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間的對話,其實我們……
文︰陳一諾 | 上載日期︰2013年12月12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攝影:Joein Leong
節目︰其實我們 »
主辦︰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
地點︰澳門戲劇農莊
日期︰23/11/2013
城市︰澳門 »
藝術類別︰戲劇 »

「這不只是一個演出,更是一次眞實的生命展示。」

 

一如場刋上刋登着的這一句話,《其實我們》不只是一個坦誠分享的平台,更是一次赤裸的心靈交流。分享的,是台上十二位演員,都是過去曾被標籤為邊緣青年的一小撮人;得着的,是台上台下,曾在同一個空間分享過彼此生命的人。

 

《其實我們》可以說是一齣集體創作的演出,憑藉台上十二位演員各自不同的親身經歷,在黑盒舞台上樸實無華地現身說法。一班演員都是澳門青年挑戰綜合培訓中心的學員。加入黑社會、沾染毒品、當賭場荷官等,均屬等閒事。十二人中有十一人背上刻龍畫虎,實在難以想像站在眼前的一班人在演舞台劇!

 

對。演出的就是關於這十二人背後的故事。演出由「開片」開始,而演員的第一句對白「佢個名叫阿東」,講述的是自己加入黑黨和學習舞獅的經歷。將舞獅搬入舞台大概不算是新鮮的嘗試,但由眼前雙臂紋滿鱗片的青年展示着舞獅的各種技法,竟令觀衆禁不住會心而笑。以後除各人公開分享一段又一段沉溺的過去外,還有面對夢想和世俗眼光的一些掙扎。

 

作品中間穿插着豐富的藝術處理,例如伊卡羅斯的傳說、現場演唱、break dance、影像播放,讓演員各展所長,甚有實驗劇場的味道。我想作為一齣參與藝穗節的戲劇演出,《其實我們》尙有很多未成熟的地方。但相對追求藝術層面的表現,《其實我們》卻製造了一個坦誠眞摯的平台。將空間留給觀衆交流似是小劇場的必然定律,然其實這個對於這十二人來說是一個大膽的舉動,又有誰可以肯定台下的人不會惡意批評?但出乎意料地,話匣子一打開,台上演員和台下觀衆掏心掏肺去交流勉勵彼此:「我依家無夢想,亦唔知跟着落嚟要做乜」、「至少你哋仲有一技之長,識得夾band,識得舞獅,而我乜都無」。眞切得令人動容。

 

劇目亦帶給觀衆很多反思空間,尤其是「紋身展覽」的一幕。十一個人脫去外衣露出十一個龍、虎、火麒麟背向觀衆。由一衆邊青述說紋身對他們的意義及世俗的歧見。若非現場演員沒有戴咪高峰,這段獨白恐怕擲地有聲。現在回想起來,我想這一幕的演出大概就是這群人獨特的標誌:標誌着昔日的空洞徬惶,都標誌着願背負着過去向前邁步,追尋夢想的決心。

 

從性質上切入,相較於小劇場作品,《其實我們》大概更接近一人一故事劇場。演出故事雖沒有甚麼特殊的藝術包裝,演員的演技想當然離職業還有一段距離,戲劇探索和處理上仍有很多進步空間,但當中那份寫實的傳意無容置疑。而透過戲劇,一班演員得以積極正面地面對自己過去的錯失,我想這不但是劇場的魅力,更是戲劇本身對他們勇敢踏上舞台的一份回饋。

 

這個世界太多人,太多紛亂,一不留神就會尋不着自己。

 

《其實我們》不論是對參與演出的演員,還是走入劇場的觀衆,都是一種得着。人生海海,沒有多少機會與同一班人,在同一個空間一起尋找自我;這一份當下的「同在」大概就是戲劇本質的延伸。而活於繁複社會的我們這一輩人,又有多少能放下手頭上的包袱公務,展開探索自己的過程?又有多少願意踏出這一步的人,最後眞的尋得着自己?又有多少人甘願跟一群陌生人打從心底地揭示自己的答案?換成香港,這又是另一個層次的奢侈品吧?

 

近日在香港看過哈維爾的《Ptydepe》(劇目於「東歐芳華:世界文化藝術節」由7A班戲劇組搬演舞台)。猶記得嬉鬧過後的最後一段男主角獨白提及道:「……我哋可以將火箭發射上太空探索宇宙,但我哋愈嚟愈唔識得探索自己……」

 

到底是對理性科學的追求,還是對金錢物慾的崇拜,令探索自我變成如斯高難度動作?大概這個世界實在太多人,太多紛亂,一不留神就會尋不着自己。偏偏用盡所有精力把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你的世界又只剩下自己一人。正如戲中的演員,剛起步去追夢、去逐夢、去築夢,卻仍要面對破碎的家庭、黑暗的社會。無力感、空虛感直捲而來,放不低夢想,唯有糾結地把夢想緊緊擁抱着。縱然,夢想彷彿是現實的奢侈品,但今日還是有十二個邊青果敢地走上舞台,給觀衆上了夢想的一課。舞台上的他們,毫不忸怩地敞開了心扉,我們呢?

 

我想台上的這班人,大概就如同《其實我們》這部作品本身:雖然未成熟或不完美,但必定是豐盛而充滿無限可能性。Life will find its way, just let it goes on.

 

後記:筆者在演後座談會得知,台上的一班青年都有參與澳門政府開展的「文化特攻」計劃,作為澳門文化保育幕後的貢獻者,支援本土的藝文發展。作為一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港人,目睹一幢又一幢的歷史建築遭時代淘汰,我想澳門有這一群為夢想、為文化打拼過的人,實在是有福的。


(原載於2013年12月12日《澳門日報》)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陳一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