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出澳門,最後回到澳門
文︰鷺兒 | 上載日期︰2023年12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地點︰澳門當代藝術中心.海事工房2號
城市︰澳門 »
藝術類別︰戲劇其他 »

在許多文學作品中,很多的歷險都是主角們一次成長的經驗。如是這樣,《衝出澳門——尋找韋羅尼加》又帶給我們一次怎樣的成長?

 

今年藝術節的兒童劇《衝出澳門——尋找韋羅尼加》(下稱《衝》)可說是2021年藝術節《反轉澳門——魔法城市歷險記》(下稱《反》)的續集。在2021年的上集《反》,作品運用擬人法,簡介了各建築物的個性。雖然情節沒有起承轉合,但卻勾勒出主角韋羅尼加童真童趣的想象,以及她與這城市的一景一物已建立關係。到今年的下集《衝》,故事則講述韋羅尼加離開澳門了,於是一個個建築物也跟著遠赴他方,四出尋找它們這位好朋友。期間,它們意識到世界各處都有澳門人的足跡,世界亦面對各種環境問題。旅程的最後,它們發現一直在尋覓的韋羅尼加已回到澳門。

 

事實上,《衝》這作品的主線甚能與澳門的實況相互連結。例如這幾年新冠疫情期間,不少人——特別是葡籍或其他國籍人士——選擇離開澳門。其實澳門自開埠的數百年來,人們進進出出,因為生活或各種因由,或在澳門扎根,或僅是過境,最後離散,也於是,《衝》中的建築物每到一地,都能發現澳門人的蹤跡,不論是葡萄牙、美國還是澳洲。澳門人無處不在,是世界的一分子,也跟全世界一樣,面對着霧霾與海洋污染的問題。大家說是散,也是聚在同一天空下。

 

澳門是地球村的一分子——《衝》的這個世界觀是非常明顯的。但編導沒有忘記澳門自己的獨特身份。角色「免治女士」承載着一種味覺的記憶,代表著澳門;有了熟悉的味道,彷彿何時何地都在家。而《衝》的故事告訴我們,不只有我們在思念家鄉,家鄉的一景一物同樣思念著我們,等待着我們歸來。

 

 

《衝出澳門——尋找韋羅尼加》劇照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提供)

 

除了新角色「免治女士」外,今次演出中,戲偶的造型與上一次基本相近。「免治女士」的造型非常可愛,老太太的電捲髪中,有着免治必備的煎蛋和肉碎,同時身穿著圖案具年代感的花布衣裙。「葡京老先生」如雀籠般的身驅非常精巧,亦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其建築特色。而在上集的《反》中,「科學先生」的靈感是來自科學館,會遙望對著觀光塔唱情歌。在今次的《衝》中,「科學先生」沿用美國上世紀中葉的著名歌手「貓王」皮禮士(Elvis Presley)的造型,髪型既像「貓王」般梳得高高,也像科學館的小尖頂。作為兒童劇,這樣的設計,小朋友大多不知就裡,只覺是一個普通的造型,唯獨知道「貓王」是誰的家長會會心微笑。事實上,劇中多個角色的造型都顯得上了年紀。雖然建築確實有些歷史,但角色的造型與性格並不必要如此。如眾多角色們的造型如太具年代感,可會令澳門添上一層老氣橫秋,與年紀尚小的主角(與觀眾們)之間產生一種莫名的距離感?

 

當然,當小朋友在完場後爭相與戲偶合照時,似乎上述的只是我個人的憂慮。

 

最後,今年藝術節的主題是「藝行致遠」。有趣的是,今年藝術節的一些作品,例如《衝出澳門——尋找韋羅尼加》和土生土語話劇《砂煲罌罉嘉年華》,最後的結尾都是與「回家」有關。另邊廂,《我的月亮》在訴說城市生活中的孤單,《寂寞俱樂部》更在描述這科技世代中人與人之間的若即若離。藝術節的介紹《衝出澳門——尋找韋羅尼加》的相關文章中,曾引述編導伯納多.阿莫林指:「我相信我們不時要離開社交媒體,重新回到我們的社區,探訪鄰居,在街上嬉戲,與家人聚會,而不是透過熒幕打招呼。我們必須回到平靜、平穩,重新深思,不論能否忍受這種苦悶。」由此看來,或許成年人的許多疑問與不解,早在所謂的「兒童劇」(或喜劇)中得到解答。就像《衝出澳門——尋找韋羅尼加》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相信萬物有情,我們最終會從遠方回到有情之地。

 

(文章轉載自「評地」)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澳門劇評人、自由撰稿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文學碩直、文化管理文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