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歲月》:權力與愛情的三角關係
文︰鄭政恆 | 上載日期︰2022年6月20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緬甸歲月》(攝影:馮偉新,照片由浪人劇場提供)
節目︰緬甸歲月 »
主辦︰浪人劇場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期︰14/5/2022 8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2021年4月,我看了「浪人劇場」的劇場電影《一劍蜀山》,並寫了劇評〈《一劍蜀山》:從武俠情懷到劇場電影〉,當中提到大概近十年來,浪人劇場藝術總監譚孔文改編過不少香港文學作品,而繼《一劍蜀山》呼應民國還珠樓主武俠小說,浪人劇場的最新作品《緬甸歲月》,改編自更遙遠的外國小說作品。

 

《緬甸歲月》(Burmese Days)是奧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作品,1934年出版。眾所皆知,奧威爾更重要的作品,是《動物農莊》(Animal Farm)、《1984》以及他的文章(包括〈Shooting an Elephant〉等等)。但是,從《緬甸歲月》中,可以多少看到奧威爾早年的經歷,更重要的是他對於權力的思考,這是他一生的創作命題,至《1984》邁向十分成熟,畢竟,奧威爾眼見二次大戰前,極權主義如何可怕和猖獗。

 

奧威爾原名Eric Arthur Blair,生於英屬印度,父親為印度總督府鴉片局副代理人,而母親為緬甸木材商的女兒。奧威爾在英國長大,伊頓公學畢業後,奧威爾沒有讀大學,而是去緬甸擔任英國殖民警察,期間學懂了緬甸語,也由於親身所見,反思到西方殖民主義。1927年,奧威爾辭職回英,流浪四年,在社會底層打滾。1933年,以筆名George Orwell發表第一部作品《巴黎與倫敦的落魄記》(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翌年出版《緬甸歲月》。

 

《緬甸歲月》是一部比較寫實的長篇小說作品,與他四十年代的小說很不同。《緬甸歲月》有直接、清楚、簡單的主要劇情,性格、面貌、主次分明的角色。英國木材商弗洛里(John Flory)在緬甸工作,他有一個當地的朋友維拉斯瓦米醫師(Dr Veraswami),他擁抱現代西方現代文明。醫師請好朋友弗洛里幫忙,提名他進入英國人的俱樂部,以此獲得安穩的位置,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可是,弗洛里在英國人俱樂部是少數,大部分人都不接受緬甸人。小說中,從巴黎來到緬甸的伊莉莎白(Elizabeth Lackersteen),令弗洛里墮入愛河,但伊莉莎白另有所愛維羅爾(Lieutenant Verrall)。至於俱樂部的席位,除了醫師,也是在當地有財有勢的吳波金(U Po Kyin)一心巧取豪奪的位置。《緬甸歲月》以權力和愛情為重心,奧威爾透過愛情和權力的一對三角關係,道出一個發生在緬甸的悲劇故事。

 

《緬甸歲月》(攝影:馮偉新,照片由浪人劇場提供)

 

浪人劇場的改編,忠於上面描述的劇情。演員一共有六人,他們擔當不同角色以及敘事者的身分,往往講說多於呈現。伊莉莎白初來緬甸,女演員的對白,都由其他男人代言,她沒有一個發聲的位置,這是不錯的安排,但一大段薩伊德(Edward Said)關於東方主義(Orientalism)的討論,就令人覺得有點刻意了。一些編導加入的獨白,還有尾聲,佛理味道十足,但也有點不太對題。

 

緬甸惡人吳波金是小說《緬甸歲月》中,奧威爾寫得尤其出色的角色,一個魔性的「evil person」,對權力有強大慾望,但在劇場中,很難改編成功。至少角色的年紀和演員的年紀有一段距離,加上道具和服裝,也無法加強說服力,編導的安排似乎欠缺了實在的考慮,實在可惜。話說回來,《緬甸歲月》的六位演員,需要不斷轉換和兼顧不同角色,這些角色是不同年紀、性格和背景,整體來說,演出有時吃力不討好,但透過他們的演出,故事交待得順暢而清楚,已是相當不錯了。

 

從《緬甸歲月》可見奧威爾對權力十分敏感,除了吳波金,更大的權力是英國帝國的權力,在權力慾底下,許多人最後都是可憐的犧牲品。在香港,如今確是不容易暢所欲言,浪人劇場用心展現帝國與邊陲之間的權力故事,有令人反思的實在意義。

 

小說《緬甸歲月》的結局轉折有點急促,但總體上畫面感十足,改編為舞台演出不易,可是相當適合改編為電視或電影作品。就我有限所知,至今《緬甸歲月》還沒有重要的影視改編。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聲韻詩刊》《方圓》編委。著有《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散文集《記憶散步》、詩集三本。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5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