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戲曲節2024看戲曲的藝文基因
文︰何慧真 | 上載日期︰2024年5月17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日期︰2024/06/14-08/04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曲 »

 

有網民於「中國戲曲節」的官方面書留言:「福建能唱好演好越劇嗎?北方崑曲院,聞所未聞啊!」[1], 這樣按線性思維所下的結論,反映當下戲曲教育的裹足不前。我們正好從「中國戲曲節2024」裡,了解地方戲曲在不同地域的民系性格、語言系統、歷史根源、文化土壤、政經生態、社會環境及觀眾審美趣味等元素互動交織下,幅射式及複合性的嬗變。

 

地方戲的藝術基因

 

據國家文化部統計,截止2015年,中國共有348個地方劇種,讓我們對地方戲的紛繁多姿有個籠統的印象。在這三百多個地方戲中,不少為人熟悉的劇種都按行政地域劃分而命名,因此北京有京劇、四川有川劇。按這樣的邏輯推論,上海越劇當然是屬於上海的地方戲,與福建根本風馬牛不相及,難怪有觀眾對福建能否唱好上海越劇成疑。

 

細想明清時期的地方戲並不(能)以現在的行政地域劃分,反而以腔調分類;而現今很多戲曲劇種的命名,其實是中國建國後才正式確立。腔調的基本命義是語言旋律,它的形成與地區方言和土語有關,如江西腔調的弋陽腔(後來演化為各地方戲的高腔)及蘇州腔調的崑山腔等,都是流播廣泛的地方腔調。過往的戲班往往能演出多個不同聲腔的劇目,以吸引不同觀眾,而不同地區產生的聲腔交織融合,慢慢才成為現今我們認識的地方戲曲。今年戲曲節帶來的粵劇、婺劇及柳子戲,都有弋陽腔(高腔)及崑腔餘韻,也有相若的傳統劇目,因此這些劇種雖然各具風姿,卻有共通的藝術基因。

 

尹派之瀟灑

 

話說回來,福建為甚麼與上海越劇拉上關係呢?這可算是政治的因素,也是命運的安排。「福建芳華越劇院」雖立足福建,卻源自上海。它的前身為「芳華越劇團」,由「越劇皇帝」尹桂芳於1946年在上海創建,本已紅遍滬上,後來為了支援廣大福建省軍民的文藝需求,1959年在政府安排下遷往福建 。歷年來,「芳華」多次南下香港獻技 ,記得 「尹桂芳派」嫡傳小生王君安及「王文娟派」花旦李敏於2016年領銜於新光戲院演《玉蜻蜓》、《盤妻索妻》等越劇經典,三天演了二十多場的折子戲,戲迷反應甚佳。福建是尹派藝術的發揚地,至今亦已傳承至第八代。尹派小生質樸、大氣,唱腔字重腔輕,聽起來內緊外鬆,徐疾有致;尹派演唱以中音區為主,但往往平中見奇,帶有醇厚、跌宕的動人感覺 。今次王君安領軍再臨香江,一眾門生演出尹派戲寶,令人期待。

 

北崑之絕妙

 

與「芳華」同樣成立逾半世紀的「北方崑曲劇院」(北崑)由北崑藝人韓世昌於1957年在北京成立,是中國北方唯一的國家級崑劇團、亦是全國六大崑班之一。[2]北方崑曲與南方崑曲同源異流,但北崑以三大門(老生、花臉及正旦)為主要行當,保留了很多武戲劇目,風格粗獷豪放,唱唸具濃厚的北方色彩;南崑則以三小門(小生、小旦、小丑)為主,它以文戲居多,感覺典雅細膩。

 

