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落無聲》:觀眾看得揪心 演員演得細緻
文︰佛琳 | 上載日期︰2023年12月8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塵落無聲 »
主辦︰劇場方程式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賽馬會黑盒劇場
日期︰29/11/2023 7:45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劇場方程式製作的《塵落無聲》,述說現代年輕人面對的困難,劇本看似老掉大牙,但是筆法嚴謹細膩,六個角色各有功能,彼此構成一個有關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三角立方體,每面都如一塊棱鏡,反映各自的問題。

 

編劇李偉樂以一位DSE狀元Simon(陳烈文 飾)為主軸角色,將草根階層與知識分子的矛盾合而為一。Simon在單親媽媽(林燕婷 飾)供養之下而成學界尖子,入讀高等學府法律學院而受人重視。Simon的性格不算反叛,但明顯受到外界影響而令心靈困擾。全劇就是Simon面對老師、朋輩和母親之間,如何認清自我的追逐過程。

 

《塵》劇大部分都是二人或三人的角色對話場面,各分場都充分發揮scene objective。角色的語言自然流暢,同時亦帶機鋒警語。編劇亦做了不少資料搜集而撰寫了特定效用的細節,例如以外國棒球案例及顧客購買飯盒事件,展現法律與道德的衝突,從而引起觀眾的思辨考量,並且呼應角色對人生和前路的猶豫。Simon雖是法律系尖子,但是面對平常的人生議題,仍難輕易解答和辯解,他畢竟只是個廿來歲的年輕人,為何要承受外間一切要求?

 

Simon的朋輩友好Jake(黎逸正 飾)就是一個對比角色。下半場Jake痛罵Simon的對手戲反映了社會對「正常」的要求,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見仁見智。該場戲是全劇令觀眾看得最揪心的其中一場好戲。其後,母親一面吃飯盒一面述說對Simon的期望,表面是淡淡然的閒話家常,但演員細緻表現了角色的深厚關懷,也能觸動觀眾情緒。

 

另一對耀眼角色是學校兩位教授。輔導處的Professor Cheung(陳淑儀 飾)顯然是救世明燈,為了拯救「問題」學生而出現的正面角色。雖說該角色似乎有點社工式的類型化,但為了解決戲劇困局和為劇情尋找光明出路,該角色亦產生積極意義。Professor Lam(宋本浩 飾)也是典型化的對立角色,尤幸編劇未至於將角色妖魔化,兩位教授之間的張力令劇情節奏起伏,更見波瀾。較為薄弱的角色是女角Sue(郭爾君 飾),似乎是編劇為了讓Simon在感情方面亦要出現困擾而刻意安排,但是Sue與Simon之間並未呈現深化和仔細的溝通,因此劇末對Simon的自省沒有明顯的推動效用,但仍能強化Simon需要同時面對生活和感情的多重煩憂。

 

《塵》劇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演出,卻能展現猶如香港大會堂劇院的大型製作質感,導演和演員能一起發揮劇本的可演性和可觀性。

 

舞台上設置了校園辦公室的硬景,以及舞台上方能夠從兩側推出可移動景片,但是無礙整體空間的靈活變化。導演盧宜敬將角色的台位設於不同區域,例如開場時Simon獨坐舞台上方,孤寂而深遠的形象展現在觀眾眼前,遙遠地與Professor Cheung隔空對話,說至中段才進入校園辦公室的場區。如此調度在其他場景屢次出現,善用了該黑盒劇場獨有的舞台上方空間,更重要是藉著空間距離變動而突出角色的心態和關係,並且將分場緊扣連繫,讓演出節奏一氣呵成。導演靈活調度之餘,不忘調整演員之間的表演情緒和互動感覺。各場對手戲都能清楚展現角色追求的目標,直到劇末,不經意的反高潮結束,更能留下餘韻。

 

《塵》亦印證了不同資歷演員配置角色的重要性。全劇的年輕演員都能作出生活化的表演效果,兩位較資深演員陳淑儀和宋本浩更能將角色的形象和階層與其他角色明顯區分,令到全劇的角色層次立體鮮明,令人信服。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資深藝評人、IATC(HK)劇評人獎評審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