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舞台  |  2023年   |  所有類別

本會會定期與本地或海外之報刊或媒體合作策劃藝評專欄,文章於專欄發表後,將安排上載於「月旦舞台」。

文︰冰慧|上載日期︰2023年5月8日
《漂流誌.尋月記》是年輕編舞及舞者李俊軒的長篇舞作。李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主修中國舞。身為香港舞蹈團的舞者,在舞團的工作以外以個人身分申請資助去創作一個長篇的舞作真的熱誠可嘉,有心有力,後生...
文︰賴閃芳|上載日期︰2023年5月8日
作為參與的素人我有過短暫享受的時刻,而我相信身旁的素人比我更投入,或許因為一直從事劇場工作,我對舞台並不陌生。對那些舞台經驗較少的素人,能倚賴錄音指示在短時間內由零開始起舞,到完成《第一步》演出,實...
文︰葉瑪|上載日期︰2023年5月5日
誰是狂人?狂是一個相對主觀的概念,社會體制定義了何謂正常,而對抗這種正常少不免就會被看成狂。魯迅1918年寫了一本《狂人日記》批判社會,裡頭的狂人認為社會人際關係充滿虛偽和欺騙,但無法跟著社會而走的...
文︰陳瑋鑫|上載日期︰2023年5月2日
以牛池灣文娛中心為發展基地的東邊舞蹈團,一直藉著場地伙伴之地利,給予本地年青編舞不少創作機會及交流分享的空間。今年三月底在文娛廳演出的《單元.獨創》,就是由藝術總監余仁華挑選的三位編舞,所編創的三支...
文︰譚穎敏|上載日期︰2023年4月28日
2023年4月 英國的戲劇世界很大,在首都,不止於倫敦西區(West End)的劇場,各地區都有不少舞台劇上演。筆者來英快兩年,有幸繼續在非牟利劇團擔任行政工作,觀察到這裡的劇團巡演運作,藉...
文︰俞若玫|上載日期︰2023年4月28日
《For C.》是個有趣的名字,聯想很多,是「forsee」縮寫?是「為了看見」的簡稱?是把「foresee」中的「fore」及「see」拆開為「之前」及「看見」,又或是電腦程式語言C的「for 迴...
文︰譚穎敏|上載日期︰2023年4月14日
2023年4月 英國文化界近年除了要面對脫歐、疫情、通貨膨脹高企所帶來的影響外,新一輪經英格蘭藝術委員會[1](Arts Council England)的政府撥款,和近年的「提升地區政策」...
文︰劉曉義|上載日期︰2023年3月31日
2023年3月 文化評論常常忽視文化網絡的建立。 1904年,英國作家維珍尼亞.吳爾夫(Virginia Woolf)、畫家凡妮莎.貝爾(Vanessa Bell)在她們的父親去世後,...
文︰程天朗|上載日期︰2023年3月20日
如果沒有那場肆虐了三年的瘟疫和政府的嚴厲防疫政策,《心渡哲奏》不會以這種方式呈現。儘管真正踏台的只有三位資深編舞兼舞者,但其實是兩對夫妻檔的演出。 愛裡沒懷疑 龐智筠的作品題材一向大眾化、...
文︰劉曉義|上載日期︰2023年3月17日
2023年3月 一個社會的文化評論需要一個開放、自由、包容和多元化的言論環境。 文化評論並不只是為藝術娛樂和文化消費服務,而是一個城市的創造和改革的重要力量。 誠然,文化評論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