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手法彰顯《仲夏夜之夢》特點
文︰星池 | 上載日期︰2014年2月26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Photo: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Full company ©Simon Annand
節目︰仲夏夜之夢 »
主辦︰香港藝術節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2/2/2014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仲夏夜之夢》為莎士比亞舉世聞名的浪漫喜劇,故事於雅典及附近的森林兩個場景上演,對比強烈。雅典城市,受嚴律規管,荷蜜亞若不聽從父命嫁給迪米特立斯,會受死刑或要終身成修女,又有一群工匠在社會踏實地生活,而森林則屬夢幻仙景,滿是變數,神仙精靈來去自如,不受約束。本年第四十二屆香港藝術節,「布利斯托爾老域劇團」聯同「南非木偶劇團」以木偶手法搬演《仲夏夜之夢》,壁壘分明,人類角色皆由演員直接演繹,仙王仙后及一眾精靈,才以特製木偶來擔演,以此創造虛幻空間,成功呈現兩個迥異的世界。這團隊班底,曾製作口碑載道的《戰馬》,突破控偶的技藝,擴展木偶劇的內涵,今次嘗試演出膾炙人口而夢幻多變的愛情喜劇。二十多個大小木偶和木板,觸動觀眾迸發豐富多彩的想像,也讓觀者產生心理距離,實能回應劇本的特點。

 

全劇以亞馬遜女王希波利塔刻著神靈雕像,祈求婚姻獲得保佑開始,悉數演員穿上較為亮麗的工匠服裝,而神仙精靈由各種各樣的木偶擔演,帕克更由雕偶工具拼合而成,整體感覺極為一致。情節與對白與原著出入不大,角色們唸起優美而饒富詩意的對白,尚能接受。演員左手提起木雕頭部,右手操作活動手臂,化身仙王奧伯龍,也有豆花、蛛網等全身小木偶。與傳統的提線木偶有別,演員兼木偶師現身舞台一起表演,此種處理現已屬平常。木偶栩栩如生,被賦予生命力,但觀眾在看木偶演繹角色,難免心生一種距離,恰巧切合《仲夏夜之夢》那種間離觀眾在事件之外旁觀的處理。例如,兩對男女身處森林,因花汁影響而深陷愛情的瘋狂,不斷衝突,盲目追逐,精靈帕克卻在旁冷眼察視,觀眾恍若與帕克一起圍在外面窺探。最後一幕的劇中劇,工匠們搬出大木框架,以一雙木雕幫忙演繹男女主角,言明獅子、牆壁、月光等是虛假,刀不傷人,主角殉情也不是真死,觀眾是局外人,與劇中泰西斯公爵等人一起看劇。木偶這手法,更能彰顯《仲夏夜之夢》此等特色。

 

《仲夏夜之夢》構思精妙,充滿幻想力。是次透過木偶與木板的運用,觀眾能以美好的想像,體現製作團隊所創造的夢幻世界。仙后蒂塔妮亞首次登場之時,由演者高舉木雕頭像,背後十名演員成為木板師,拼接出仙后攝人的形態,然後,隨著她娓娓道出事情,木板立即化為潮浪在流動,不斷演變,會是隨從,或成生物。劇中,木板實屬重要而靈活的道具,可化為阻隔人們的牆壁或林木,當作勇猛的獵犬,敲出節奏的樂器,或甚用作轉換場景及人物的用具。倘若那一段,演員無須擔任角色,即會變為木板操控者。另外,頑皮的精靈帕克,是以織籃為身,噴壺為頭,鎚子與銼為腳,耙子和鋸子作手,由三名演者手持以上道具拼合而成,多變靈活。而巴頓被套上驢頭變成怪物的情節,趣怪非常,演員以頭為尾,腳為耳朵而臀部作頭,倒伏在由機械裝置製成的金屬身體,別出心裁。木偶與木板建構森林,質感上亦極為恰當。在劇場此想像空間,成功展現了莎翁筆下的幻想國度。

 

全劇演員的喜感不俗,尤以中場休息後更佳,如荷蜜亞因受辱而近乎歇斯底里的狀態,或喜愛炫耀的巴頓也夠諧趣,當兩對男女在森林中追逐糾纏,動作設計也偶見笑位。自去年製作演出,經過不斷探索及揣摩,至今次的亞洲首演,演員兼任木偶及木板操控者,呼吸、動作、時間與節奏也掌握得宜,表演流暢,揮灑自如,足見默契。是次嶄新獨特的《仲夏夜之夢》,整體表現令人滿意。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用文字把欣賞的演出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