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如此沉重──評搭枱
文︰草木 | 上載日期︰2009年4月21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節目︰搭枱 »
主辦︰康文署
演出單位︰影話戲 »
地點︰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日期︰9-10/1/200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搭枱》令人想起早年的茶樓,幾群陌生人會坐在同一桌子上,各自談論自己的話題,形成一個多聲道喧鬧的環境。觀眾會期望是一齣《多咀街》式的喜鬧劇,沒想到劇場的氣氛是如此沉重。

今天「搭枱」已經較少見,但酒樓仍然是重要的家庭聯繫場所,婚宴壽宴以至星期天的飲茶,是很多爺孫三代大家庭聚首一堂的場合。酒樓場景經常上演家庭倫理的故事。

 

白耀燦飾演的余為慶祝七十大壽,可惜宴席還未開始,家人已不歡而散,遺下老父,是一幕傳統的寫實倫理劇。不過下一幕卻令觀眾有點疑惑,他的家人一組一組以陌生人的身份重回搭枱,甚至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余為好像進入一部時光機,遊走過去和未來。想像和現實交錯,不按時序的場次,都是羅靜雯喜愛的電影剪接手法。

 

比較以往的作品,分鏡的數目並不多,可稱為羅靜雯一次長鏡頭美學實踐。但是回憶想像和現實的轉換,卻變成很模糊,而且每幕開始都要用一個很牽強的搭枱理由。其實理由更加荒誕可能效果更佳,因為觀眾很快便會明白搭枱者的故事是余為的心結,引子是否合情理,已經不大重要。

余為深受員工擁戴,酒樓部長張偉只因為母親曾是他的伙計,依然尊稱他為老闆。但他人生的悲劇是得不到家人的諒解,對人太過認真是其主因,就算是和相愛的年輕台灣護士,他也不敢和她成婚,擔心不能給她幸福。

 

每一段搭枱把余為和每一個家人的心結層層解開。最深的一層是他文革時告發五弟,一個大家都不想回憶的往事。歷史是全劇的一個軸心,導演和觀眾分享香港的歷史時刻。劇中有2046年、2003年7月、2000年等年份的片段,其中以文革佔的份量最重。余為和五弟多年都避談,到了一生的盡頭,埋藏心結終於打開。

 

這顯示一個香港和內地的分野,內地現在的文革痕跡已經很多被抹去,令中國走向現代化,向西方學習,已經成為歷史人物評價的其中一個重要準則。現在袁世凱的陵園,取代文革的標語是對他正面的評價,建立現代化的軍隊,為中國向日本爭取最大的權益。對上一輩的香港知識份子,文革是他們認識中國的切入點,但今天的中國其實已經在歷史和世界舞台的不同位置,文革已經不是重點,如果漠視長遠的歷史發展,反而看不到現在和將來的問題。

 

白耀燦的演出是沉重的劇情的最大亮點,吸引不少觀眾進場。場中雖然有眾多的角色,但他們只存在白耀燦一生的小片段,是他人生的註腳。他們雖是綠葉,但是恰如其分,正是選角得宜,有烘托主角的效果,是導演刻意的安排。眾多配角之中,尚明輝和白耀燦可以互相產生演出的張力。其他的情節中白耀燦都能保持他的冷靜,輕輕幾句話,已有震懾舞台的效果。

 

《搭枱》是羅靜雯一個野心很大的劇目,兩個小時多一點,用余為一生去的貫穿很多歷史事件,實在並不容易。導演成功以余為為軸心,把白耀燦的演技盡情發揮,令觀眾在沉重之餘得到感動。


(原載於2009年4月第39期《城市文藝》)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