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
類別 |
出版日期 | 2011年9月 |
定價 | HK$60 |
ISBN | 9789628321995 |
發行 | 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
顧問 |
策劃 |
簡介 | 「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系列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目的在於有步驟地透過開展一些本地重要劇團、類型、現象等的研究,以個案方式回顧本地戲劇發展脈絡,呈現整個香港戲劇發展的圖像,同時初步整理、保存戲劇史料。
目錄 總序:誰說得準呢?
引言:女性劇場之必要 第一章:劇場的女性參與 第二章:女性作為戲劇創作主體 第三章:從女飀到女兒戲——香港的女性戲劇節 第四章:消費女性與劇場——以彭秀慧及焦媛的個案為例 第五章:尋找陰性美學
訪談: 焦媛:「女性劇場」標籤重要 甄詠蓓:不想用標籤框限自己 魂游:從戲劇到Live Art 鍾勵君:現在應該講性 /別劇場 羅靜雯:樂意有這種稱呼,但不會刻意標榜
附錄: 本地女性劇場工作者作品一覽(1990 – 2010)[初編] 鳴謝
圖片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