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的黑色喜劇:《大報復》
文︰李向昇 | 上載日期︰2015年7月22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大報復 »
主辦︰iStage
演出單位︰iStage »
地點︰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現代大都會中的人們,有一種典型的特點,一邊對自己平凡無趣的生活感到苦悶,一邊又一刻不能離開這個使自己的生活變得平凡無趣的大都市。於是「放心的詛咒別人甜蜜的愛情,肯定命運對自己的不公」,顧影自憐,卻永遠踏不出改變自我的一步,沉淪在石屎森林中。《大報復》的女主角則勇敢的踏出了一步,而這一步卻竟是死亡。儘管這一步看似消極,最終換來的卻是一次新生。

 

《大報復》的劇情頗有一點黑色幽默,講述的是一個沒有事業、愛情失意、樣貌平平的女生,在家裡得不到金錢掛帥的母親的愛,在外受包租公、包租婆的揶揄,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又似乎總隔了一層,無法真心相對,萬念俱灰下,決定自殺的故事。但在自殺之前,她決定要把心中的一切不快都說出來,於是她給自己的家人、朋友寫信,力數各人的不是,報復一番。她翻看通勝,挑選良辰吉日,把自己的死期定在聖誕節。當她把信一一寫好,並安排好郵差送信,細心打扮後,打算到酒店度過人生的最後一晚時,卻陰差陽錯地遇見了自己的前男友。幾杯酒下肚,第二天醒來,正睡在前男友身邊。自殺計畫失敗,而報復信已經寄出。她要如何重新面對家人朋友呢?相比起生活中的諸多不順,現在的狀況才真的生不如死。但正因為這幾封報復信,她的生活有了轉機。她把自己對周遭一切的不滿,包括自己惡意的報復,通過這些信全數傾出,儘管傷害了別人,卻換來了真正的溝通,也付出了真正的道歉。而她在網誌上記錄的這一復仇計劃,也被伯樂相中,邀她出版。整個故事是典型的好萊塢式的喜劇小品,荒誕的劇情中穿插著對現代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諷刺,同時也對在金錢社會中掙扎求存的中女、剩女們表達一分同情與鼓勵。全戲生動活潑,笑料豐富,也十分勵志,頗有戲劇張力。

 

儘管故事有趣,觀眾反應亦佳,然而全戲的風格設定,編劇對人物的處理等,不無可以討論的地方。首先,《大報復》似乎是要走「黑色幽默」的路線,從劇情上說也確實如此,種種喜劇因素背後關聯著的是死亡。然而黑色喜劇、荒誕劇較為冷峻,《大報復》的表演風格卻頗為熱鬧。最突出的是,女主角從開場到最後,喋喋不休,把自己的一切感想、一切行動,訴諸觀眾。這或許是編劇受到電影電視的影響,她無法藉助鏡頭來交代更多,只好靠角色,靠演員把一切說出來。這會產生兩個問題,一是讓整個戲太白,太容易,而喪失讓觀眾自省思考的空間。黑色喜劇最常見的特點就是乾淨俐落,留白較多,讓觀眾在笑聲中反思。當女主角把自己的感想乃至自己的動作都一一訴說時,觀眾不須再花力氣去理解她,那麼思考的空間就自然減少了。第二,更重要的是,編劇如此的安排和角色本身的個性是截然相反的。女主角之所以走到自殺的一步,很重要的原因是她不懂得表達自己,不善於和他人溝通。這個人物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她喜歡寫小說、打網誌,她只能對自己傾訴,像是一個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的人,誇張的說,她有點自閉。這樣的一個人,怎麼會如此滔滔不絕?當然,可以說那是她的獨白,她是說給自己聽的。然而當這些獨白分量這麼多,同時承載著這麼多對人物行動、劇情發展的解釋時,只能說這是以獨白之名,行旁白之實。用舞台說故事與用鏡頭說故事,始終不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配樂,用了很多弦樂,單從音樂來說,都很好聽,然而搭配整個戲來看,有點隔。戲中所選的弦樂頗有一種嚴肅的古典的氣質,可以猜想配樂師正是按照黑色幽默的基調來設計,用嚴肅的音樂來襯托荒誕的劇情,形成一種嘲諷和張力,理論上效果應當很好。然而配樂師的用心似乎沒有和編劇、導演乃至演員的想法對上,音樂是黑色的,而台上的表演卻是彩色的。但不得不提的是,演員們的表演非常出色,部分演員分飾多角,反差頗大,卻十分出彩,比如分飾母親與出版公司職員的梁翠珊。女主角梁依倩從頭到尾戲份多、台詞多,最辛苦,然而情緒起伏、節奏快慢都拿捏得宜,頗能渲染全場情緒。可以說演員的努力把上述的問題都掩蓋了大半,觀眾頗為享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李向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