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力研究所2023》基於物料想像作為實驗基礎的展演
文︰江祈穎 | 上載日期︰2024年2月19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主辦︰Felixism Creation
地點︰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日期︰10,12,14/01/2024 8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其他 »

在21世紀,戲劇還有甚麼可能性?或這樣問,在大數據時代,我們還能擁有比人工智能更大的想像力嗎?世界除了越來越虛擬,還能在藝術中變得更真實嗎?我們能不單單在螢幕上,更在具有實體基礎的劇場中創作出真實的幻象嗎?

想像力研究所2023得到一年的實踐經驗後,第二年的目標更為明確,從重視科藝的範疇,改由以引發想像力及創意為核心的創作,為創作藝術家天馬行空的想法,提供劇場試行的機會,亦希望通過這種對形式與物質的劇場實驗,能為未來的劇場創作帶來更有想像力的作品。今年的階段性實驗展演由兩組增加為三組.由評審團選出目標明確,較有創造力的作品,經評審團親身指導,依然以一周的入台彩排為限,分別是泥土仙人《皮膚的內置化》、王穎琳《白紙百次》和Florence Lam《女媧和她失去的孩子》。三人藝術經驗各有深淺,實驗之項目各有差異,作品的劇場風格及與戲劇的距離亦各有特色,而不約而同地,所有主創者都為女性,物料都有其堅固與流動的變化、有其行為藝術與戲劇結合的元素,還有其敘述背景與現實有所距離。

「膠織」的光滑與異相:泥土仙人《皮膚的內置化》


泥土仙人是最年青的一組製作人,主要由成員林律汝在外地所學得的光固化技術,實驗膠水與紫外光燈的化學效果,用之於快速黏結與塑像的特性上,而泥土仙人繼而思考這種固化與皮膚的關係。皮膚是光滑還是粗糙的?是有色還是透明的?是不規則還是有規律的?是韌性還是有彈性的?是保護肉體的還是把身體揭示成為赤裸的?她們嘗試重製人造皮膚,來看看皮與肉、膚與體的關係。

作為劇場中的行為表演,《皮膚的內置化》給出相當多鮮明的意象,開場時身穿布料與顆粒兩種物料的兩人,利用鼓聲敲擊尋找兩個自我的和諧共鳴,但最終似乎無法達成,繼而利用膠水固定長襪,把顆粒隨長襪逐一扯脫,以創作者進行心理治療時所思考的幾個問題作引子,一次一次把有顆粒的皮膚扯走,大概象徵一次又一次在心靈對話時爭脫的枷鎖。第三部份,表演者穿上透明的3D打印胸型模,並在其上倒上膠水,過於光滑的人造模,粘滿不規則的流體,表現女性身體對於完全與否的心理恐懼,最後把膠布包住全身,化成極為怪異的婚紗。

 

泥土仙人《皮膚的內置化》(攝影:YC Kwan,照片由Felixism Creation提供)

 

泥土仙人以實驗物料作起點,除了想像其運用的可能性,亦透過其性質與不同形態聯想成意象,並在不進入敘事下貫注個人經驗與情感,成為一個又一個帶有感受的行動,這些行動雖然重複,但隨著時間、次數與物質重量的改變,當中所盛載的情緒越來越濃厚,表演者的狀態與這物料同步地成長。在不講故事而單單物質之間的矛盾拼合,例如膠光固化與絲襪的柔軟,光滑與不規則的人造物,布料與膠質的外加衣服,完成敘事最重要的正反辯證,最終以此表現出最赤裸的感受:女性對身體的不安感,面對被迫外加衣飾的不協調,對完美塑型的暴力與恐懼,一一透過這種物料表演,向觀眾坦誠呈現。《皮膚的內置化》的表演單單實驗並不能達到,而是一系列融入環境的藝術裝置,透過對藝術風格的統一、異色氣氛的營造、表演者角色狀態的處理等等的劇場調度,以及明確理解自己想表現的主題訊息,才能完成這一場有溫度的演出。

 

