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  2023年
文︰陳瑋鑫|上載日期︰2023年5月2日
以牛池灣文娛中心為發展基地的東邊舞蹈團,一直藉著場地伙伴之地利,給予本地年青編舞不少創作機會及交流分享的空間。今年三月底在文娛廳演出的《單元.獨創》,就是由藝術總監余仁華挑選的三位編舞,所編創的三支...
文︰俞若玫|上載日期︰2023年4月28日
《For C.》是個有趣的名字,聯想很多,是「forsee」縮寫?是「為了看見」的簡稱?是把「foresee」中的「fore」及「see」拆開為「之前」及「看見」,又或是電腦程式語言C的「for 迴...
文︰袁潔敏|上載日期︰2023年4月26日
近年看香港當代舞演出,有感創作人也傾向強調知性的面向。他們或是透過突破舊有的舞蹈形式框架,反思舞蹈本質,或是以舞蹈梳理特定議題的思考。Kelsey Ang的舞蹈作品《Until the Night ...
文︰格子|上載日期︰2023年4月25日
「月亮」一直是詩人寄情詠物抒懷的對象,因為月有陰晴圓缺,代表人世間悲歡離合。本來覺得「月亮」這個點子有些陳腔濫調,但觀看完李俊軒和一班舞者的演出後,又覺得綢扇和月亮的編舞搭配不俗,特別是燈光設計方面...
文︰胡頌雯|上載日期︰2023年4月4日
於本屆香港藝術節芸芸節目中,筆者被「舞蹈歌劇」吸引而買票入場觀看了香港首個大型原創舞蹈歌劇《兩生花》。顧名思義,這是一齣集合歌劇及舞蹈於一身的演出,以兩個文本——根據香港作家西西的兩篇短篇小説寫成...
文︰鄧蘭|上載日期︰2023年3月20日
第51屆香港藝術節開幕節目首度帶來斯洛文尼亞國家歌劇院馬里博爾芭蕾舞團的《收音機與茱麗葉》及《春之祭》。 以糅合古典、當代古典主義和當代風格而聞名的馬里博爾芭蕾舞團,在舞蹈家兼編舞愛德華・克魯...
文︰程天朗|上載日期︰2023年3月20日
如果沒有那場肆虐了三年的瘟疫和政府的嚴厲防疫政策,《心渡哲奏》不會以這種方式呈現。儘管真正踏台的只有三位資深編舞兼舞者,但其實是兩對夫妻檔的演出。 愛裡沒懷疑 龐智筠的作品題材一向大眾化、...
文︰聞一浩|上載日期︰2023年3月9日
盤彦燊是香港少數關注及鑽研亞洲哲學及道家理論以發展其舞蹈理念及創作的編舞。以往多自編自跳,這次由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委約創作的《鳴》則是首次看到他只編不跳,純由四位舞者演繹的作品。不過,舞作仍可看到盤...
文︰Maze Chan|上載日期︰2023年3月9日
離開傳統舞台的演出,總教人期待作品如何利用不一樣的空間,又或是作品和空間的對話。《站在三角尖頂上看瞬間的我》在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演出三支舞作,演出由最低層開始,隨著第一舞作完結再往上走,最後在頂層...
文︰葉智仁|上載日期︰2023年2月24日
觀賞《一個人共舞》的六段獨舞組合演出,雖然感官上屬於藝術創作結果的視聽接收,但深層的樂趣,對筆者來說,來自一連串思維層面燃起的聯想。我感受到參與創作者對當代舞蹈的「可能性」這三個字,持續拷問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