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彩未能為生命喝采
文︰只零 | 上載日期︰2007年9月14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喝彩 »
主辦︰東亞娛樂、春天舞臺
演出單位︰春天舞臺 »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日期︰4 - 15/7/2007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第一次認識譚偉權,就是小時候在兒童節目裡唱著《十二隻恐龍去野餐》的Gary哥哥,感覺怪怪的;然後看《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唱著《孤燕》的他,感動人,卻似乎也和我一樣,仍然年少無知;然後又一些日子,《遇上一九四一的女孩》,他的歌聲再不用置疑,卻仍離不開一個小伙子,光采及不上林小寶;到今天的《喝彩》,一曲《明星》,已足以叫人相信,是那位萬世巨星站到舞台上去了!

 

無論歌藝、無論舞技、無論台風,Gary哥哥的光芒足以令整晚的演出歎為觀止,再加上陳健豪同樣甜美的歌聲,簡直讓人拍案叫絕──如果這是一個演唱會的話。可惜,這是一齣「音樂劇」。

 

它既自稱為「音樂劇」,作為觀眾的我免不了有所期望,想看看在「演戲家族」以外的音樂劇製作,可惜事實証明,還是有一段的距離。既為音樂劇,「音樂」固然重要,「劇」也是不可忽略的,可是《喝彩》一劇卻未能取得這個平衡。

 

歌曲的運用

 

故事講述三個年青人,Leslie、Danny及Paul,本來是兩脅插刀的死黨,而且前途一片光明,是兩顆樂壇的新星和著名DJ,但卻因為種種的人生際遇和本身的人生態度,終於各自走上了生命中的幽暗處——Paul沉淪於賭博、Danny依賴上毒品、Leslie患上了抑鬱症,而前二人更因此走上了死亡的不歸路。從三人的名字及所有的宣傳品中可見,這顯然是一齣改篇自張國榮和陳百強生平的傳記式戲劇。

 

整個演出當中大量地使用了張、陳二人的名曲,以代替對白,由於音樂、歌曲較之於對白及台詞有更強烈、更輕易牽動情感之能,因此當中有好些感染力極強的場口,例如:

 

Danny吃著毒品唱出他的新作《摘星》、事隔多年後二人的合唱及之後的相對無言、Leslie探望彌留的Danny、兩位摯友離開後,Leslie孤獨地唱《有誰共鳴》等,許多台詞無法表達的強烈動人的情感,都透過歌曲盡情地、無暇地表露無遺,加上主角們細膩而投入的演唱,觀眾的心和脈搏都給牽動了(尤其那些與張、陳二人一起成長的觀眾朋友),而筆者的淚珠也給歌聲牽引了出來。

 

然而,由於歌曲乃故有現成的,而不是一般音樂劇般度身訂造的,因此,即使歌詞再配合,極其量不過能讓主角充份地作情感抒發,但卻很難做到帶動劇情的推進;因為此一缺失,劇中大部份的故事發展、人物遭遇、以至人物性格的改變,都只能依靠兼當旁白的Paul作陳述式的交代,而並非由角色的台詞及行動演繹出來,加上該故事本身的矛盾衝突處並不多,致使全劇的戲味及戲劇張力大為減弱,觀眾都似在局外回顧著二人的一生,而營造不出那種引人入勝的戲劇吸力;觀眾也只但求多聽一曲,而劇情本身卻沒有追看下去的必要。而有好些時候,筆者自己更乾脆閉上眼睛,專心欣賞悅耳的歌聲好了。

 

主題的發揮

 

劇名既定為《喝彩》,而宣傳單張及場刊上亦明確寫著「生命熱線」「全力支持」,筆者自然地期待著,該劇到底怎樣從兩個充滿著黑暗和絕望的生命中尋出生的盼望和光彩?可惜,也是叫人失望的。

 

綜觀全劇,似乎根本沒有意思要去討論這個關於「生命」、「生存」的題目。而結尾一段則明顯是敗筆所在:長期受抑鬱症困擾的Leslie,站到高高的舞台上演唱著一首《明星》,狀似自殺前的最後一曲,然後在「另一世界」的Danny及Paul大聲疾呼叫他不要走上這條不歸路……然後背幕上就播放著張國榮與一小女孩在沙灘上玩耍的片段,回應著前段劇中Leslie與心理醫生姐姐所說的「理想生活」,再加上一首《喝采》,喻意他終於越過了人生的低谷,尋回生的盼望。

如果這是一個簡單的音樂特輯,這倒是個沒所謂的結局,可這卻是齣得到「生命熱線」「全力支持」的戲劇,這就真叫人失望。當中完全沒有表現過Leslie到底是為了甚麼原因而最終生存了下來──到底是甚麼叫人走上了絕路,又是甚麼能將人拉回來?人為了甚麼而要活下去?如此這般的劇情發展和結局,根本配不上和《喝采》扯上任何關係,它不但沒能為生活打氣,它甚至是在為生命喝倒采!

 

這樣的一個結尾,至多可以說成是一班懷念張國榮的人──或者是一班未能接受他的死的人──的一個妄想或幻想罷了。妄想他並沒有死去、幻想他還能跟小女孩在沙灘上玩……卻從沒有處理過他(和陳百強)心底裡的孤獨與絕望──在現實中,張、陳二人(及所有走上那條絕路的人)對於生存、以及生的痛苦之間的強烈矛盾衝突,選擇以死亡作解決;在舞台上,該劇將這種人生的根本矛盾衝突再次呈現,但卻並沒有給予舒緩、化解這衝突的另一種可能方法,這就是它的失敗之處。我的意思並非每齣戲都得背著「讚頌生之可貴」的迂腐包袱,只是它既以《喝彩》為劇名,就必然導致觀眾帶著這種期望進場;而它亦似乎有負於「生命熱線」的「全力支持」吧!

 

空台的運用

 

筆者很欣賞那個以「逗號」形狀設計的演唱舞台,彷彿喻意人生的每一站,只要願意走下去,都不過是個中途站,一切都有繼續下去的無限可能。而整個舞台則選擇了空台的設計,除此一演唱高台及另外兩面代表錄音室及街頭的佈景板外,便甚麼都沒有了。而這一設計,與片段式的內容尚可說是配合的,就似是一段段的回憶劃過腦際,清晰的內容飄浮於模糊的背景之上。可惜的是,這空台的設計,未能滿足某些大型表演場次的需要,或許是由於「人太少」的關係吧,每場的「大型歌舞表演」均只有四名舞蹈員,對於這樣的一個空台來說,實在是太少,導致給人很空蕩及簡陋的感覺。在某一場演唱會的場次裡,Leslie被安排了下台與觀眾握手及演唱,再加上將觀眾的歡呼熱鬧反應現場攝錄及投射於幕牆上,將觀眾都拉進演出裡去,使之成為當中的一部份,則是巧妙而成功地解決了這個缺失;但對於其他場次,則此問題仍然存在。

 

總括而言,就演員的表演造詣方面而這,《喝彩》的確是個值得觀眾一再為之喝采的音樂演出;然而,在整體演出佈局上而言,這畢竟都只是齣未能為生命喝采的商業製作而已。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只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