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樂會的音樂會:《阿飛正轉》
文︰蔡嘉雯 | 上載日期︰2021年12月15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阿飛正轉 »
主辦︰香港小交響樂團委約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日期︰5/12/2021 3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觀看《阿飛正轉》(Pica Pica Choose)這原創音樂劇是一個驚喜,因為此劇從中英文名字以至宣傳劇照也令人難以猜想當中的內容。此音樂劇由「香港小交響樂團」、「一舖清唱」和台灣「人力飛行劇團」製作,劇中大量原創音樂偏向流行曲風格,再由香港小交響樂團配合演奏,音樂優美之餘整體予人很可愛的感覺,劇中輕鬆的對白和音樂,以及正面的故事劇情為疫後重新開放的表演活動注入活力。

 

《阿飛正轉》說的是兩位職場新鮮人王飛和孟飛通過舞台尋找夢想的故事。這兩隻自稱喜鵲的「菜鳥」從鄉鎮飛到大城市參加一個名為「鵲橋工程大使」選拔,夢想能飛上枝頭成為舞台的「centre」,然而世途複雜,選拔賽有內定的黑幕,成名的過程不是菜鳥們想的簡單。

 

《阿飛正轉》是一場關於音樂會的音樂會,它描述歌手從報名參賽至演出的細節,而台上所有樂手皆是演員,讓故事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界線模糊。此劇包含三個「現實環境」(或故事環境,realities):首先是故事的主線,也就是王飛和孟飛參加「鵲橋工程大使」的經過,此外還有鵲橋比賽裏關於七夕傳說的「戲中戲」,另外就是音樂廳裏演員和觀眾共存的現實世界,這些現實環境互相呼應,好像劇中改編了的七夕傳說版本(女主角的被男主角的誘拐),暗示著選拔比賽充滿黑幕,而演員亦會從故事世界抽離,直接在現場觀眾面前捉弄樂團的樂手。劇中的角色遊走於這三個現實之間,尤其指揮與樂團時而屬於故事世界一部份,飾演坐陣選拔賽的「小交響樂團」,時而獨立存在,扮演現實世界的香港小交響樂團,純粹為故事情節提供配樂。套用美國音樂學家卡洛琳.阿巴特(Carolyn Abbate)的說法,這兩種音樂演繹是屬於劇中現實世界的phenomenal music和劇中人聽不見的noumenal music(或是電影音樂裏的diegetic和non-diegetic music),而《阿飛正轉》的劇本讓樂團不斷切換故事和現實之間,讓觀眾不只聽音樂,還需要不斷關注樂團扮演的角色。

 

音樂方面,大部份歌曲由香港作曲家伍卓賢包辦,這些歌曲讓人想起台灣清新文青風格的流行曲,配合這個關於年輕「菜鳥」的故事,個人覺得反而台灣製作人陳建騏創作的數首歌曲之旋律令人想起港式流行歌。劇中歌曲〈Mamamia〉和〈真.牛郎織女〉為全場亮點,〈Mamamia〉簡潔地描述了選拔賽的過程,一氣呵成展演了參賽者不同種類的唱腔,還包括了一般認為難聽的、古怪的聲線(對於專業歌手來說刻意唱得難聽也許更艱難?),器樂裡數次變換節奏讓觀賞更緊湊,不過也許是〈Mamamia〉太亮麗,劇中的高潮部份「阿飛正轉」較想像中平靜。〈真.牛郎織女〉的編曲上加入中國音樂元素,配合豐滿的和聲、悠揚的樂團伴奏以及文藝而幽默的歌詞,而這首歌也是徘徊於兩個故事現實之間,它從一首關於七夕的原創民謠引申出兩隻年青「菜鳥」在選拔初賽的比賽情景。

 

一舖清唱的演出相當出色,除了精彩的和音演繹,各種各樣的人聲、動物聲和其他聲音效果令演出生色不少。全劇最驚喜的角色也許是指揮葉詠詩,她飾演「美空雲鵲」一角,即暗中操控比賽的樂團「揸fit人」,她的奸角與平日指揮和教育家的形象形成反差。至於劇中的公公「完美無鵲」(劉榮豐飾)能唱能演,在舞台上充滿魅力,多個場景裡由他帶動了全場的氣氛。《阿飛正轉》屬清新輕盈之作,劇裡沒有太多文藝的對白,反而在對白中採用多種語言和現實中的諷刺比喻,讓觀眾的思維跳躍,反而更能投入在演出中。全劇歌詞(岑偉宗創作)配合劇情推進和角色的心理狀況,好玩而真摯動人。

 

《阿飛正轉》帶領觀眾經歷一個以聲音來尋找夢想的音樂會,尤其經過疫情後,這場關於音樂會的音樂會更令人回味能親臨音樂廳現場和樂手交流的時刻。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音樂學博士,著有《西方音樂簡史:一齣歷史的戲劇》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