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表演藝術……已去?未來?
文︰張輝 | 上載日期︰2023年1月31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Gilles Jobin《VR_I》(照片由作者提供)
藝術類別︰戲劇音樂舞蹈其他 »

2023年1月

 

疫情三年,看了許多線上演出。從Travis Scott到Tomorrowland到Billie Eilish,高科技,大投入,絢麗炫目。那是音樂娛樂大產業(showbiz),全球千萬級觀眾盯著小屏幕。表演藝術只是小打小鬧。資源豪華如「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VR虛加實作品《夢》(Dream)也不過算實驗小品。Gilles Jobin用AR和VR探索數碼/虛擬/沉浸舞蹈,產量高,質量喜人……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夢》,大投入小實驗,劇團品牌行銷(「看,我團多創新!」)強於藝術創造。

 

要說過百場的線上觀演經驗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導演岡田利規的實驗、微規模低成本的《未練の幽霊と怪物》。咖啡館桌子是舞台,演員和音樂人身在異地,在手機(多)螢幕上亮相,即時共演。形式極簡,但論對身體、表演、劇場、現場(live)、在場(presence)的藝術及技術思考,秒殺其他更大更炫的項目。之後,小實驗更進一步,換到大空間,演員影像放大到真實1:1比例——「映像演劇」(EIZO-Theater)誕生。屏幕算舞台空間嗎?是劇場還是影像作品?何為真實、何為幻象?演員算在場嗎?

 

岡田利規的「映像演劇」,深度思考劇場本質,咖啡館小實驗進化成表演藝術新形態。

 

身體、表演、劇場、現場、在場……都是表演藝術的最核心概念。但在千百年傳統藝術範式和現代主流生產模式的強勢下,少有人對核心概念提問與質疑。無數線上、虛擬、數碼演出,多數為疫所迫,或者皆為利來,以至趁趁熱鬧。演藝界習慣把技術當作工具,像燈光、音響系統之類,更膚淺的是當作花哨玩具玩玩(例如無人機飛呀飛堆砌圖形),罕見深究技術(的本質)和藝術(的本質),尤其沒有在當代和未來的語境中去思考、討論、實驗、創造。

 

人類正在面臨千年一遇的文明大變局。元宇宙/web3只是表面形態,目前很多商業吹噓,有待十年八載成形。底層本質是人類的存在模式加速進化:物理退,虛擬進。非自今日始。二十年互聯網和十年智能手機早已預告熱身。XR(延展實境)沉浸體驗、虛擬人身份生成、區塊鏈去中心理念、數字資產建新經濟體系……以至人工智能(AI),開始迅猛地全方位衝擊人類生活。像互聯網對人類的影響?試試想像再乘以十倍。

 

在這脈絡下,關於表演藝術的未來,我有三個觀點與大家分享(借用莎翁的經典句式「to be or not to be」)。出發點不是預測未來,而是提問>提倡>創造未來。

 

顛覆劇場 or 畫地為牢

 

甚麼是「劇場」?Peter Brook的金句耳熟能詳:「A man walks across this empty space whilst someone else is watching him, and this is all that is needed for an act of theatre to be engaged.」我稱之為「傳統1111範式」:1個表演者、1個觀眾、同1地點、同1時間。從古希臘至今2500年,劇場建築都建基於這四個元素:同時同地,人演人看。但這就是表演藝術唯一、必然、永恆的範式嗎?人/時/空都是表徵,背後的關鍵元素其實是:在場。表演者和觀眾都在現場,即「live」。

 

古希臘劇場和今天的主流劇場,在範式層面有大變化嗎?沒有。劇場建築框限了劇場作為藝術的創意內容、觀眾體驗和觀演關係。Brook真睿智。他說「an act of theatre」,沒說劇場建築或舞台;他說「engaged」,沒說生產製作表達觀賞,更沒說舞台佈景、道具、燈光、音響之類的物理成分——通通不是核心,其實可有可無。將他說的「空的空間」跳出物理空間的狹義理解,延伸到虛擬空間,「劇場」不就能夠越過鋼筋水泥的邊界,到達更寬廣的世界嗎?由是,劇場藝術不就更自由嗎?肉身毗鄰,真是劇場藝術必不可少的元素嗎?表演者和觀眾的感知連接(how they are engaged),不比他們身軀的靠近(physical proximity)更根本、更重要嗎?劇場建築是文化恐龍。建設耗資巨大,要改要拆都是一大筆賬。舊時硬件(建築、設備)頑強霸道,今日軟件(內容、體驗)卑微屈就,過去禁錮現在。劇場不破不去,何以新生?

 

古希臘劇場VS英國國家劇院Olivier Theatre,二千多年來劇場建築沒有很大的範式改變。

 

成為當代 or 不進則退

 

表演藝術從典型劇場建築中解放,就像當代繪畫不必在畫布上、當代雕塑不必用金木石土。在很多維度上,表演藝術還未曾(像當代藝術般)當代,繼續自我保守在千年道統裡。

 

傳統演藝(過分)強調肉身,當然有文化歷史淵源。關乎「人」的定義。從智能手機的發明和普及開始,當代人已經成為賽博格(cyborg)。Marshall McLuhan的論點——媒體是人的延伸(media is extensions of man)——變成了物理事實。手機不只成為手(人的硬件)的一部分,更通過網絡成為心智(人的軟件)的一部分。腦機介面(brain-machine interface,BMI)順理成章更上層樓。然後是元宇宙。人的化身在其中工作、娛樂、學習、社交、購物,無所不為,而化身不止一個、不必寫實。在這後人類的當代/前未來語境中,表演藝術難道不需要重新思考何為人、何為身體嗎?當人機合一、智能聯網、虛擬生活、多重化身成為人類新的存在範式,以單個生物物理軀體作為「人」的唯一合法的主體而置放於表演藝術的核心位置,這想法不過時嗎?

