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金魚之島》
文︰瑩紫 | 上載日期︰2013年12月31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攝影:Henry Wong
節目︰金魚之島 »
演出單位︰香港話劇團 »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日期︰15/9/201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金魚之島》是敘述April和阿平共處一室的故事。April離家出走後,貿貿然由香港來到深圳,硬要住在阿平家。阿平送不走不速之客,勉為其難讓April住下來。April 以打理家務換取宿食,兩人共處一屋簷下,卻水火不相容,因生活上種種的摩擦而發生爭執,然而,二人也因瞭解對方而學會包容,漸漸建立了真摯的感情。

 

April 來勢洶洶、氣勢逼人,絕不讓阿平打發她走。雖是客人,也對阿平和住所諸多挑剔。阿平像是個「宅男」,獨處於簡陋的單房式室內,以金魚為伴。金魚是二人較能平心氣和談心的話題之一,二人羨慕金魚的健忘,他們兩人都希望像金魚,數秒鐘之後就什麽痛苦也不記得了。

 

筆者由於聽不懂廣東話的一些俚語和粗話,不明白為何April只為父親的一個似乎不經意的責駡、怨言或感歎而離家出走。阿平和April 好像是深交,但這一段交情,似乎靠社交網絡維持,而阿平也比十八歲的April年長些。曾經吃過一次虧的April , 並不是自甘墮落,但她好像十分相信自己對阿平是正人君子的判斷力。由於是寫實劇,我覺得如果對兩人過往的相交有稍微交代一下,有助於摸索二人的性格和瞭解二人的動機。

 

阿平身為內地人,不能夠自由進出香港。香港和深圳的界限在這劇裡,是象徵甚麼?阿平的父親和母親都想到香港,但不能實現願望,阿平也當香港是遙不可及的目標吧?但是,在深圳的阿平見到由香港而來的April 對自己的住所滿意,那麼,踏步入香港對阿平還重要嗎?是真實的邊界像一堵牆攔住去路,還是心理的障礙和思想價值觀的分叉,分隔着人與人?

 

另一個明顯的界限,就是分隔舞台和觀眾席的「小溪」,直至兩位主角在水中步行,觀眾才驚覺這一道水的存在。它延伸著舞台前,是小溪、或是河流、還是海,都不太重要,它是觀眾視覺上的刺激。二人站在水中,背道而馳,各走到自己前面的盡頭,轉過身,像是走向對方,迎著面卻不發一語,擦肩而過後又背道而馳,重複地走到水的另一端。小小的水花蕩起,是激動的心情。二人並坐在台邊緣,雙腳膝蓋以下吊在台前,腳踝浸在水中,水平靜了,不再聽到潺潺水聲,心情也平伏下來。水邊的傾談,總是讓觀眾帶著對浪漫和溫馨的期待。水是隔離著他們,水也是聯繫着他們。水又是一面鏡子,反映着阿平和April,讓他們把自己看得更清楚,傾吐心事後,兩人的感情,由男女間的互相吸引,超越誘惑。他們像情侶、也像摯友或兄妹。雖然沒有離開光怪陸離的城市,卻也暫時到達夢想中的世外桃源,開懷享受金魚的優游自在的生活。

 

阿平身為「大陸人」,但感覺上還是香港人,說幾句普通話也顯得有點吃力,不過吊兒郎當、不修邊幅的形象也演活木訥的宅男。劇中有一幕,阿平向April提出非份要求,給April摑一巴掌,April怒而離去,阿平卻莫名奇妙的衝進廁所,我聽到了廁所內發出嘔吐聲,才知道阿平是喝了些酒而胡言亂語,或借酒壯膽透露心念。除了這一段情節,我覺得阿平和April的交流順暢自然,他們的吵鬧富娛樂性,他們的河邊談心也令我賞心悅目。

 

在主題思想上,我看不出編劇是否想帶出任何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社會問題。我甚至認為香港和深圳的背景在此劇並不重要,因為我所感受的,是我們要珍惜相處的時間,不然,就像阿平,在無法跟父母對話時,才遺憾錯過了時機。阿平能夠開導April,也擺脫心中的憂鬱,最終能動筆寫他的《金魚之島》。人就是要放下心中的一些結,打開胸懷邁向前,看開一點,人有快樂、有悲傷,如果像金魚只有僅僅幾秒的記憶,二人不是每一次見面都得重新介紹自己?又怎麼會有愉快的回憶?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瑩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