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上帝在說歷史?──談上帝來到中國
文︰曾可婷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上帝來到中國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演出單位︰進念•二十面體 »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31/10-2/11/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 »
藝術類別︰戲劇 »

「上帝來到中國」,乍聽劇名,會以為「進念」這部作品是要講述基督教在中國傳播的事跡。完成了台上的「七節課」後,發現舞台似是在「評論」中國人閱讀歷史的方法,「上帝」是載體,代表西方的文明價值,戲劇的重點是剖析西方的文化落到「中國」這個東方國家,會被閱讀成怎樣的一回事。

 

舞台以一個教室作背景,桌面上置滿科研用具,教授穿西服,教授發生在中國的「歷史」,這已經表明了導演胡恩威的看法,就是中國人眼中的西方,是代表「科技」。所以「上帝」在胡恩威的舞台上,似乎跟「科技」劃上了等號,從一開始他,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以1840年作為歷史的分界,從西方傳來那副上帝的面貌有改變嗎?在湯若望拜見崇禎皇帝的一場戲,也評定了中國一些負面文化,包括賄賂和欠缺理性的道德感化。而舞台通過傳教士在中國經歷的故事,不忘強調傳教士的最高目的是「傳教」,其他的表象只是視為一種手段。

 

在胡恩威的眼中,西方人跪拜的是上帝,是對真理的追求,而中國人跪拜的是皇帝,是奴性的彰顯。而這些特性也成為了中國描述歷史時所採取的一些非理性的煽情態度,那就是缺乏一種探究歷史的「科學精神」。通過台下學生的嘴巴,說出了普遍教科書和大眾傳媒片面的歷史觀點;而台上的教授的回應,嚴格而言只可算是提供多一個較為特別,但不算是深入的觀點。他點出傳教士主要作為西方科技的傳播者,但西方傳教士在中國的影響,絕不只如此,至少太平天國是不能省略的一段。不過,胡恩威至少是讓人對這段歷史有多一些討論和思考空間。

 

看待事情的「眼光」,往往比事實本身重要,因為「過去的事實」,總是為覆述者「服務」的,媒體本身也有「創造歷史」的能力,沒有一件被論述的事情可以絕對的客觀,只有觀看或呈現的角度愈多,真相就愈立體。

 

記得在圓明園的展覽館裏,大部份展板都在說中國當時被人欺負的悲況,還有對當時八國聯軍的指摘,甚至特意展出一篇法國大文豪雨果寫給當時政府的信件,內容是指摘法國政府是「強盜」,潛台詞大概是「連自家人都罵你法國,你還不是天下最無恥的強盜?」但我心中不禁出現一個疑問,在中國的歷史裏,有可能出現一個雨果嗎?展覽館的最後一塊展板,說「歷史無可爭辯的証明了,只有共產黨可以帶領國家走向未來」。

 

歷史,是改變不了的事實,通過不同時代的眼光,需要被不斷的閱讀和反省,來建立一種價值。當歷史變成了宣傳工具,當「愛國」變成了最高價值,而當中的「國家」並不是代表土地,而是一個獨一的政權或是人,而政權和人不可能是「全能的上帝」,它都一定存在弱點和缺憾;可是透過「愛國」的道德理由,卻成為了至高無上的「信仰」。

 

劇末那一幕就如神來之筆,一隻火紅的眼睛,彷彿上帝看著人間的目光,拉遠看清楚原來是那張掛在天安門前的模樣,最後還不過是來自一張實實在在的錢幣。這一幕赤裸裸的呈現了現代中國的「上帝」,而相對西方的科學精神,這位中國上帝的「產物」,是大量的「憤青」,還有三聚氰胺等「科技食品」。如果舞台本身就是評論,那至少胡恩威帶點「非理性」角度,還真有他一點人性的理由。

 

 

「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2008)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


(原載於2008年12月 第35期《城市文藝》)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新進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