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評論的未來算法:跨界 × 3 =?
文︰張輝 | 上載日期︰2023年2月1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Damien Hirst《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照片由作者提供)
藝術類別︰戲劇音樂舞蹈其他 »

2023年1月

 

三年疫情,苦中作樂>反守為攻>變危成機:天天網上漫遊「未元宇宙」,每週至少參加五個線上活動。無數座談論壇裡,印象最深刻的是Congress: The Future of Critique,波恩的Bundeskunsthalle和柏林的Akademie der Künste合辦。演講、討論、工作坊、演出,現場加直播。獨特之處?2城5天50小時90講者!不算世界記錄,出奇在於:主題是評論!而且是,未來的評論!

 

「評論已死」,這話前人(眾數)說過。德國陣勢,小題大造嗎?主辦方說:「Without criticism, there is no public. Without the public, no arts. Without the arts, no democracy.」啊是這語境。主題是批評,主角其實是公共空間。跟藝術有關。跟民主有關,這敘事確實值得2城5天50小時90人的規模。

 

 

德國人對評論(的危機)非常認真,但核心其實是借題發揮,談藝術、公眾、民主。

 

當今評論沒有生命力,是全球現象,德國論壇開宗明義說了:「criticism is experiencing its greatest crisis」(評論正在經歷著它最大的危機)。然後呢?浴火重生還是灰飛煙滅?評論如何重獲或再造生命力?問題宏大,這裡小提三點私見,希望啟發更多人來頭腦風暴。

 

(Critique[批評]、criticism[評論]、commentary[短評]、review[短論]……中文不是很精準的語言,尤其在翻譯源自西方的概念時,難分難解。這短文就不分解了,「評論」姑且指涉以上全部。)

 

跨越作品,成為當代

 

太多演藝作品不當代。「當代」不是一個簡單時間觀念,當代不等於現在。當代藝術是具有當代意識/視野/形式/主張的藝術。當代藝術家在全球性、文化多樣、社會介入和技術相關的脈絡中創作,通過多元的實驗、表達和互動來呈現傳遞觀念,挑戰、消解、顛覆藝術以至文化的邊界,傳統主流藝術範式及審美標準不再主導。

 

大部分表演藝術是「非當代藝術」,甚至是「反當代藝術」:本地時空、一元視野、脫離現實、技術落後——落後在當代視覺(及其他)藝術的理念和實踐後頭五十年。1960至70年代,戲劇、舞蹈、音樂和繪畫、雕塑、電影、文學並駕齊驅。那是歷史性的時代,新觀念大量湧現,藝術家勇於前沿實驗跨界,敢於顛覆過去,創造未來。然後,表演藝術放慢腳步了,視覺藝術加速擴容、打破邊界,不止步於視覺或傳統定義,成為當代藝術。

 

 

當代藝術家(如Damien Hirst)常語出驚人,演藝是不是太乖了?三年來最讓我興奮的舞蹈來自非舞蹈人、當代藝術家陸揚,這說明了甚麼?

 

演藝作品不當代,不等於演藝評論不能當代。評論不必成為作品的附庸;作品不能禁錮評論。評論成為當代,意思是評論人可以以多元的、實驗性的表達來呈現傳遞觀點,而審美不再是評價作品的第一或重要或必要維度。當代演藝評論是全球性、文化多樣、社會介入和技術相關的。站在當代的視點定位、用當代視覺藝術評論的敏銳度和方法學來分析評價演藝作品,可以讓演藝評論成為當代藝術書寫的一員,可能成為文化言說及實踐的進步力量之一。評論不必跟在非當代、反當代的表演藝術後面吃後塵。評論可以走在藝術之前,啟發、刺激、引領演藝成為當代。

 

跨越藝術,到達世界

 

