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維爾的裸妝──劇場與官場的對照
文︰張慧敏 | 上載日期︰2014年3月2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照片提供:7A班戲劇組 攝影:Benny Luey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7A班戲劇組 »
地點︰香港文化中化劇場
日期︰10/11/201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若要深入理解一套劇作背後的意義,最好先概括地了解這位劇作家的背景及他/她在創作這部劇作時究竟在經歷和面對著生命中的那種狀態。前捷克總統兼劇作家哈維爾曾說過:「劇場是透視未來的望遠鏡,也是具體塑造我們希望的方法。這不是因為劇場
的目的在描述一個比現存世界更為美好的世界,或是在建構一個更為美好的未來願景,而是因為劇場體現了人類今天的主要希望,也就是活生生的人的重生。」
 
從他這番話語中,不難理解他的人生是曾經走過一段不平之路。哈維爾於1936年在捷克一個富裕家庭出生,他十二歲前可說是一直都生活在和暖的春季,可是1948年後,他的生命因國家政權的轉移,而走進了看不到盡頭的嚴寒冬天。他在學業上因家庭背景屬於「走資派」而無法上大學,後來他從被委派工作到參軍後,因為不想走到戰場的前線,所以也善用自己潛藏體內的天賦文藝細胞,開始劇場生涯。
 
《疊配文》一劇是在哈維爾二十多歲時所寫的,而他在寫此劇本時,或多或少也把自己很多內在感受透過劇中人物的個性、不同角色之間的互動方式、劇中故事的結構,以及運用隱喻的方法去吐出心中情、腹中語,《疊配文》呈現一套充滿生命力的黑色幽默荒誕劇是如何令觀眾發出會心微笑。
 
「7A班戲劇組」雖然是一個非常重視文本的劇團,不過今次在演繹《疊配文》一劇中,在服裝、燈光、佈景和道具中也花了不少心思,這完完全全能道出原劇作家心內想表達的一切。哈維爾當時生活於被前蘇聯統治的衛星國捷克,在鐵幕制度下,人民生活不但艱苦,而且在僵化官僚主義的壓迫下,莫說爭取較公平合理的對待,就連最基本的自由表達權利也沒有。而當時年少又充滿理想和熱情的他,也在面對人生中兩個很重要的課題,第一是從壓迫中解脫,第二是表達自由。
 
《疊配文》表面上是講述一般辦公室內的眾生相,例如:有人老奸巨猾、有人爾虞我詐、有人推卸責任、有人利用工作時間做私人事務、甚至有人曖昧地調情。當然劇作的主軸也談及辦公室內的政治爭鬥,但內裡更深的涵意是在反諷其宗主國蘇聯雖然強大,不過在地方推行政策時,那些官僚制度是何等的無效率,甚至一次又一次犯錯,循環不斷地發生荒唐的事。
 
假如我們把現實定為「陽」,而劇場的環境因長期接觸不到陽光而把它定義為「陰」,那麼「門」便是分間陰陽之間的屏障,也是存在與非存在之間的界線。在《疊配文》一劇中,舞台上有六道門,這裡更深層的意義在表達著陰與陽、黑與白、是與非,猶如太極圖像一樣,是可以對照而非一定對立。例如:在劇中飾演主角的局長也不是百份百完美的忠義之角,在哈維爾筆下他亦有其真實人性的陰暗面,舉例來說,他時常不問自取,他愛在自己秘書上班前偷偷地走到她的桌子旁,打開抽屜拿她的糖果吃。又例如:他不由自主地想拿翻譯中心主任的雪茄,這說明了他的人格也非完全純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舞台上方正中央的位置有一扇巨大的圓形門,而且門的外圍圓周有美麗的花邊圖案,由於在舞台中最焦點的位置,所以我們也需留心當中的隱喻,圓形的花邊可代表圓滿的花言巧語,正如劇中人人為了生活和自保,只會不停地用謊言來續延自己的安全感。
 
在這道圓形大門的中央位置有一顆很大的五角星,而星星表面來看像是給人希望,猶如當時前蘇聯推行共產主義,表面上是給人類帶來新紀元,可是當時被推行共產主義的人也深深體會到以施行高壓方式去實行共產主義後的苦果,所以人民只能在半醉、半夢和半醒間繼續活下去,這也反映於劇中。劇作家用了不少的情節寫辦公室內人們經常開生日派對,而且公然在上班期間喝酒,而前文提到的五角星中間位置,真是刻有一隻酒杯,這隱喻了在共產的統治下人民不得不借酒消愁,去暫時麻醉要面對的悲涼現實。
 
在服裝方面,7A班戲劇組的確花了不少心思去表達內在潛藏的意義,全部演員不是穿上方格圖案,就是條子紋的服裝,這也隱喻了這班人在辦公室看似做事很有條理,但卻凡事也跳不出框框,這在某程度上也在揶揄共產統治下人們的思想模式常被困住,根本沒有空間去動彈。
 
雖然《疊配文》歸類於荒誕劇,但這種劇並非為觀眾提供安撫心靈或建構一個遙不可盼的期望。不過,在劇終前飾演翻譯中心秘書的Marie,她被革職後,臨離開這官僚味道甚濃的辦公室時,她自己親手脫下堅硬的頭飾帶而換上一頂柔軟的羊毛帽子,而且對著一塊圓形的鏡子整理自己的儀容時,那面鏡子的支架也斷了。這很明顯並非巧合,而是反照著前文提到那舞台中央位置的圓形大扇門的縮影,也隱喻著這一切的官僚習氣將撐下去。這明顯表明了哈維爾的人生哲學和信念仍是十分正面,因為人民的思想和理念是能由自己選擇的,正如劇中Marie一樣,自己可以隨時決定戴上頭帶或換上其他東西。
 
總結哈維爾的《疊配文》是否今天香港官場的寫照?這留待觀眾自己思考。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