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我們上彈吧!》:照見父權內的壓抑
文︰吳俊鞍 | 上載日期︰2015年3月31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宮川舞子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日期︰15/11/2014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14 »
藝術類別︰戲劇 »
由清水邦夫編劇、蜷川幸雄導演的《烏鴉,我們上彈吧!》,原來已是1971年的劇本。是次「新視野藝術節」邀得蜷川幸雄甄選的埼玉金世代劇場和埼玉新世代劇場來港演出三場,從不少好評來看,好劇總是歷久常新。劇畢後久久未能釋懷,不只是因為能在佔領行動持續的香港得見一齣如鏡像的劇目,更是因為其匠心獨運的意象和散發出的劇場能量,已經大大超越了當下,直接指向歷史和時代的壓抑。
 
要理解蜷川幸雄設計的符號,當然最好先套入該劇當時的社會文化脈絡。二戰後美日雙方在六十年代簽訂安保條約,容許美國在日本駐軍,已經為國內很多人知識分子不齒。及至雙方又在七十年代延長條約,引發了學運組織「全學聯」的大規模示威、甚至佔領政府建築物。史稱這兩次簽訂條約及引伸的騷動為兩次的「安保鬥爭」。本劇便是在如此紛亂的學運時代寫成。
 
恍如當時常見的騷亂案件般,故事亦是由法庭審訊學生在慈善晚會上扔炸彈的案件開始,但之後焦點卻倏地落在闖入佔領法庭的一群婆婆身上。她們的目的不在於營救孫子,她們佔領的目的在於沒有目的。她們雖年屆遲暮,身心行為卻仍青春;不僅對抗法紀,當眾反客為主,羞辱互為家屬的檢察官、證人與法官;她們甚至對抗傳統的抗爭範式,對孫子高舉當時得令的社運口號、原則不屑一顧,揚言「有目的就會墮落」。到了最後,婆婆更命令孫子「濕潤」自己的下體,扭曲社會上引以為據的倫理道德。無論是劇中的被告和司法者身分互換、法官反被判死刑、或婆婆親手殺死孫子等等的情節,都是因現實觀念錯置而衍生的一種荒誕,表現出編導對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宏大敍事[1]的厭惡;而要以劇場的形式體現出這種厭惡,又難免總是殘酷的、不忍卒睹的。婆婆們狂歡式的行動和呼喊,拒絕總體化、拒絕權威加諸自身,就是如此反理性的氣氛、父權價值觀之失序,成就舞台上充盈的能量。
 
舞台能量除了由劇作符號引介,亦由演員氣場帶出。是次由蜷川招募的埼玉金世代劇場長者演員,她們每聲吆喝,都散發出不符佝僂身軀的精練與幹勁。近半世紀前的演出以年輕人擔綱上陣,如今四個十年過去,熱血不以年輕專有,在當下婆婆身上亦絲毫不減。任何一個她走到台前,那照射出的皺紋與蒼老,都成為了故事本身。婆婆需要的,就只是演活自己。只要演活,那青春的氛圍便不因劇本的時代、或演員的年歲而消退。
 
一個導演所作的角色設定和在台上展示之物必定有其意義,其分別只在於符號運用是否精確和純熟。而蜷川幸雄顯然帶給觀眾詮釋的無限可能。以反主流論述角度來解讀的話,整齣劇就不必只著眼於七十年代。綜觀全劇實有不少特指日本歷史的符號,譬如在法官席上那幅巨型壁畫,畫出彷似日本古時宮廷大臣謹見在位者的情景;我們觀劇很多時只留意演員的行為,但未能察覺在演員之外那些沉默的佈景、裝備,亦是編導特意設計,功用就在於其「不可說」,或成為潛意識的隱喻。掛在法庭上而沉默的宮廷壁畫,可能就是代表日本自古以來一路遵從的父權思想,在安保鬥爭、日本依附美國的語境下尤顯腐敗、陳舊。是以婆婆佔領法庭,便是一個邊緣族群奪權的意象。婆婆們一直背著照片,有壯年的、有青年的,象徵二戰、歷史的包袱;她們表示自己走過了關東地震、東京空襲,甚至是大化革新(日本古時效法中國唐代的政制改革)後的遺民。憑這一句,她們已超出了當下作為七十年代婆婆的現實,女性轉而成為隱喻,等同於那個在長遠歷史中,必須跟隨其他國家制度改革的日本。意象配合情節套用在當時背景,或可解讀成為處弱勢的日本要脫離美國控制,但更深層的指涉,是帶出日本自古以來,作為一個被抑壓的國度的那種掙扎。
 
如此一來,婆婆們自比象徵不幸的烏鴉,喊著「我們上彈吧!」,似乎就是要鼓勵日本加油,但在蜷川幸雄的劇場中,希望總是從缺。劇末婆婆們被武力強制清場,卻又突然破蛹而出似的化身一個又一個青年,再次被亂槍掃射,背景揚揚奏起序幕時Arvo Pärt的極簡主義音樂《Spiegel im Spiegel》;如果婆婆們序幕時蜷縮在玻璃箱的姿態暗指出生,那將劇末青年華麗而哀怨的倒地以首尾呼應的《Spiegel im Spiegel》貫穿,便是一個將出生等同死亡的編排了。老年與青年互相對讀,原來都逃不過那如蛇咬尾般的迴圈,內裡輪迴的,是未能從父權體制中解脫的日本與我們。
 
《烏鴉,我們上彈吧!》固然充滿絕望,但只有自覺身處在這種權力的絕望中,才能了解反抗之可貴。

 


[1] 簡單來說,宏大敍事(Grand narrative)就是西方歷史上將知識和意識形態合理化並總體化的範式,包括理性思辨、尋求終極目標、主體論述等;往往追求結構完整和共識。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大學比較文學及文化研究碩士畢業,現從事戲劇文學工作。文化和戲劇評論文章散見於《Sample樣本》、《三角志》、《立場新聞》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頁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