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傳統,非一般的天使
文︰杜麗莎 | 上載日期︰2003年8月29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破冰天使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中英劇團 »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日期︰8 - 10/8/200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既然是國際綜藝合家歡的一個節目,那定必老少咸宜,看後令人開懷。的確,單看題目,大概會以為這是一個以可愛的天使作為故事主人翁,打破重重障礙,將那些破壞北極自然生態的外來侵略者趕走,最後讓北極重見昔日的和睦安寧。然而,這種千篇一律的童話故事,大概已不太適合現今早熟的小朋友,大概要更有深度的兒童劇,才能滿足我們不平凡的新一代。

 

故事以布萊希特式的疏離方式,訴說在遙遠的北極,動物首領Goliathe(盧俊豪飾)本與人類村長Morris(劉浩翔飾)有盟約,彼此和睦共處,可是Morris一次外出,西方侵略者Mr Robinson(布偉傑飾)帶同監工(盧智燊飾)以及各式各樣的物品引誘村民捕殺北極熊,引發一場人類與動物的戰爭。Goliathe 與Morris的太太相繼死亡,Goliathe遂把自己的兒子Arthur交給Morris,又將Morris 的女兒Agatha交給一眾動物撫養成人,希望待兩個小生命長大後能夠互相愛護對方的部族。可惜這一天還未出現,Goliathe與一眾動物已葬身於所謂"文明人" 的槍林彈雨下,留下可憐的Agatha 和Arthur完成Goliathe的遺願,冀望他日在北極冰川溶化之前,人類和動物可以重新立約,讓北極重現昔日的安寧。 

 

演員演出水準平均,模仿動物的形態也唯肖唯妙。演員的表情,除了長角鹿一角外,都困在動物服飾裡,要靠聲線和誇張的動作來表達,有一定的難度。非常搶鏡的長角鹿(盧智燊飾)無論表情和對白皆風趣抵死,把全劇沉鬱的殺戮氣氛完全扭轉過來,引得全場捧腹大笑,只是,他飾演的監工在上半場曾以粗言罵村民,以及下半場將Agatha的名字扭曲而讀成粗言一樣實在令筆者困惑,究竟是時下兒童劇目的語言限制放寬?抑或是那些粗言已在不知不覺間升級,粗鄙不再?

 

故事以北極熊和人的嬰孩對掉計劃來換取明日的和平非常新穎吸引,然而,Morris養大的北極熊 Arthur卻不能和 Agatha一樣說話卻是一個問號。要是一眾動物一起說話只是一種感覺的表現,不是真的在說人類的語言,照理Agatha 也無法和人類溝通。劇中又似乎希望介紹一些北極的動物給小朋友:信天翁帶著本來不會出現在北極的企鵝奶爸到來照顧Agatha、北極只有海豹沒有海獅等;但事實上, 企鵝的祖先Great Auk也是生活在北極的一種海雀,只是在一百多年前當海員在南極發現企鵝的同時消失於世上, 但其他海雀依然生活於阿拉斯加等地, 依這看來, 企鵝奶爸提及沒有親人在北極便似乎有點不對了! 另外, 北極狐狸的主要糧食來自鹿和其他動物, 北極熊的主要糧食是海豹和其他動物, 要是所有食肉類動物和人皆和睦相處, 難道北極其實是一個素食天堂? 要是現今的兒童對粗言和表達形式的接受程度提高,對知識的要求也應該相對提高才對。

 

此外, 既然Morris對西方所謂"文明人"如此討厭,為什麼他將自己的女兒和心愛的北極熊兒子以西方名字命名?另外,此劇好像給觀眾的錯覺是在西方"文明人"入侵前北極的原始部落本過著和平的生活,但看過一齣由愛斯基摩人執導的電影《愛斯基摩飛人》(Atanarjuat the Fast Runner),便可從片中看到在沒有西方"文明人"的影響下北極人也過著野蠻殘暴的生活。此外,電影中的服飾和本劇也大相逕庭,所以筆者覺得,本劇對語言運用、表達方式和寓意方面以成人的方式出發,對內容層次方面卻以兒童為對象,是不是為了達到國際綜藝合家歡老少咸宜的目的而作這樣安排就不得而知,能否引導已被西方"文明人"薰陶的香港兒童成為明日的破冰天使則有待觀之。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