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獠牙》由中英劇團演出改編自百老匯的黑色喜劇 Little Shop of Horrors,這是一齣令人喜出望外的本地改編音樂劇。主要原因,是音樂與演員之間的關係能配合得宜。例如三人組(石英、琉璃、雪紡)的和唱既是旁述亦是劇情需要的小人物,不會覺得單為做音樂的旁述而刻意安排。
整齣音樂劇富有幽默的氣氛,大家在享受悅耳歌曲的同時,也被那些詼諧的造形及李鎮洲風趣的執導手法弄得不亦樂乎。而陳鈞潤的詞也富有港式生鬼的俗語,像他所形容的「最宜入口加工,配合港人口味-像老抽燒豬髀之類的太平館改良西菜。」,筆者認為他的嘗試正是混合了港式改良西菜的要求,既可擁有自己文化的風格,也是一種好的實驗。
不過,陳氏的嘗試未能完全達到他的目的。由於大部份旋律輕快,要表達的內容又太緊湊,加上不少三十至六十年代懷舊俚語,要在現場即時領悟,易令人覺得費神。如要說陳氏填的詞「過癮」,在觀眾的立場卻顯然過不足「癮」。
再者,筆者對黑色喜劇的題材,抱有笑中有淚,淚中帶澀,澀中帶苦,苦中作樂的期望。所以劇中部份的情節本身縱有悲喜交集的氣氛,但演譯得略為點到即止。如歸世茂的乾爹梅樹律在揭發史諤仁被殺的內情,而慘遭柯珠二號吞掉;愛人柯珠被柯珠二號所噬,歸世茂卻未能作出及時搶救等情節,劇場的張力未能令觀眾感受黑色喜劇的效果。
大家在一片片歡樂聲中渡過,而忘記了「黑色」在那裡;故事雖然簡單易明,但歌詞內容過於緊迫和夾雜著很多不同年代的舊式俚語,實令人有難以消化,有點兒膩了。
筆者亦知廣東話要填得「正」,填得「爽口」並不易為,亦由於並非本地原創音樂,語音韻律與廣東話大相徑庭,情況一如外語改編流行曲甚少會比原作流暢,所以今次的演出可算是香港入口的「改良西菜」了!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