 

還得從當代藝術中尋找啟發,畢竟人家進化的步伐走得比表演藝術早和快。中國藝術家陸揚的系列作品《DOKU》,用傳感器細緻記錄峇里島古典舞的動作(包括表情和眼睛的微動作)數據,然後嵌入她自己的非寫實化身,在三維場景中與現場動作捕捉舞者即時共舞。舞蹈圈中人會認為她不算編舞者或舞者,非我族類。我認為她是我當代藝術朋友圈裡的「舞蹈最先鋒」。先鋒(cutting edge)作為動詞,切掉邊界。藝術不該有邊界,跨界、越界才是本質。

 

陸揚的《DOKU》跨越視覺、影像、表演、遊戲多類藝術和技術的邊界,虛實交錯挪移整合,真當代,創未來。

 

擁抱技術 or 失去未來

 

2019年Gilles Jobin在上海演出《VR_I》。我戴上頭顯和傳感器,以自選的化身—身份(黑人女子),和四個其他觀眾(的化身)及虛擬舞者在三維數碼空間裡相遇、互動、共舞。Jobin並不炫技。場景及行動設定新穎有趣,但背後有嚴肅的、基礎的藝術提問:甚麼、哪裡是現場?誰是舞者、觀眾?他是我演藝朋友圈裡「理念最當代」的舞蹈家,並非傳統主流意義上的編舞;我認為他在創造元舞蹈(metadance)。近年元宇宙概念大流行,很多人都有語言學的誤解,以為「元」(meta)即超越。其實,「meta」是關於自身、反思主體。元舞蹈,是關於(何為/何謂)舞蹈的舞蹈。當現場觀眾化身為別人(的身份和身體),在虛擬空間裡即時活動及互動,自主編排設計自己的行動動作,而舞者的數碼化身也在其中……這場景不符合對舞蹈、舞台、舞者、觀眾甚至編舞者的傳統主流定義。物理消失了,虛擬即現實。Jobin試圖探索並跨越空間的邊界、身份的邊界,然後,舞蹈的邊界。

 

Gilles Jobin的《VR_I》劇場舞台是虛擬的,觀眾化身成自主舞者,技術賦能突破物理空間和生物身份的邊界後,斗室天地寬。

 

技術,從岡田利規的影像屏幕,到Jobin的VR和AR,到陸揚的動捕和三維渲染,是演藝圈內的前沿嘗試或者圈外人的跨界實驗。技術為今天及未來的藝術創造了全新、巨大的可能。其他藝術領域反應熱烈迅速,例如電影,基於遊戲引擎的虛擬製作不單有成本效益,更賦能創作,讓想像力的邊界延伸。才127年歷史的電影(從1895年Lumière兄弟的巴黎放映算起),一直擁抱新技術,推動影像藝術的持續進步。相比之下,劇場藝術太守舊,進化緩慢。主流演藝人對沉浸技術(VR/AR/MR/XR)、區塊鏈、加密、NFT、虛擬人、機器人、無人機、數字孿生、大數據、腦機介面,以至於元宇宙、web3等等有多少理解?有甚麼實踐?還有,可能顛覆人類互動形式的DAO(decentralised autonomous organisation,去中心自治組織)。更有,技術中的聖杯:人工智能。最近幾個月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全球火熱,多少戲劇、舞蹈、音樂人好奇、學習、略懂?

 

表演藝術對真實世界(愈來愈快、愈來愈大)的變化反應遲鈍。當技術如巨浪衝擊著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表演藝術如果無視、忽視、蔑視技術,故步自封,依然故我,很快就會退化成裝飾性、邊緣化的文化存在,躺平在沙灘上,在人類的生活裡無足輕重。

 

坂本龍一錄播演奏會、Glenn Gould在錄音室做唱片。身遠在天邊,心近若比鄰。

 

2022年12月,坂本龍一在線上的(可能告別)演出,其實是錄播不是直播,教授的身體狀態已經支撐不了現場或直播演出的勞累。但,錄播或直播,真有那麼重要嗎?我在家裡的電腦屏幕上看,感知藝術家及其藝術,體驗之豐滿深刻不遜於生平任何一次現場經歷。我至愛的鋼琴家Glenn Gould,在最當紅時終止現場舞台表演,專注在錄音室創造更完美的音樂。所謂「現場」,被高估了。有多少現場演出,表演者心不在焉,present but absent,live but not alive?是肉身近在眼前重要,還是心智連接更重要?技術當前,表演藝術批判地拷問自身,深度思考,質疑核心問題底層理念,也許可以鳳凰再生,成為能夠影響社會的重要文化力量之一,甚至,參與創造未來。

 

 

(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資深藝術、文化創意產業、娛樂及媒體行業製作人、藝術總監、策展人、管理者及顧問,三十年國際專業經驗。近年專注技術與文化藝術的跨界未來。現任:artXmetaverse創始人;上海藝倉美術館首席元宇宙顧問;Soon Future Studies(國際智庫)專業顧問;阿根廷國立美術館科技藝術展《家庭團圓》策展人;Body & Lens國際舞蹈影像節策展人;北京演藝人協會總策劃;香港TechDanceLab顧問;西交利物浦大學文化科技學院產業導師;Techvangart及MixLab元宇宙專欄作者。曾任:德貢娛樂集團(Dragone)副藝術總監;搖滾教父崔健、戲劇大師林兆華、中國雜技團、熱波音樂節製作人;比利時、芬蘭國際藝術節顧問/策展人;上海證大喜瑪拉雅演藝公司CEO;Jack Morton亞洲製作總監;中華網總編輯/網站總監;《越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