紙的重認:王穎琳《白紙百次》


物料是不是必須新奇而罕見?王穎琳選擇了極為常見的白紙作為實驗對象,以挑戰我們對白紙的想像,我們以為白紙只是工具,但如果我們放下既定印象,把白紙作為純粹物料,尤如初次接觸一樣,新奇地把玩、扭曲甚至撕破紙張,這物料會有甚麼可能性?或許太多,我們以為白紙只是載具,用以記載圖文符號,但空無一物可能有更大意義,尤其在語言失效的禁聲時代,無從禁制的空白尤如自由一樣重要。

由此出發,王穎琳把背景設定成近未來,因為白紙使政權恐懼繼而列為保護物資,嚴禁市民私藏紙張。下一代人從未接觸過白紙下,同居兩姐妹從家中發現白紙,開始把玩白紙,並在他人來家訪之前,把白紙扭曲成不成型,又或直接把白紙摧毀消滅,直至陌生訪客來臨。《白紙百次》在充足的戲劇情節與角色動機下,以相當大的戲劇處境來推進表演。開場觀眾被分成四邊傢俬區,演員在該區域做生活化的形體表演,一同建立起一個無形而豐富的起居室。在發現紙箱後,兩位演員開始探索與把玩,分別發揮其擅長的表演與行為藝術並互相導引,例如以紙偶來角色扮演,重複撕褶動作形式藝術挑戰,為收藏紙張而與觀眾互動。這種交流使戲劇與行為藝術兩種動機互相滲透,豐富了表演在劇場的多元質感及意義。當中亦會邀請觀眾參與摺紙以及後來埋藏紙張,觀眾能投入情節之餘,亦能投入那種純粹的行為藝術探索。王穎琳亦活用其攝影的專長,以貓的視角作為即場攝錄的主體,成為與紙塊玩耍的第三角色,甚至把鏡頭交給觀眾,讓觀眾選擇繼續做貓投入其中,又或在場外成為觀察者,以異樣視角一同觀看紙張實驗。

 

王穎琳《白紙百次》(攝影:YC Kwan,照片由Felixism Creation提供)


王穎琳沒有親身參與演出,而選擇擔任導演,主打以戲劇元素來切入劇場實驗,把對紙張的實驗透過處境及角色合理化,有效地把這物料轉化為戲劇核心,他們如何把玩未接觸過的紙張?又如何轉化或埋藏紙張?《白紙百次》這種戲劇處理下,或許犠牲了行為藝術上對紙張天馬行空的想像,又或基於要在有限時間內清空舞台,所以只能夠提供有限的紙張以使行動可行,但這亦使表演者無法大量地接觸而使製作受到限制。這行為藝術與戲劇之間的結合,可能需要有更多編作時間去磨合互相理解溝通,以使有更多可能性在劇場發生。

行為藝術家走進劇場的號角:Florence Lam《女媧和她失去的孩子》


物料實驗除了掌握其不同形態特質及可塑性,更體驗物料與表演者之間互動的可能性,Florence是三組中行為藝術經驗最豐富的一位,她在這次表演中以泥作為核心,並配以女媧以自己形象摶土造人的神話傳說,成為這次表演的背景。演出中Florence相當純粹地捏土成塊,一件一件地堆成泥人,在堆到漸漸成形之前把它摧毀,並利用長管樂器壓平泥土,最後透過樂器把聲音響往大地,完成女媧與天地的共鳴。

對比另外兩個表演,《女媧和她失去的孩子》相當簡單,正正如此,表演者不需花費心神於流程或劇情上,專心一致與泥土互動,全力全身投入於對抗泥的黏力,這種不惜一切的行動,給予出口讓藝術家能把自身最私密的情感,透過動作流露出來。Florence分享製作是起因於5年前墮胎中經歷過的孤獨經歷,這一選擇既痛苦卻重要,就如女媧先造後滅,卻還認知那些是她失去的孩子一樣。這無數次堆砌而又推倒,看似圖勞無功,但這生生滅滅的過程正是藝術家活生生的掙扎與感受,使每一個動作,每一下對泥的用力,都成了藝術家最直接的情感表達。