Walter Benjamin是大師級前輩批評家,他生活在一個知識綜合體還沒被打破、學問門戶還沒隔離的時代。他選擇做批評,既是思想批評,也是文學批評、藝術批評,還是文化批評、社會批評。用今天的語言,他是跨界者。在〈評歌德的《親和力》〉這篇文章裡,他提出了一個概念。他以「柴火被點燃」作為評論場景的比喻,報刊那種評論像藥劑師化學家,檢視柴和灰的材質;而他自己是「煉金術士」。他不是來看木頭和灰燼的,而是看火焰。他的文章會提出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結論。如果讀者問如何證明他的想法,他不會回應。他的評論像一把刀子直插進去。

 

 

Walter Benjamin:評論人即煉金術士;地球是個村,人事物都有關係。

 

我對這概念的延伸詮釋是這樣的(作者已死啦、讀者創意發揮啦):木頭和灰燼都是物自身,例如戲劇或舞蹈作品,但火,它的光、熱、色和態,與世界有關。不管作品的題材或敘事有多現實多虛構,它不可能真的無中生有,在劇場內舞台上自成自足小世界。作品必然連接大世界。表演藝術是藝術的一個子集(subset),藝術是文化的子集,文化是社會的子集,社會是人類的子集,人類是文明的子集。一台戲一支舞,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世界,聽過「蝴蝶效應」吧?萬事萬物相關相連。聽過「六度分隔」吧?地球上任意兩人的距離都極短。所以,就戲評戲、就舞論舞,不是目光淺窄的管見(tunnel vision)嗎?更有價值的是更廣的視野(vision)及更深的洞見(insight)。不是宏大敘事上綱上線。而是將演藝作品落到實處,即連接更廣更深的物事人,看脈絡語境,看關係互動,看因果淵源。戲劇、舞蹈、音樂,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人類學、商業、心理學、科學、技術、地理等等都有關。延伸評論(extended criticism)打破評論傳統的本體禁錮,走向新天闊地,對創作者和觀眾會創造更多價值,將評論的目標讀者擴大到更大的人群(包括後世):不必看過作品,評論也可讀,因為評論關於世界,世界與我有關。

 

跨越時空,創造未來

 

表演藝術的傳統主流定義是「真人在現場」。人去樓空則藝術不再,最多是紀錄尚存。真是朝花夕拾。史上最長壽的演出《禿頭女高音》(La Cantatrice Chauve / The Bald Soprano),在巴黎小小的Théâtre de la Huchette,從1957年演到現在,也不過(區區)66年,但演員常換,其實不完全算同一個「作品」。表演藝術沒有不朽一說。必朽、快朽,是本質常態。

 

而評論寄生在朝生暮死的作品,不也生如夏花秋葉,匆現即別?演出後的一日或一週或一月,刊出一篇評論,你為今世今人而寫。那,後世後人呢?所謂文章千古事,不過是已經千古的人的願望或虛榮,一廂情願。大部分文章即生即滅,何況寄生在短命的演藝作品的評論?換一個思路,可否為未來(人)而寫?簡單數學結論:未來的讀者會比今日多,多很多。寫作者也是創作人,讀者不嫌多吧。不是數量問題(按讀收費就太好),而是文本的價值會隨著生命的延伸而提高,人望高處、有點志氣好不好。

 

 

當年第一次去巴黎,第一個晚上就去看《禿頭女高音》,算朝聖;推測式設計著眼於未來和解決大問題,這視野和格局,演藝/評論可以學學。

 

近年我也研究過「speculative design」,不好中譯,勉強叫「推測式設計」。它是著眼於未來的批判性設計實踐,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Anthony Dunne和Fiona Raby在1990年代提出,然後概念行世界,已經成為當代設計領域的重量級主張,核心內涵包括直面社會大問題,創造影響未來的設計,而不是盯著眼前,做實用小物交差。評論人可以寫「推測式評論」嗎?超越眼前作品,以未來為視點,探索大議題。未來的讀者會更覺得文本與我有關甚至攸關,而不是被定格為歷史文物。
 

跨越作品、跨越藝術、跨越時空……評論跨界,還要乘三,難度太高?評論人的知識結構儲備、寫作時的準備工夫和思考過程,都會更複雜。今天再沒有Leonardo da Vinci或文藝復興人、萬事通或百曉生。「博士」其實誤譯,「專士」才真,深研一個領域,多數沒有淵博學問。要評論人不只寫戲、寫舞、寫樂,還要寫當代、寫世界、寫未來,強人所難?我沒有答案。人各有志。不進則退。但是,繼續在舒適區輕描淡寫,評論(人)不會消亡嗎?

