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出的法吻
文︰梁展慶 | 上載日期︰2011年8月12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法吻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天邊外劇團 »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日期︰28-31/7/2011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一個吻,「原本」是表達親密情感的姿態,而法吻「更是」情慾表達、實踐和建立的行為,但莊梅岩的劇本就告訴我們,這「原本」和「更是」純屬虛構。一個兩個人才能成事的法吻是情感表達,是奉獻,也是佔便宜,是性騷擾,視乎在人的腦中如何建構,有何說法。

 

一位很受教友歡迎又虔誠侍奉神的牧師Marco因為和他的秘書Michelle濕吻而被控告性騷擾,定罪之後他放棄牧師之職,到內地從商。五年後,兩人在一個婚禮的酒會上相遇,企圖透過討論他們對那件事所憶起的片段和感覺,重組大家同意的「真相」。

 

我們以為「真相」是事情根本的狀況,可是,「真相」往往因我們的感知、角度、記憶而各有不同,而我們的看法就是我們認定的「真相」。

 

Michelle主動向Marco提及五年前的「性騷擾」官司,是為了得到Marco的道歉,才能夠與他和好,請他回歸教會並幫她和丈夫Paul的女兒施洗,這是她算的賬。另一邊廂,Marco卻企圖從對話中證明當時Michelle是喜歡他的。他們各自在對同一件事的感知和記憶中,像藤蔓攀著牆壁般糾纏,因此,雖然是在爭執誰對誰錯,誰是誰非,卻同時盤旋出兩人心底裏的真情實感。Marco可能原本並不在意傾慕自己的秘書Michelle,多次失約,但在離職前的相聚中,他就被那個特意回家穿戴漂亮並在時代廣場大電視下等他的女生吸引了。而Michelle雖然終究只肯承認她對Marco懷著的是教會論述接受的欣賞之情,但她當時的舉動不無令人覺得她有傾慕之意。

 

在房中那十字架下,Marco對感情的進逼,和Michelle對自己的壓抑,正好反映在主流論述中,「規範」比「誠實」更受讚頌。

 

如果Michelle代表著「現代」、「文明」和「規範」,正好解釋了她為甚麼堅持選擇以法律途徑以及道歉和懺悔,來解決誰是誰非和為事情定性。現代文明講求規範、理性、以語言說清楚和約制感性,不同專業、建制以其「說法」確立所述的事的「正確」解讀。所以,法律上就以呈堂證據判定Marco有罪,宗教上Michelle要求Marco懺悔確定他的罪惡,並認為透過這兩個途徑就可以了結事情。思想要通過語言才可以表達,但語言同時扭曲了我們內心的想法,因此Michelle和Marco你來我往也談不出個所以然來。而且,人的情感並不是建制可以解決,因此當車廂中那事情「重現」在書房裏時,壓抑的情感終究要釋放。當崩潰的Michelle企圖以禱告、經文來再度壓抑那不能面對的感受時,她對Marco的情感和傷害的自責同時浮了出來。相比起她和Paul那種相敬如賓和很合乎規範的感情和關係,她和Marco之間那說不出說不清也壓不了的情感才讓她看清自己。

 

「誠實」不是「規範」出來的。

 

劇本的精彩無庸置疑,以兩個主角的對白建構和描畫出故事的來龍去脈、情感瓜葛及關係中的張力實不簡單。張錦程和黃慧慈的演出也十分精彩,兩人的「拳來腳往」看得觀眾屏息靜氣,黃慧慈更能將Michelle那內心矛盾和壓抑演得恰到好處。有點可惜的是,戲中那令人久久不能揮去的思索,給劇團在演出後的宣傳打斷了。莊梅岩在場刊中說,Michelle和Marco都是光明的人。我就想,Michelle和Marco對自己靈魂的審視在房間開始,在離開之後仍然繼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