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爺
文︰心苗 | 上載日期︰2013年2月8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節目︰羽爺 »
演出單位︰松島誠橋本禮 »
地點︰天邊外自由劇場
日期︰13-15/12/2012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一)

 

「天邊外劇團」的自由劇場,是一個位於大角咀工業區一棟唐樓的小劇場。非正規的表演場地、簡單的設備,卻沒有使《羽爺》的演出失色。大概因為日本的小劇場都習慣了在類似的場地演出。

 

網上的簡介說演出的概念來自馬奎斯的An Very Old Man with Enormous Wings。從來沒有看過這小說。觀賞演出很多時都「看不懂」,不明白為何某些段落會出現。這種情況大抵顯示作品的內容很大程度上都以小說的情節為依歸,但並未影響演出的可觀性。

 

簡約的劇場中出現了簡約的舞台設計,除了幾張椅子外,甚麼都沒有,可說是一個「空的空間」。舞台盡處的右方有一扇窗,是單位建築的一部分;左方則有一類似更衣室的空間,本身是通往單位洗手間及化妝間的必經之路。

 

演出可說是相當精煉,沒有多餘的段落;燈光、音樂、道具及空間的運用也相當成熟,畢竟是2006年首演的作品。當觀眾開場入場時,松島誠便以一身流浪漢的裝扮混入其中,開始建立「羽爺」這個角色。襤褸的大衣下藏著一雙羽毛、一雙凋零的羽翼、一位天使──它墮落在劇場的牆上。

 

二)

 

看過小說,知道原著故事中,收留「羽爺」的夫婦曾經捕蟹殺蟹。明白了松島誠為何把兩顆小燈泡帶在手上,相當佩服創作者的想象力。再仔細想,《羽爺》這演出其實不單呈現原著,而是暗中創造了一個平衡的文本。在這個文本中,「羽爺」以流浪漢的身分,生活於我們的身邊。劇場中的一切道具變得抽象、當代,目的是把故事與我們拉近。原著中夫婦對天使的嫌棄,是否也是我們對其他人嫌棄的寫照?

 

演出甚至不止一個平衡文本,松島誠的日語口白和吟唱、橋本禮的段段獨舞;《羽爺》的每個章節彷彿都可以被理解為一個新的故事──正因為我都沒有看懂。若果以這種想象去理解這演出,《羽爺》有兩個美中不足的地方:雙人舞及結尾。

 

演出中多次出現雙人舞,但舞蹈性有餘,卻叫想象力中斷。原因是這些雙人舞過分重視動作的編排和走位,只呼應音樂的變化,而似乎未有要表現的故事。這些雙人舞本該是演出中的高潮,卻因編排落於俗套而可觀性大減。

 

在結尾,「羽爺」把幾張椅子疊起,並爬上最高點來呈現原著中天使飛走的一幕。若我們把這一幕和「羽爺」作為流浪漢這處理一併考慮,演出要說的到底是甚麼?若果在呈現原著的結局後,再加上一段讓「羽爺」從魔幻回歸現實,也許演出會更震撼。

 

三)

 

也許場地本身,和「羽爺」流浪漢的設定也有相沖。香港的劇場,儘管是簡單的小劇場,都不是流浪漢可以隨意出入的地方。如果《羽爺》的靈感真的是來自一個流浪漢,那這演出是為他而作的嗎?抑或我們的劇場,從來都只是有閒階級的劇場?

 

(原載於2013年1-2月《三角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自由身藝術工作者。繼續於書本、劇場及實踐中尋找連結藝術與社會的方法。自由身藝術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