 

評論@元宇宙?評論之DAO

 

既然說未來,不能不談元宇宙。元宇宙未來(動詞),猶在路上,正在加速。加速不是速度增加,而是加速度(acceleration)。元宇宙的評論是甚麼模樣?以上說的「評論」,指涉的不必是千年主流範式,即「一篇通常一個人寫的文章發表在媒體上」。未來還是這樣嗎?文明範式轉換已經開始,表演藝術(及萬事萬物)將被牽連,評論之為物也必須深度叩問自身本體的存在模式。

 

 

甚麼是元宇宙?不告訴你,自己去查。甚麼是DAO?顛覆人類組織範式的革命(理念)。

 

一個人閉門寫作的生產模式,不過時嗎?是個人中心主義的呈現。區塊鏈技術賦能的元宇宙核心的去中心、創作者經濟的共創共享、DAO(去中心自治組織)的共建共管、NFT(非同質性代幣)的金融資產化……都是顛覆性的理念。評論也可以去中心、共創共享、共建共管嗎?評論可以社區化、資產化嗎?評論可否不再(必然)是獨創的作為,而是群創的成果?作者、讀者不再置身你我二元結構,而是互動參與共同建構一個評論物?評論可否不再是靜態的成品(刻在石頭上),而是動態的、持續變化進化的文本(流淌在水上)?評論的組成部分可否不只是文字,也可以是圖像、聲音、行為?評論的樣式不是一篇文章,而是開源(open source)的訊息體系、超文本(hypertext)、微生態(micro-ecosystem)?

 

未來的評論,可否、能否、應否是:開放的文本、多元的構成、動態的形態、群體的創造?不可思議嗎?可是,妙想然後可能天開。這也不是斷裂式的幻想。維基百科(Wikipedia)或維基洩密(Wikileaks)——互聯網最好的發明之二——不就是建立在去中心、共創共建的模式嗎?顛覆了傳統百科全書2300年的範式(從亞里斯多德算起)。當評論成為一個元宇宙裡的活的星球,而不是瞬間即逝的一顆流星,一錘定音、蓋棺定論、一家之言之類的評論,就與舊世界、舊時代一起告退?

 

是的,問題多多,沒有答案,更無定論。還是那句:未來不是被等待然後到來的。未來是我們去創造出來的。創造始於想像,也始於質疑,質疑傳統主流常規定見定論,質疑現實。提問,會打開新的想法、見解、創意、可能性的門。通往未來的門。

 

評論人們,你要/敢/能打開這扇門嗎?

 

 

(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資深藝術、文化創意產業、娛樂及媒體行業製作人、藝術總監、策展人、管理者及顧問,三十年國際專業經驗。近年專注技術與文化藝術的跨界未來。現任:artXmetaverse創始人;上海藝倉美術館首席元宇宙顧問;Soon Future Studies(國際智庫)專業顧問;阿根廷國立美術館科技藝術展《家庭團圓》策展人;Body & Lens國際舞蹈影像節策展人;北京演藝人協會總策劃;香港TechDanceLab顧問;西交利物浦大學文化科技學院產業導師;Techvangart及MixLab元宇宙專欄作者。曾任:德貢娛樂集團(Dragone)副藝術總監;搖滾教父崔健、戲劇大師林兆華、中國雜技團、熱波音樂節製作人;比利時、芬蘭國際藝術節顧問/策展人;上海證大喜瑪拉雅演藝公司CEO;Jack Morton亞洲製作總監;中華網總編輯/網站總監;《越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