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內壓抑至《爆.蛹》
文︰星池 | 上載日期︰2013年3月28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拍攝:Keith Sin
節目︰爆.蛹 »
主辦︰香港藝術節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期︰8-11/3/201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的台上,主要演區壓縮成狹小劏房,縱使,現實居住環境該更糟糕,但由王昊然編劇和陳曙曦執導,今年第四十一屆「香港藝術節」的本地戲劇節目《爆.蛹》,尚能把老、中、青三名社會邊緣人的壓抑與情緒爆發有力地呈現舞台。


同居於劏房的三人,小波(王維飾)操普通話,自信而極欠真誠,大波(陳永泉飾)與微波(文傑聰飾)則說粵語,前者年紀最大,顯然不適應城市生活,後者缺乏溝通能力,未能展所長,終被解僱。還有唯一的女演員周若楠,由甫開場從三層床緩緩下來,然後不斷於主要演區外分飾多角,於別的空間穿梭劇中。縱使在觀眾面前,她和他們沒何接觸,實反映了三名男角各自的壓抑:微波對髮廊女子單方面的純愛、小波對女性的慾念及大波對失蹤女兒的擔憂自慚和對妻子冷漠的失望。頗為成功地塑造了角色的厚度,四名演員的演出亦恰如其分。另一方面,背後常響起遷拆和重建的機械聲音,細小窗戶外的棚架亦伸手可及,顯示出三人是有第二層的壓抑,就是來自城市化,他們活得擁擠,私人空間僅是三層床之一,容易產生衝擊。劇中設定是普通話與粵語交流,儘管互相聽得懂,但因背景不同,難免衍生文化衝突。


馬桶是劇中重要的意象,簡單從蹲與坐之別,表達了文化迥異。至結尾,大波把本是置於台左而剛弄破了的馬桶搬到台中,而代表對峙的兩把刀,與引起爭端的實驗合約全棄於馬桶,一併燒毀,劇終時佈景巧妙地化成巨型馬桶,猶如暢快地爆發後讓一切沖走。


編劇王昊然出生於湖南,後定居深圳,現於香港的狹窄環境生活。因此,全劇是他從自身的體會出發,訴說城市變遷以及當中恍若無根的孤獨者。此劇為王氏於香港演藝學院的戲劇藝術碩士畢業作品,曾名為《實.驗》,二零一一年末於「新域劇團」的「劇場裏的卧虎與藏龍VI」及二零一二年初在「香港話劇團」的「讀戲劇場」先後公開圍讀展示。「實驗」代表誘發角色們宣泄心聲的醫學實驗捐精合約,亦該可解作編劇在嘗試進行實驗,如開段用了零碎短促的分場,帶出三名男角的性格與及衝突。最後,待事情水落石出,連貫起來,全劇脈絡尚算完整。


《實.驗》時期,背景明確定在深圳,是次正式公演,則模糊了發生地點。相較二零一一年,與《爆.蛹》同為香港藝術節「新銳舞台」節目之一的《回收旖旎時光》,該劇靈感來自捷克小說《過於喧囂的孤獨》,反映一群基層人民被遺忘於社會邊緣生活的苦況,《爆.蛹》改用意思近似揭隱秘的本地俚語作為劇名,寫劏房及宅男等,更挨近香港。不過,此劇某些情節又未可完全套在現時的香港,形成任何急速發表以至環境擁擠的城市皆可對號入座。時地曖昧,或剛好凸顯這群人被孤立起來的荒誕虛無。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用文字把欣賞的演出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