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未來在五月的梅子
文︰邱洛彤 | 上載日期︰2015年12月15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攝影:Wing Hei
節目︰五月的梅子 »
主辦︰香港話劇團
演出單位︰香港話劇團 »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日期︰20/9/2015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五月的梅子》是香港話劇團在本年度「新戲匠」的劇本徵選中雀屏中選的兩齣之一,依陳敢權先生在場刊之言,《五》的突出之處在其文青味、清新的氣質,此點我絕對同意。《五》在講述的是一個有關夢想與現實、大學畢業生在社會艱困生存,最終重拾自我的故事。以梅子的不同形態比喻新畢業的初生之犢在離開校園後遭遇到的跌跌撞撞,讓人心有戚戚然──誰叫我自身就處於這一個畢業後不知何去何從的狀態呢。

 

然而我在這一個如此吻合的故事背景中,可惜地未能完全投入其中,原因有二。第一點是整齣劇衝突不夠強烈。宣傳單張以「掙扎在對抗與順服之間」形容主角 May,但她的掙扎並不突出。May是一個在大學裏唸英國文學的柔弱女生,喜歡讀詩、只會唸書,愛好文字。文青形象的May一直被女強人媽媽在人生旅途中推著走,但事實上她在第一場戲中就違抗了母親對她繼續唸研究院的期待了,最後一幕又推辭了由媽媽安排的雜誌社工作決定出走。May的故事於我而言不是一個在青澀中踏進社會掙扎的故事,而是由始至終一個爭取自主的故事。

 

另一點是角色設計不夠深入。主要角色有六個,兩對典型反面:May與Echo及CEO Daisy與總編CK,加上充滿神秘感的爸爸/流浪漢及帶來金句的攝影師Saint。May與Echo正是一動一靜的對比,一個喜歡派對一個只愛讀書、一個放大了喜怒哀樂一個只有淡淡的情緒、一個衝動妄為一個行事謹慎。但在一個多小時內最搶鏡的卻是Daisy及CK。Daisy是現實的大人,對比CK則是童心未泯的大小孩(Kidult)。我尤其喜歡CK大學時創立了詩社這設定,可以與May鐘情Emily Dickinson相映發揮:CK的行動力與天馬行空與May在校的靜態閱讀相映成趣。但或是由於劇長關係最終這兩個角色只能怱怱帶過,彷彿是為了一直在May面前吵架而存在,可惜了有趣的人物設定。另一點引起我關注的是媽媽這個「角色」。嚴格來說媽媽只是一把聲音,沒有演員、沒有背景,只從Echo跟Daisy口中得知她很強勢要求May一切跟隨她的主意,雖然從劇情未必能輕易推斷。特別之處正是在如果說媽媽的角色(以及代理了媽媽權力的Daisy)是這齣劇作中一股阻礙May成長、要求她順服於特定社會特質的勢力,我更認為編劇以她作出放棄Mphil、放棄記者工作的兩個決定來定義此劇的開始與終結,她一直都是堅定於自己想法的。至於流浪漢/爸爸的角色定位有點模糊。如果May是為了爸爸(有關星星與望遠鏡的)的一番話一直耿耿於懷,甚至傻氣地一直把望遠鏡帶在身上,我想必須有更強力的理由說服觀眾她的出走、自主與爸爸之間的關連。或許是由於流浪漢/爸爸所帶來的驅動力(driving force)不足,才致產生出攝影師Saint的角色,利用台詞去推動劇情的發展,甚至令May最後決意出走。此外如果觀眾有留意,Emily Dickinson「本人」亦不時在台邊出現,配襯May的詩句。個人認為此舉反而令觀眾對詩作與及以今說古的借鑑失去想像力,若有重演或可再考慮考慮。

 

在劇場文本以外,《五》選在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上演對其演出效果亦有很大的影響。黑盒劇場最初是指以黑牆間隔而成的小型劇場,有靈活的舞台設計,可以進行創意/實驗劇場;但現在「黑盒」除了指涉一個實際的場地外,更重要的是一個可以容許失敗的舞台(香港話劇團駐團導演馮蔚衡在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志》(Delta Zhi) 中的訪問〈漫談黑盒劇場現況〉說:「黑盒劇場的節目是絕對容許失敗的。因為既然是試驗,即是有失敗的可能。」)。「新戲匠」在黑盒劇場上演亦是香港話劇團對不同劇種、編導、觀眾群甚至台、燈、聲效果的試驗場,包括本次《五》的演出。單以黑盒的靈活性而言,《五》只單單運用了觀眾的出入通道作劇中人物進入/離開場景之用,似乎略嫌死板,因為整個場地,包括觀眾席都可以成為演區。在演出之時,每當May在梅子樹下拾起梅子,我不禁想像如果梅子就掉在我腳邊,我就可以拾起它,把梅子連同我對May(也是對我自己)的支持交上了。當然黑盒的運用極多元化,依傳統劇院模式進行亦未嘗不可,但既然是接受創意的黑盒劇場,應鼓勵導演多作不同嘗試,擴闊對舞台、劇場空間的想像喔。

 

這個劇的確能打動一眾社會新鮮人,我亦期望透過這劇可以讓其他年齡層對我們多一番了解。在這時勢下,當我城正拉扯於被和諧與撕裂之間,任何溝通渠道都是重要且值得鼓勵的。縱然不一定是編導故意埋下的伏線,但《五月的梅子》卻帶出了一股使命與責任,隨這時代獨有的社會狀況令其變得獨特、突出。撇除故意考究細節,我在欣賞之時的確渡過了輕鬆的個多小時,梅子的酸甜都感受到了,是近期難得一見的清新小品。


(原載於2015年12月《劇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邱洛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