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劇場╳科技:跨界合作與藝術科技的港英對照記(上)
文︰凌志豪 | 上載日期︰2022年11月25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香港舞蹈團VR影像《凝——武蹈行旅》精彩花絮影片截圖(照片來源:香港舞蹈團YouTube頻道)
主題︰藝術科技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其他 »

2022年10月

 

近年在香港關於藝術科技的討論十分熱切,尤其自特區政府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表示會積極推動和支持藝術科技的發展,並在四個藝術文化相關的基金預留一億元撥款後。在資助政策和疫情對於現場實體藝術文化活動的不明朗因素推動下,不論是藝術界還是教育界的從業員,都趨之若鶩地積極拓展藝術科技。大專院校紛紛改組課程,掛起藝術科技的旗號。例如香港浸會大學就在爭議聲中將電影學院、音樂學院、以及視覺藝術院合併成創意藝術學院,將課程發展重點放在跨學科以及藝術科技之上,推出全新跨學科課程:藝術及科技文理學士。

 

在表演藝術方面,業界大大小小的藝術團體一直在實踐藝術科技上不斷嘗試以及倡議不同的計劃。例如FELIXISM CREATION一年前就開展《想像力研究所》表演藝術x科技提案徵集,支援業界在表演藝術方面探索科技的應用。由香港多媒體設計師及劇場導演楊振業成立的Paprika Studio打著科技藝術的旗號,創作《所有記憶都是潮濕的》,用現場動態捕捉技術(motion capture)重新演繹劉以鬯的《酒徒》。近年來,公營機構以及其他大型藝術文化機構也著手推動藝術科技的發展,雖然暫時未見任何清晰具體的藍圖和發展方向,但在過去一兩年間已有眾多不同的作品和計劃陸續面世。

 

Paprika Studio《所有記憶都是潮濕的》導演及演者訪問影片截圖(照片來源:FELIXISM CREATION YouTube頻道)

 

凌散的香港藝術科技計劃

 

雖然特區政府在近年的《施政報告》中均有提及到藝術科技的字眼,但是缺乏總體的發展策略及方向,亦沒有清晰的協作網絡幫助公私營文化機構以及大專院校,在整個文化生態當中各司其職推動藝術科技發展。結果不難看到各自為政的現象,大型文化機構似乎無法進行橫向的合作,避免進行太過類同的計劃,或整合資源將短期的試作變成長期發展。即便如此,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也曾舉辦「藝術 X 科技 相匯@數碼港」的藝術科技博覽會,邀請不同技術的科技初創企業,展示他們的技術以及跟文化業界交流,但是似乎政府也沒有特定的政策和資助項目,鼓勵初創企業與文化業界合作,故此在博覽會後似乎未見促成任何合作機會,或在實質上成就出特定作品。

 

缺乏溝通的文化機構

 

康文署過去兩年都舉辦藝術科技舞台製作系列,支持裝置藝術家王志勇、作曲家及媒體藝術家梁基爵等藝術家持續創作,每年推出不同的作品。當中王志勇繼2018年比利時「列日劇場」(Théâtre de Liège)委約創作《一沙一世界》之後,便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同系列作品的第二部曲《一花一天堂》,之後再在康文署的支持下創作《幻夕記》。雖然當中可以看到藝術家對同一主題在沉浸式環境裝置創作可能性的持續探索,但文化當局似乎只是飾演一次性的資助角色,並無針對特定技術或主題與藝術家進行長期協作,配合公開的業界工作坊和學界的教育計劃,推廣及鼓勵使用箇中的投影及影像技術。

 

王志勇《一沙一世界》(照片來源:Arts Go Digital藝術數碼平台網頁)

 

另一方面,西九文化區(西九)在香港賽馬會贊助下舉辦「藝創明天」藝術科技節,包括超過500場涵蓋戲曲、戲劇、音樂、舞蹈、延伸至戶內及戶外裝置的表演及節目。相對康文署的計劃而言規模較大、較廣,當中部分節目也可以看出與之前計劃的延續性。例如2016年舉行的新作論壇曾邀請日本編舞家梅田宏明分享他對多媒體舞蹈發展和願景的看法;隨後多媒體藝術科技與舞蹈之間的交流計劃不斷,接連推出各種多媒體與舞蹈教用的創作計劃,如蘇.希利的《觀.影:城市舞畫組曲》、2020年的秋季也推出了集中跨界舞蹈的「晒冷」系列,當中包括「香港舞蹈團」的VR影像舞蹈《凝——武蹈行旅》;而梅田宏明也一直以線上形式在西九展現有關科技與舞蹈的不同節目,並在今年將《密不可分》重新帶到現場演出。「藝創明天」的資助項目也令2020年西九自由空間的「香港藝術家研究及發展計劃系列」項目得以延續,當中「天台製作」和本地多媒體藝術家黃智銓合作發展的作品《遙距在場》在第一階段發展後,能有進一步展演完善。

 

香港舞蹈團VR影像《凝——武蹈行旅》精彩花絮影片截圖(照片來源:香港舞蹈團YouTube頻道)

 

雖然康文署和西九都嘗試發展藝術科技在表演藝術當中的應用,但是似乎沒有跨機構的溝通交流或經驗分享,以致同類型的計劃無法在兩個機構之間產生協同效應。當然這也可能是受制於眾多政策以及資助條款限制,但如果兩個機構之間可以預先溝通,將資源各自集中在其中一種表演藝術類別,那可以有更豐富的資源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又或可以將不同的項目預先申請眾多階段,然後在不同機構之下逐步發展,也許可以達成長遠發展和不斷成長的長期節目。

 

基於兩個機構不同的定位,在教育項目上貌似在無意間達致良好的分工。西九與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合作建立藝術科技平台TechBox,以開放工作室的形式,讓主修創意媒體、設計、藝術的全日制學生有機會親身了解各種藝術科技作品的創作過程,更舉辦多場對談,開放更多專業的對話機會以及業界交流。相對西九的專業面向,康文署以普及和基礎教育為本,拓展「藝術 x 科技學校活動(先導計劃)」,讓中小學生接觸藝術科技。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及比較文學系,及後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考獲東南亞及亞太研究碩士。他亦是香港大學Cultural Leadership Youth Academy成員、香港文學評論學會會員、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曾任校園藝術大使、練習文化實驗室市場策劃總監,任內出版超過20本香港文學書籍。曾獲青年文學獎、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藝術同行2014最佳表現獎、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藝術評論)等。除文學創作外,閒餘涉獵藝術評論、翻譯、展覽策劃等工作,並在學術會議上發表研究。近年專注研究亞洲藝術史學史、東南亞國家在冷戰時期的跨國文化互動、全球華語語系文化。近年出版有《香港視覺藝術年鑑2019》專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