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案發現場
文︰林新來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主辦︰城市當代舞蹈團
演出單位︰城市當代舞蹈團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期︰17 - 19/4/200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下一秒.案發現場》為兩套同場表演的舞蹈,名字很特別,仿佛兩者有莫大的關係,但無論內容、演繹方法、風格都完全不同。對於《下一秒》我有較多的感受,因此,本篇亦只以此為題。

 

據編舞者黃狄文所說,他的編舞靈感來自天上的白雲,將白雲形狀的變化萬千附於舞蹈,《下一秒》,雲會變成什麼?於是在舞台上,盡量以不同的畫面構圖,來給予觀眾視覺上各種的享受,平面的、立體的、背景上的錄像設計,有動感的畫像、有文字,配合上燈光,大汽球、從天而降的水,再加上現場音樂演奏,可謂極盡視聽之能事,編者希望能帶出「變化」兩字,我想他已經以滿分完成。

 

黃狄文在演後談中,沒有提過「情節」,因為這個作品的構思,並不是以「情節」作為主線,這是編者的意願,可是作為觀眾的我,卻有南轅北轍的看法,在這裏,必須先引用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1915 – 1980) 的「作者之死」 (the death of the author)1文學理論,把編舞者對作品的解釋權轉移到觀眾的手上,觀眾的發話才具有意義。《下一秒》值得談的地方很多,大致上可以分為內容的解讀、燈光視訊的運用及音樂的作用。

 

內容的解讀

 

黃狄文在編舞時,並沒有以「情節」作為主線,而事實上,他想表達的是「變化」,從視覺出發,給與觀眾視覺無盡的刺激,最終他成功了。但作為觀眾的我,卻不斷在台下試圖解讀台上的作品,嘗試找出可以理解的情節,結果,黃狄文不提情節,而作為觀眾,在腦中卻已有一大堆答案,總覺得他這一幕是想表達這個,那一幕是想表達那個,若果我的答案是要吻合黃狄文的真意的話,這篇評論大可不必寫了。

 

開始時,一群舞者從樓梯上舞下來,其中一人倒下,其餘的人只用奇怪的目光注視他,其實,觀眾是看不到舞者目光的,只從他們的舞姿感覺到他們是用奇怪的,而且是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目光看他,這部份給人很重的現實感,在現實的環境中,大概或多或少也見過這種現象,一起工作的夥伴,有一天,不知幹錯了什麼事被開除了,肯伸出援手的有幾人?大概是避之則吉,唯恐受到連累,他滾下樓梯是他的事,其他人只會更往後退,這對人與人的關係實在充滿了諷刺!

另一幕是舞者散落在不同的地方,忽然其中一個舞者抬頭望天,其他人立刻聚集在他旁邊,也抬頭尋找起來,但這種好奇心的表現,不正是我們身邊常見活生生的情況嗎?這是否在諷刺人類那種喜歡窺視的惡習?如果編舞者在構思這段舞蹈時並無任何深意的話,那就是一種巧合,相信留意此段舞蹈的觀眾,會有不同詮釋的結果。

 

燈光視訊的運用

 

很喜歡背景螢幕上的設計。其中一幕是有一對如眼睛的大圓圈在轉動,圓圈中有小圓圈,所以很像一對眼睛,舞者對眼睛視若無睹,最可以解釋的原因是,他們根本看不見這對眼睛,但大眼睛像有生命似的,在螢光幕上流竄,追蹤著舞者,令人心寒,似乎在人世間,在冥冥中,總有「人」在窺視著世間的一切。這是否在解釋,為何有「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說法,也在教導世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另一場是螢幕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長方形,這些長方形有些向著同一方向走,有些卻是反方向快速流動,像極了繁忙的馬路,這時一男一女的舞者從天花板吊下來,他們與螢光幕形成垂直角度,平面的螢光幕因而產生立體效果,舞者彷彿就在這些馬路上行走,他們時而背道而馳,時而向同一方向跑,像極了大都市的人們,忙碌冷漠,互不關心,最後,二人打了個照面,他們在人海中忽然留意起另一人,最後就由冷漠變成互擁,滾動著回到後台。這很像在描繪大都市的人際關係,由不認識的互不理睬,最終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朋友、伴侶,然後欣然相隨。以平面視訊加上其他的舞台科技及舞者美妙舞姿的配合,實在給予觀眾欣悅的視覺上享受。

 

音樂的作用

 

不能不提的是現場的音樂演奏,實在精彩!演奏者運用鋼琴、結他、木盒、自己的聲音,製造出不同的拍子聲效,聽著他的彈奏、撥弄、敲擊,加上時而吟嘯,時而唸唸有詞,製造出千變萬化的聲音,他製造的音效效果出眾,有些部份只單憑一張嘴,就能造出重拍子感,震慄人心。而且他不單是一個音樂演奏者,有時,他也成了舞蹈的表演者,當所有舞者圍著他時,當舞蹈員以不同的姿勢倚伏在他的鋼琴時,他就成了舞蹈員的一份子,他沒有用腳起舞,但他卻用手來舞蹈,那些撥弄彈奏的動作,已經成了舞蹈的一部分,實在是十分出色的表演!

 

整體來說,《下一秒》是一個出色的作品,在以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1915 – 1980) 「作者之死」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的文學理論為大前提下,我們可以看見這部作品的出色,是在於它有闊大的詮釋空間,不同的人,對相同的段落絕對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因此,對於觀眾來說,它是一部可以作無限評析發揮的作品。

 

參考資料: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5/35-32.htm

 

1Barthes 在 1968 年向世人宣布:「作者之死」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

 

Barthes 的意思是不管作者的意圖為何,文本只有在原作者身上才具有某種程度的「一義性」,但文本一旦被發表或呈現,讀者在與文本的相遇 (encounter) 中會以其文化脈絡創造了讀者自己的意義。 Barthes 的上述觀念徹底翻轉以作者為中心的傳統閱讀或詮釋方法,他認為任何作者的聲音一經寫成「文」後,則銷聲匿跡;而文章也不是封閉完整的單一個體,其開放和多元性,為讀者提供了無盡的詮釋空間,文本的意義是由讀者個人的詮釋所賦予,而非來自作者。

 

「看舞‧析舞‧論舞——舞蹈賞析及評論寫作計劃」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和香港舞蹈聯盟合辦及統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林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