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鮮校園帶出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精神
文︰何俊輝 | 上載日期︰2009年3月20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節目︰冰鮮校園 »
主辦︰中英劇團
演出單位︰中英劇團 »
地點︰中英劇團
日期︰20 – 28/12/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中英劇團」新劇《冰鮮校園》跟十多年前同由古天農編導的《芳草校園》,皆以真人真事為藍本,描述快被殺校的好學校如何體現有教無類、為學生竭盡心力的教育精神。

 

《冰》劇編劇先花了很多篇幅道出鮮魚行學校新校長在原本軟硬件俱有問題的校園中,推行了連串有利學生學習的教改,令學生愛上校內環境兼成績大躍進,其目的就是要對比教統局推行全港教改時的操之過急、不切實際和不以人為本。

 

劇本在「以人(學生) 為本」的對比編排上,尤其使人強烈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溫暖與重視僵化制度多於重視人的冷漠,當劇中的校長面對一些沒錢買傘子、吃早餐兼家庭隨時破碎的窮困學生時,是會為學生的所需又借又捐兼作出實際的關懷行動,那份無私的愛就如讓所有學生自由進入校長室借閱課外書般是無條件的;相反,教統局的殺校政策是一刀切的,就算學校本身已成為一間優質學校,但衹要小一的收生人數不超過廿三人,校方與學生多年付出的努力仍會被漠視,難逃殺校的命運。

 

編劇又從多方面刻劃校方、家長和學生如何跟教統局鬥智鬥力,令每一段戲都像一盤處於作戰狀態、鬥得難分難解的棋局。除了以示威及傳媒戰力戰教統局、以籌款挽救校園……等棋局外,劇中還有三盤特別有戲劇性的棋局。

 

首先,不知道是出於梁紀昌(鮮魚行校長) 的親身經歷還是古天農的自行創作,校長於劇中為讓師生瞭解到「衹要盡心教學和努力讀書便不怕殺校」的道理,便講了一個「勾魂使者」故事以提升校內戰意,該故事的情節十分生動兼引人入勝,好像是要證明創意不但可用於藝術,更可用於管理學或其他生活處境。

 

全校師生、員工團結一致應付到校進行「特別視學」的督學,當中老師憶述自己一見到學生有可能被督學挑剔便顯得臨危不亂兼即時施展隨機應變的補救方法,便不禁使筆者聯想起近來香港政府或某些機構在危機處理上的進退失據,真是諷刺。

 

校長的朋友何先生(余世騰飾)是一個仿如臥底的角色,比曾任職教統局的校長更熟悉局內運作的他,有時會提點校長如何下下一步棋,但有時又好像站在教統局的立場講說話,如此曖昧離奇的處理,也許是由於「教統局」在《冰》劇中成為了一個反派角色,編劇想寫一點反派的立場或苦衷卻礙於「我沒有訪問當時教統局的有關人等 (讓不讓我訪問那是另一回事)」(場刊之言),於是惟有猜測反派的辦事方式、動機兼讓何先生當反派的代言人。當然,現實的教統局不是一面倒的壞,故此編劇仍須按照真人真事安排鮮魚行學校通過「特別視學」,毋須殺校。

 

導演為了增加戲的真實感,找了六名現實的鮮魚行學生飾演自己,但有趣的是,戲份最多的學生角色小金是找了專業演員林玉盈飾演,得出來的效果是她雖看來高了一些、成熟了一些,不過其小朋友的言行特徵就跟其他六名學生差不多。


(原載於2009年3月第38期《城市文藝》)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影/劇評人,熱愛各種藝術,討厭偏見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