大概因為崑曲起源於蘇州崑山,所以產生蘇州崑曲才是正宗的想法(所謂「正崑」)。但崑曲藝術並不固步自封,反而具有兼融性及永續發展的生命力。據昇平署檔案資料顯示,清代時在北京宮廷演唱的十多個戲班中,有純崑腔班,亦有崑弋(高腔)班。至今,按地域劃分的話,除了流行的蘇崑、北崑,亦有湘崑、婺崑及川崑等,發展出不同性格的崑美。如此,與其拘泥於不同地方的崑曲是否「正宗」,倒不如探究各地崑曲怎樣傳承及詮釋傳統戲曲的審美觀念、演出法度及與現代人的關係。

 

說回北崑,總想起侯少奎的《華容道》及蔡瑤銑的《女彈》等「絕活」戲,這些老戲愈看愈有味道,令人有新的體會,同時展現崑曲不同面向的可塑性。北崑闊別中國戲曲節十多年,今年由魏春榮與王振義帶來大戲《長生殿》,以及《單刀會‧刀會》、 《寶劍記‧夜奔》及《鐵冠圖‧刺虎》等經典老戲,相比起它近年《林徽因》等以傳統崑曲演繹現代題材的大型原創崑劇,更能展現北崑的藝術個性和傳統味道,這大概也是主辦方買戲時的考量點。

 

地方戲的文化基因

 

戲曲向來是香港人接觸中國文化的重要橋樑。1980年代起,香港已舉辦多個與戲曲有關的藝術展演,如香港聯藝娛樂有限公司舉辦的「中國地方戲曲展」、「中國傳奇藝術節」、「神州藝術節」等,呈現不少全國優秀戲曲演出。1990年代,香港政府曾經舉辦「中國戲曲節」,可惜沒法延續。及至2012年,康文署舉辦「中國戲曲節」,訖今已連續十二年,大小地方戲曲得以匯聚香江,實是香港戲迷之福。雖然「中國戲曲節」在整體策劃上以京崑粵越為主調,編排大同小異,但見到它每年都力求變化,銳意尋找出新意及深度,選演戲碼及延伸活動頗能照顧看門道和看熱鬧等不同需求的觀眾,除了安排香港觀眾較少見的地方戲(如過往的莆仙戲及今年的北路梆子),又策劃大大小小的周邊活動,讓大眾從學與術等不同角度了解地方戲曲文化,為戲曲的守正與傳承幹實事。

 

中華文化經過長時間沉澱及演變而成,它具有根源性、滲透性及創造力,不斷與外來文化接觸及融合變化;它屬於中國,又不限於中國,而戲曲文化極能體現這方面的特點。「中國戲曲節2024」迎來「節上節」,被納入為香港特區政府首屆「中華文化節」節目,增添文化任務,筆者期待透過戲曲節,能幫助大眾建立更宏觀性、思辯性及前瞻性的戲曲視野,以及對中華文化所謂何事有深一層思考。

 

最後一提,今年主辦方匠心安排「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的梅花伉儷——80後的樓勝及楊霞雲落地到訪八和粵劇學院,讓香港千禧後的粵劇青年近距離與內地專業演員交流,激發士氣,饒有意思。婺劇數度受邀來港參與戲曲節,歷年己收穫不少粉絲,具過江猛龍的氣勢。雖然藝團每次演出戲碼相若,較少帶來新編劇目,但其技藝超群的演出(如全台演員走出流水行雲般的圓場),以及演員們拼博堅毅的專業精神,令不少觀眾擊節讚賞。走筆至此,想起老話一句:「眾人拾柴火焰高」。南北戲劇,本是同氣連枝,共存共榮 。這種和而不同、圓融無礙的藝術境界,以及以情為本的文化理念,恰好也是中華文明可貴之處。

 



[1] 中國戲曲節官方面書,連結

 (瀏覽日期﹕2024年5月10日)

[2] 六大崑班指北方崑曲劇院、上海崑劇團、江蘇省崑劇院、江蘇省江蘇崑劇團、浙江崑劇團及湖南省崑劇團(排名不分先後),它們於1989年曾組成「中國崑劇藝術團」參與香港文化中心開幕獻演,成為一時佳話。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表演藝術愛好者,尤好戲曲、音樂及舞蹈,現擔任藝術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