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Wave劇場的後記
文︰小文 | 上載日期︰2002年3月31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香港藝術中心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
日期︰5 - 31/1/2002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這短短2-3個星期的劇場體驗非常濃縮 - 大量觀看不同題材和風格的實驗演出,與平時不經常見面的演評人一同在演出座談會的討論,探訪製作單位的綵排工作,對于我這個首次參與Wave的評論計劃的新人來說,是辛苦但又非常有效的學習機會。適應了緊湊的時間表後,反而可以更集中精神進入作品,而不是自己在胡思亂想。對比各劇的不同表現手法,再加上演後座談會的沖擊,讓我更能深入理解演出者的世界及使用的方法,加深對劇場語言和符號的認識。如果我們能閱讀更多有關演出團體的歷史資料,實驗演出的理論和背景資料,這可以對整個演出有更深入及多方面的介紹,引發更多捧場以外觀眾的興趣,如果能有資深創作人和評論人作戲劇指導和顧問,整個活動更多姿多采。如果能像第一場” 陷家橙” 的演後座談會那般陣容鼎盛,梁文道、小西、楊慧儀一針見血的問題和批評,所有參與人將得益不少。

 

由于這是一個活動,之前創作人與評論人有演出前的溝通,一得自然有一失,由于這種 “事前參與和張揚” 的安排,我們不可能如一般觀眾,享受新鮮的感覺和胡言亂語的放縱,反而是需要做更多的思考和資料搜集工作。而另一種壓力是對自己扮演角色的模糊。一方面是由于好奇心和好議論的慣性,在探訪綵排的時候,不容易做到完全旁觀,完全緘默的境界,在與創作人交流時有種頗為不知如何著手的尷尬心理,這是我們需要學習在不同時段做好不同身份- 相對地容觀的記者和有立場評論人 -的機會。

 

回在演出方面,在緊絀的財務預算和萎縮的文化生態下,大會安排的宣傳曝光不算少,除了宣傳單張外,有關節目的資料都在不同媒介如 “牆/場外音” 、一般報張和有關機構如Art Center, ADC, ITAC的刊物和網頁出現,但鋪排和內容處理則略為混亂,有些像可行性報告,有些像自言自語,有些更是無厘頭的文字,表現手法和重點不統一,一般觀眾可能會看得莫名其妙,無法產生觀看興趣。這現象可能是因為創作人的不同風格和不同時期的構思,亦可能是不同的編製人員 - 行政人員和創作人的差異,但無論如何,觀眾不容易抓住要點。但當然對Wave和製作單位的基本捧場客來說,這一切不重要,就我所觀察的5場演出,台下和台下的都很熟絡,不少台下的觀眾根本就是Wave的表演者。但如果要吸引與這個圈子以外的劇場觀眾,讓更多人來欣賞來閱讀討論甚至來罵也好,除了增加討論的聲音在有關圈子內(如搭嗲區等)出現,不妨參攷其他劇團的市場推廣專業包裝手法,還有票務優惠折扣等等手法。

 

今年評審是以 “可行性” 為主要標準,基于創作自由的基本原則,各創作人可以自行訂立 “實驗” 的定義,這個幅度產生很大差異,其中最具爭議性的首推靚春的 “塞高…塔” 劇,他們不惜以身犯險挑戰觀眾的劇場文化底線。儘管在表演技巧和劇場處理上還有很多瑕疵,但勇氣可嘉。而墾井聚的” 陷家橙” 亦嘗試透過劇場裝置、佈景和道具讓觀眾產生身歷其景的體驗,演出的準確度仍須調校,其中頗花心思。

 

相反,一些演出者視野則局限于做一些自己未嘗試過的經驗,而不是我們期望的“不想被塑造.. 就要自己創造” 的次文化精神,劇場文化、題材角度、元素以至題材和價值觀方面亦沒有太大突破,部份作品的價值取向還極有商榷餘地。盡管 “愛情砵仔糕” 的導演一再強調這劇只是讓觀眾輕鬆一下,不要認真對待,但其中所擁抱一般消費的文化、簡陋的性文化、對女性、對國內人民的既定但是片面觀念非常有問題,這本是我們需要檢視以至于要批判的,現在劇中反而成為合理標準。平心而論,單以表演技巧和戲劇處理而言,好朋友製造確是有專業的水準。

 

各演出都有很香港特色 - 在細小的空間裡仍能活得精采。那管是小眾大眾、中外古今,各路文化兼收並蓄,反正是過癮的不妨拼貼起來,充滿發揮高度靈活性和精警聰明,在個別對白、演繹和演出片段上非常到位和抵死,繽紛燦爛。但當煙花過後,即使題材是涉及六四那樣敏感和政治性,原來亦只不過是一段段零碎的感覺和事件呈現。作品如Fok-Q的家更發展到各自演繹的階段。本來,有完整敘事結構和片段式凌散的非敘事結構都是表演手法,問題是在乎創作人對主題認識、分析理解的深度,繼而轉化為自己的思維,如何準確地向觀眾呈現出來,引發互動式的反思。探討其他可能性。Superme的超人日記亦有同一個問題,它的主題是批評現代人只重表面的價值觀,但整套演譯手法卻有點無厘頭和流于表面的笑話 (如發音、錯位) ,難怪有劇評人作出” 多佳句,少佳作” 的概歎。

 

當然這並非次世代劇場的問題,她只是反映現代社會的問題- 重經濟效益不重全人培養的教育制度、疏離的人際關係、支離破碎的大眾文化。幸好還有這個活動,我們還可以伸展一下,檢查自己,未來只是要學習如何做得好,推得更深更遠,把視野突破日常生活,看得更遠。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