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澳門  |  2017年
共 18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
文︰Isaac Leung|上載日期︰2017年9月15日
Standing in between rows of aligned tombs, a mix of allegorical sculptures and timeless monuments a...
文︰陳國慧|上載日期︰2017年9月4日
二○一五年「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在香港舉行工作坊,是西九文化區主辦的「國際劇場工作坊節」系列節目之一,配對「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與其合作。我在最後一節工作坊參與觀察,這...
文︰梁妍|上載日期︰2017年7月10日
如何衡量和評價一個經典劇作的搬演[1]?這是《海鷗》完場時在我腦中所浮現的第一個問題。 《海鷗》是俄羅斯劇作家契訶夫的名作,發表於1896年。這是契訶夫被搬演極多的作品之一,幾乎每年都有演出,...
文︰賴勇衡|上載日期︰2017年7月7日
(一) 雷克雅未克城市劇場版本的《海鷗》的改編者所尋求的,是讓契訶夫的《海鷗》不致成為被遺忘的標本。若海鷗是自由的象徵,當代的冰島看來比百多年前的俄羅斯自由得多──真的嗎?這正是改編者透過男主角康...
文︰陳瑋鑫|上載日期︰2017年7月5日
今年五月最後一個週末,匆匆趕上澳門藝術節的尾班車,兩天內一共欣賞了四個節目,每一個都有其特色。不過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就集中點評兩個無論在演出規模,還是其表演形式上都南轅北轍,但卻同樣動人的演藝佳作:...
文︰梁妍|上載日期︰2017年6月30日
作品終結在澳門AIA大廈頂樓天台,我居高臨下看見這個城市——金碧輝煌的高樓、穿街窄巷、緩慢行駛巴士、密集矮小民居、被水包圍的主幹道路——這些都是我剛觀賞完的「劇作」的「舞台」。 完場,我重新回...
文︰俞若玫|上載日期︰2017年6月16日
終於有機會成為德國劇團Rimini Protokoll的演員:在五月七日參加了他們為澳門藝術節展演的《Remote Macau》,戴著耳機,聽著指示,以觀眾的身份去遊歷了澳門的舊西洋墳場、舊街小巷、...
文︰朱振威|上載日期︰2017年4月24日
澳門樂團今年原本以《彌撒曲》為題的復活節音樂會可謂一波三折,一開始就宣傳邀得台北愛樂合唱團再度訪澳,由樂團音樂總監呂嘉指揮布魯克納《F小調第三彌撒曲》,豈料先在三月二十八日宣佈呂嘉未能演出由廖國敏頂...
文︰李慧君|上載日期︰2017年4月21日
德文中的「月亮」屬於陽性,「太陽」屬於陰性;法文和西班牙文卻完全相反。不知道葡萄牙文有沒有類似的文法規則,然而來自葡萄牙的斯高蘭杜舞蹈劇團(Circolando)選擇以《夜》(Noite)為題,呈現...
文︰洪思行|上載日期︰2017年4月6日
在香港,西九故宮爭議聲不絕,對筆者來說,最關心的是說好的音樂中心會否建成。畢竟香港表演場地長期不足,而有良好聲響設計的場地更是付之闕如,需知道古典音樂演出很講究聲響設計,缺乏這方面的輔助,好的音樂都...
共 18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