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cycle Me!》——其實可以玩得更瘋狂、更睿智、更徹底
文︰格子 | 上載日期︰2013年12月3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節目︰《Upcycle Me!》 »
主辦︰積臣有限公司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日期︰12/10/201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對於首次自編自導自演的楊詩敏(蝦頭)來說,最穩妥的做法就是設計一個起承轉合的故事,我卻嫌這樣的設計未夠抵死過癮。「Upcycle」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環保詞彙可分拆兩個部份解釋,cycle本指可循環再用之棄物,但加上”up”字再前就變成是變成更創新和有品質的東西,用這個來借喻要把平凡女人仔的人生打造得更美好圓滿。

 

故事由網路電影編劇Bella說起,因為寫下微電影《戀戀骨膠原》一炮而紅,但事業成功的她卻經常羨慕別人的幸福而變得自怨自艾。有一天,她筆下的小說情侶(狄易達和蔚雨芯飾演)為了幫助她,給了她電影故事中的「幸福兌換劵」,讓她有三次機會去變成她認為幸福的女人——萬人迷貝兒和虎媽Patricia(牙姐),所有角色均由蝦頭一人分飾三角擔綱演出。首先她當過「女神」貝兒,瞞著富貴男友跟好友丈夫鬼混,東窗事發後人財兩空。然後Bella又當了呼風喚雨的虎媽Patricia,弄得神憎鬼厭更間接害到兒子發生意外,最後在醫院重遇舊男友方才反省過去的種種。Bella連續經歷過兩次自選的「美好人生」,而人生最痛苦的莫過於你得到了卻不是你所想。

 

個人認為有些過場是不必要的,例如第五場〈UPCYCLE生態奇觀之等食火山蟹〉和第六場〈UPCYCLE生態奇觀之戀戀企鵝〉。這兩場都志在借動物生態來比喻生活和愛情態度,但這樣的安排其實可有可無,效果影響不大。劇中有不少歌舞場面以表現Bella幻想狀態,雖說是狂想曲卻仍有點為跳而跳的突兀感。蝦頭的搞笑功夫早已見識過,但有些場口略嫌過火誇張,期望有適度的微調。此劇種和演繹方式,初看幾回還覺得新鮮有趣,但久而久之便會定型,而且會令觀眾越看越悶氣,我看了半小時便有此感。或許演員是時候考慮轉型,或是再鑽研這種演繹外的其他可能性。狄易達和蔚雨芯飾演的虛擬情侶,被Bella強調「二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戀人」,但他們是怎樣相識相愛還有經歷過什麼我們也不知,只知道二人不斷的呼喊暱稱叫人有點煩厭。當然這也不是重點,我們也可以看成人生只有愛情的單一論述,嘲諷對愛情抱不設實際態度的女性。空中花園為虛實交雜的結局設計,從無到有的悉心栽種和照料花草,可算是Bella的一次自我修行頓悟,但自我懺悔過於袒露,總歸一句,太過畫公仔畫出腸。其實當牙姐在醫院遇見前男友時,她早已明白與其去羨慕別人不如珍惜現在擁有的,因此Bella放棄第三次機會人生是明智的,老套來說大家都意會到珍惜眼前人,也不應把幸福寄託在別人身上。

 

蝦頭說希望《Upcycle Me!》為觀眾,特別那些總是「隔離飯香、妻不如妾、怨天尤人」的人,欲將悲憤化為幽默,但我看完後更感到不是味兒。Upcycle Me!》表面看來是一個小女人的不甘心(還是貪心?)所引發的狂想,但深層還是離不開傳統價值觀底下審視女性的意識形態。小時候Bella父親的離席不但成為她自我形象低落的元兇,令她認為是自己不好才被拋棄、不值得被愛和不配擁有幸福,對她造成家庭和伴侶不信任的深遠影響,所以她才要寫浪漫故事以抒胸臆。她肯定大眾對女性審美和成功的準則,例如要鬥靚、鬥富貴、鬥男人等等。借用媚俗得很的價值觀是可以的,某程度上也反映了大眾文化,甚至一群所謂「港女」對愛情的一套自我標準,但除此外,女性若真的要”upclcye”應該還可以有多樣化的嘗試吧。此劇既然定位是喜鬧劇,又是首次編導演的作品(聯合劇本的還有鍾燕詩),女人要升級改造的不只是外貌還有根深柢固的價值觀,其實角色、對白和意識可以再玩得更瘋狂、更睿智、更徹底一點。現今女性獨立經濟自主,但女性要處理的問題比古時更嚴峻,又豈劇中的女神、虎媽甚至是港女存在?如果要玩得更放更盡更顛,我建議一人可飾演多幾個角色,展現不同女性所面對的窘局和自我改造。Woody Allen的作品集悲喜劇荒誕現實於一身著實可借鏡參考,希望下次《Upcycle Me!》rerun時真的upcycle了,不必綁手綁腳再次陷入社會主流論述對女性戀愛和婚姻的桎梏中。


(原載於2013年12月《藝訊》)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格子,八零年代出生,香港新界人,愛吃愛煮愛寫愛看電影,最愛的詩人是西西,最怕沒有幽默感和方向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