過往Florence習慣在藝術展、畫廊或公共空間中進行行為藝術,今次因為計劃關係,把場地轉到劇場中,亦設了40分鐘的時限,有明確的開始與終結。Florence指如果在展覽進行,可能會配以現場音樂,持續長達28小時地進行整個表演,以使身體在筋疲力盡後找到與泥最和諧的互動方式,而在40分鐘的表演中,體感時間一閃即逝。這種劇場形式構成限制,使表演需要追趕進度與進程,而從無所限制的行為藝術形式抽離出來。如果行為藝術是關於藝術家與其物料及行為的純粹關係,劇場中藝術家需要更多人們合作,考慮台燈聲的運用,尤其是觀眾有意識地共同走進劇場看演出這件事,與在公共空間的隨時進出的偶遇相當不同。藝術家這刻需要在漆黑中十分集中地被觀看,儀式化的燈光是種阻礙,還是幫助藝術家進入其精神世界之中?

 

Florence Lam《女媧和她失去的孩子》(攝影:YC Kwan,照片由Felixism Creation提供)


演出中發生一點小意外:長管樂器被泥塞住了,Florence直接向觀眾求助,這點打破了戲劇的既定規則,但又非所謂打破第四面牆,因為在行為藝術家的演出空間中,本來就沒有戲劇與真實世界的區分,只是藝術家高度集中於其行為之中,最後成功解決了問題,彷彿觀眾一同參與這次藝術,吹出號聲時,大家同時都感嘆於這藝術得以完滿的難能可貴,劇場與行為藝術,在這一刻意外地連成一體。


成果與展望

作為實驗性的藝術作品,自然很難界定它們完成了甚麼,但就成品而論,可以看出評審決定這三個作品都是有明確的實驗目的,而這實驗結果是有一定觀賞性的。說得上實驗,即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三個作品都有其基於物料的小意外:膠的光固效果、紙的質地、泥的變化,而現場借助劇場的魔力解決這些意外,正是劇場作為Live art最精綷的部分。物質可以在實驗室任意測試,但只有放到劇場之中,透過藝術家在表演時,與物件及材料的溝通並連結,才會有神奇的運用可能性出現,並且在展演加入觀眾時,觀眾的參與互動構成觀賞的實驗,使物質的運用更有表演的層次,進一步豐富了三個作品的內容,或這樣說:正因為有觀眾,三個作品才得以完成。

當然,這個完成是階段性的,無論物料上,敘事意象上,還是藝術表達上,三個作品都大有其改進與發展的空間,除了期待三個作品的發展,亦希望這次展演的實驗,無論直接的物質運用或間接的意念啟發,都能把新元素及想像帶入未來的劇場之中。這新元素包括物質或科藝使用上,更包括透過跨界打破行為藝術與劇場的界線,拉近甚至結合行為藝術與劇場演出,重新定義兩者,找到一個平台能使行為藝術家與劇場表演者互相溝通,正是未來劇場最需要的變化。

 

編按:「想像力研究所」由Felixism Creation策劃,為表演藝術圈帶來新的資源及創作機會,展示更多可能性。計劃以招募更多具潛力的創新藝術創作為任,資助仍在嘗試階段及渴求突破框架的試作計劃,集結並展示試驗成果,讓未來的作品有更好的發展。第一屆主題為「表演藝術 X 科技」,徵集藝術與科技元素的研究計劃;第二屆以「創造新形式」為主題,獲選作品以階段性實驗展演形式呈現。詳情可參考IG網頁︰https://www.instagram.com/felixismcreation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北京語言大學文藝學博士(主修中國美學)、哲學課程講師、文化節目《索書號》主持、《聲韻詩刊》活動助理、文學書籍編輯,藝評散見於《號外》、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虛詞》、《別字》、《像素麵包》、《聯合文學》、「香港文學」。

 

業餘戲劇人,曾演出《魂迷族》、《水圍深海鯨》、《青春環圓》、《言盡之都》及《無路可逃》,編演《私房浪遊人》、《謊誠記》及《再見潘多拉》,並協辦戲劇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