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點與連線‧實踐工作坊】區塊鏈爆發無限潛力 未來發展眾望所歸?
文︰鍾燕冠 | 上載日期︰2023年9月19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主題︰散點與連線‧實踐工作坊
藝術類別︰其他 »

區塊鏈(Blockchain)是現時最炙手可熱的網上交易系統,以NFT(Non-fungible token)作結算,不論在藝術界或金融界都視NFT為「金礦」,不時聽見動輒數十萬,甚至百萬美元的NFT。區塊鏈可說是互聯網時代以來,最具顛覆性的創新技術,但對其未來發展,外界仍存在很多迷思,當人們都對其趨之若鶩,實際上它能走到多遠?

 

Web3.0加密鏈保障私隱

 

NFT平台和Web3.0項目發展如梭,資訊量迅速膨脹,讓人感到頭暈目眩,不知從何下手。Web3.0的概念是來自於Web1.0和Web2.0的發展,Web1.0為人們提供了網絡上的靜態體驗;Web2.0則結合社交媒體和動態網站,大大提高網絡的互動性,但以中心化為代價;Web3.0演化為自主性更高和去中心化的平台,人們能夠自行控制線上資訊,甚至連群結隊建立一個社團,制定網絡法章、語義、以及貨幣。這意味著人們可在自己建立的「國土」中,獲得數位身份、加密錢包、數位經濟支援、以及讀取和處理用戶生成的內容,並可製訂編碼將鏈上內容加密,每次修改都會有複製本保存到用戶手中,以達至去中心化。Web3.0技術的出現,解決了Web2.0互聯網的多項流弊,如加密錢包可保護個人身份、去中心化的數據庫使內容免受審查,而用區塊鏈儲存交易數據,有效杜絕數據被惡意刪改,從而令到交易更加安全。

 

區塊鏈平台更具自主性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早前舉辦「散點與連線:認識去中心化出版與區塊鏈科技的演藝應用講座和實踐工作坊」,以理論和實踐形式去認識區塊鏈的運作和應用,八小時的工作坊,以參與者購買和出版人生第一個Writing NFT為目標。對於未曾接觸區塊鏈的人,首要任務是認識區塊鏈交易平台、加密貨幣種類,以及鏈上的專有名詞,例如礦是加密貨幣、礦工是電腦編碼者、礦機是電腦和挖礦是編碼程式等,其次在各式各樣的衍生工具中,開設個人銀包,購買第一個NFT。市面上充斥著林林總總的NFT交易平台,用家需釐清哪個平台主攻哪一種類的NFT,現時最為人熟悉的是OpenSea,它提供文本和畫作的NFT亦是規模最大的NFT交易平台;Nifty Gateway偏向藝術品NFT交易;LooksRare則以社區為本的NFT交易等,不同的區塊鏈都有著不同的特色以及優缺點,而所收取的手續費、礦工費亦有所不同。

 

NFT非同質化具獨特性

 

筆者在繁複的程序和步驟中,開設了個人首個(Likecoin)錢包,瀏覽區塊鏈平台,平台擁有種類繁多的NFT,資訊量豐富、更新頻繁。購買了首個NFT後,便會得到一組編碼,那是屬於該NFT的密碼,鏈上會記錄該NFT由誰發行、原創者、誰人買了,甚至創立及修改日期、時間也有存檔。數位的圖片、影片、GIF動畫、音檔、3D模型、文字內容,可以鑄造成一個獨特編號的NFT,擁有這個NFT編號的錢包地址,就等於擁有了這個NFT,而NFT是由區塊鏈來「驗證」和「保護」的獨特物品,可以確保出處、所有權和真實性。

 

就像比特幣是從比特幣區塊鏈鑄造出來一樣,NFT也是在區塊鏈上鑄造出來,屬於加密貨幣的一種,它可以在區塊鏈上做買賣和轉讓,擁有「代幣」的可交易性和流通性。但不同於比特幣,NFT不能「同質化」,例如一美元的鈔票,走到哪裡也是一美元的價值,一顆比特幣相等於一顆比特幣的價值,而NFT的「非同質化」特性,指的是每一個NFT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用另一個NFT來替代,如果想要心儀的NFT就得拿真金白銀來購買。

 

NFT錢包成為微型履歷表

 

試驗了購買首個NFT後,我出版了的第一個Writing NFT,將文字內容、圖片上載到Likerland區塊鏈,然後運用AI生成圖像製作封面,還可將封面做成多個版本,顏色和風格各異,吸引讀者購買和收藏。現時流行的NFT書,還有作者的簽注和留言,也就是為每名讀者度身訂造,寫上專屬留言,例如:心想事成、學業進步等等,配上獨有的封面設計,NFT書更加像某種簽名珍藏版,它為純粹複製的電子檔案,注入更加多的互動性和溫度,讓作者和讀者之間建立一種獨特的聯繫。

 

當然,NFT書提供的不只是買賣,它所蘊含更實質的意義在於通過嶄新模式的實驗,創造更多可能。NFT廣泛應用於藝術品、歌曲、畫,甚至會員資格認證和學歷認證等,將來NFT錢包或可變成微型履歷表,只要瀏覽你NFT的收藏,便可得知你的品味、工作動向、學歷及資產等。

 

 

出版業成夕陽,NFT另闢蹊徑

 

實體書逐漸被電子書取代,但電子書的發展一直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如現行電子書的銷售和流通,主要通過網上書店進行,擁有大數據的網上書店,壟斷電子書平台,他們對讀者的閲讀和消費習慣瞭如指掌,在供應鏈中取得優勢,令作者和出版社處於被動地位,欠缺討價還價的餘地,從作品類別和定價均大受制肘,可想而知,一旦被政治介入這些網上書店,對思想和言論自由將會構成重大損害。

 

因此,在出版業步入夕陽,媒體被停業、報章雜誌被消失的當下,區塊鏈的分散式存儲技術開闢了新的蹊徑,它能確保創作的保存和流通,在沒有「中心」的操控下,個體自主性變得更高,同時還提供了新的傳播和推廣渠道,當發現某些內容值得珍而重之,甚至涉及政治敏感內容,也能透過NFT的搜集、收藏與分享,對相關作品提供保護和支持。

 

發展區塊鏈是大勢所趨,雖然它的靈活性高,但收藏NFT還存在很大隱憂,如NFT如何定價和保值,不同於法定貨幣,有國家銀行作監管,但NFT是由群眾來定價,在市場上人們認為它有價值,那它才有價值,如果明天人們認為它沒有價值,那它就一文不值,再而購買NFT的本質是投機,其本身不會「產生」利潤,唯有依靠人們對它仍然保持價值共識才能獲利,在未來賺取差價。而且,Web3.0尚未普及,在實際運作上,中心化平台仍在擔任重要的角色,以加密貨幣為例,中心化交易所市場的影響力遠勝於個人用戶。所以NFT仍屬不穩定的狀態,在追趕這股洪流前,先認真思考你是否真的懂得NFT在玩甚麼。

 

作為以寫作為主要收入的人,面對著資訊和智能科技的衝擊,寄望能借助NFT的出版實驗,跳出自己的舒適圈,探索一個充滿未知的世界,同時能記錄知識,保育歷史。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曾當記者,現專注文化及藝術工作,撰寫電影、視覺藝術和劇場評論,亦兼任日本SAORI紗織藝術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