以戲曲鑼鼓為主導牽引氣氛,加上二黃、小曲和白欖等不同音樂元素交替使用,帶出粵劇「無鑼鼓不成戲」及海納百川的藝術觀。

 

以戲劇演員演時裝人/魂,粵劇演員演古裝魂,反映了現代人最普遍的執念:粵劇演的俱為古人,並與陰曹地府有關連。不少人以神功戲作為「俾鬼睇」的借代詞,是對粵劇史和傳統民間節慶文化的嚴重誤解。過往戲行不斷嘗試探索製作非常態、非古裝的粵劇作品(顛覆幾達不姓「粵」的程度),除了二十世紀初時裝粵劇《白金龍》、《甘地會西施》外,近年亦有取材自網絡遊戲的《決戰天策府》、「粵劇特朗普」、戲曲音樂魔幻神劇《火鳳凰》,以及茶館劇場粵劇導賞場的AI機械人等,都是粵劇在市場主導下回應時代,靈活變通,演觀眾所想的例子。至於神功戲,除了盂蘭節與陰魂有關外,其他諸如天后誕、洪聖誕等節慶都是酬神娛人的活動,當中盛況,亦有文獻記錄和傳媒報道,我也不作贅言了。

 

意識為思想之源,思想影響行為,重複的行為則成為習慣。而藝術推廣正是意識培育的工作,正因每人都有獨立意志,有不同的執念和局限,因此一場導賞演出的成效,並非一朝一夕可以看到。但這正是藝術工作者需要擇善而固執的工作,因為我們都知道一生一藝術的重要性。長路漫漫,唯有奮鬥。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表演藝術愛好者,尤好戲曲、音樂及舞蹈,現擔任藝術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