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超越「模樣」,進入「敘事」——略評兩攝影展「臺灣的模樣」與「敘事中的風景」
文︰郭力昕 | 上載日期︰2021年9月30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臺灣的模樣」,照片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主辦︰國立臺灣美術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日期︰2021/07/29-12/05
城市︰台北 »
藝術類別︰其他 »

2021年9月

 

正在台北「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展出的兩項攝影展「臺灣的模樣」與「敘事中的風景」,值得對照觀看與討論,因為兩展都希望觀者能通過攝影,重新認識台灣的歷史經驗與人文地理,進而凝聚台灣認同,或者反思這個議題。在這個意義上,攝影中心以對照組的方式安排這兩個展覽同時呈現,是頗有價值的事。

 

   「臺灣的模樣」,照片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臺灣的模樣」由資深攝影家黃建亮策展,邀集了近70位二十世紀以降、某個年齡層或資歷以上的台灣重要攝影家的作品,分成四個主題單元「我們 所在」、「我們 日常」、「我們 儀式」、「我們 走過」,試圖建立一個「我們」共同擁有的「台灣鏡像」與台灣文化。策展前言也禮貌的說,為了凸顯一個「公共的台灣」的共通元素,個別的創作意圖或脈絡,不得不先讓位給這個「整體性的思考」。

 

策展人表示,「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此大型展覽希望建構一個台灣共同記憶與鏡像,可能試圖要緩解或消弭這個島嶼幾十年來認同分裂、二元對立的狀態,這個努力與心情當然是可敬的。不過,以整體性(totalizing)的概念來定義台灣文化或建立台灣攝影史,恐怕是一個很有問題的方式。

 

「臺灣的模樣」以一種類似1955年在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人類一家」(The Family of Man)攝影展的編輯概念,將影像內容性質類似的照片組織在四個單元下。由Edward Steichen策展的「人類一家」當然要粗暴得多,無論哪種人生狀態,一律以西方經驗為視角來觀看和編選世界其他地區的生活照片,以建構人類生活方式與感情模式的類同性,因此人類四海一家。台灣近現代以來的生活與文化相近性相對而言雖然高得多,但仍有原漢、新舊移民或各語言族群的差異,尤其前者的差異極為巨大。急於建立一個共同的台灣鏡像,容易出現「誰統整了誰的鏡像與文化」之再現權力的問題。

 

至於試圖透過一個整體性的梳理來建立台灣攝影史,和不分你我的「我們的」國族話語,也可以再做思索。影像研究者張世倫在最近出版的《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影言社,2021)裡,開宗明義的強調,該書希望裂解攝影史的單一建構方式,成為具有差異性、異質性的潛在複數歷史(potential histories)。他也提醒,無論歐洲、日本、國府或美國先後帶給台灣的「殖民現代性」影像經驗和遺產,如果不能批判地閱讀或取捨其對於台灣歷史的意義,則台灣的所謂「國族意識」,永遠只能是一個幽靈式的存在。

 

「敘事中的風景」,照片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在國家攝影中心三樓展出的「敘事中的風景」,恰好以攝影展覽的方式,某種程度的呼應了張世倫在《現實的探求》裡的一些核心提問或論點。由台南「海馬迴光畫館」創辦人李旭彬策展的「敘事中的風景」,以五位影像藝術家長期深入台灣地理與人文現象的不同主題,分別陳述風景敘事裡的歷史、社會或文化脈絡,並深入反思這些風景之歷史意義與現實情境。

 

策展人在展覽簡介裡說:「1871年四月初,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在短短的一週內,拍下了對這座『美麗島嶼』的印象。這是一個西方觀看東方的歷程,從此爾後,這座島嶼的山林與海洋就不再屬於居住其上的子民。隨著黑潮來到的殖民者,基於各種利益以及控制上的理由,禁山限海。」這段話明白揭示了,「敘事中的風景」不再是對台灣風景作為國族認同符號的一種「再確認」的感性話語,或者以視覺內容統籌意義的去脈絡觀看。

 

〈新街(芳苑)〉(2021),攝影:許震唐,照片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出生自彰化濁水溪出海口台西村的攝影家許震唐,以18幅精選自其「濁水溪計畫」的優異紀實攝影影像,和等量齊觀的文字敘述,訴說這條台灣第一長河在上中下游各河段中,人與自然環境的共存關係,以及河流在工業和經濟發展過程中遭遇的危機與困境。不同於一些生態攝影家,許震唐為了避免將人為破壞的風景美感化,堅持整理影像背後的脈絡細節,以精煉的文字敘述於攝影作品旁。因此,觀者無法浪漫化或誤讀其環境影像的攝影敘事。

 

〈台灣土狗 Taiwan To Go—向李俊賢致敬 NO015〉(2020),攝影:楊順發,照片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楊順發延續其「台灣土狗」(Taiwan To Go)系列的「海洋劇場」,是一個視覺上相當超現實的風景。一隻領頭狗帶著群狗在台灣西海岸潮間帶的沙洲上涉水而過,或成群的鐵牛車在海面上行駛,或者被主人牽行的牛隻往海裡前進,這些奇異的風景形成一幕幕的海洋劇場,簡直像某種行動藝術,但這卻是討海人的真實生活,一種台灣人強韌生命力的寫照。但這些海中行走的人與狗也是一種視覺隱喻:汪洋大海中「台灣土狗」要往哪兒去呢(where to go),有方向嗎?

 

〈地界〉(2021),攝影:梁廷毓,照片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梁廷毓、李旭彬和李立中三位藝術家,以不同的媒材和展出形式,重訪或重述特定的台灣地理或歷史空間與經驗,反思、追問百年來一直隱藏或被遺忘的歷史敘事。梁廷毓作為「斷頭河計劃」一部分的「斷頭之谷」,在兩部半小時的錄像作品裡,以緩慢進入峽谷聚落的空拍畫面和陰鬱色調,與原漢族群各自的耆老口述和田野調查,呈現出一個不可見的、「無法被傳統田野『生產』的鬼魅故事」。在這個影像敘事裡,梁廷毓通過泰雅族人與客家漢族對獵首、抵抗、生存與死亡等各自流傳的經驗,形成一個交叉視角的鬼靈敘事,讓歷史記憶與敘事給出一個多重、異質性的空間。

 

〈玉山東峰望主峰〉(2021),攝影:李旭彬,照片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李旭彬在2021年初春,沿著1900年日本人類學者鳥居龍藏、森丑之助登玉山的路線,背著4x5相機、腳架等20公斤重的背包,以自己的身體經驗「走在殖民者開拓的理蕃道路上」,創作了「一路上的風景 複復返」。李旭彬在創作札記最後的反思,十分動人:「這一路上的風景並不特別吸引我,我無法走進風景當中,因為風景總在遠方。那遠方是名為過去的巫覡,隨手劃開的時空裂隙……現世的山徑是以國家為名的殺伐之路,『台灣』作為一座象徵的百岳,之字形步道上擠滿尋找身體的幽靈,我們漫步其中休閒娛樂。」

 

〈鐵國山(局部)〉,(2021),攝影:李立中,照片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另一個饒富趣味的計畫,來自著迷於台灣賽鴿文化的李立中。他在研究賽鴿歷史時,無意間發現雲林山區的「鐵國山」這個以武裝對抗日本殖民者的民兵組織;由於抗日義勇民軍圍剿了日軍偵察隊,使日軍派出傳遞訊息的軍鴿飛往旅團總部求援,卻被抗日領袖柯鐵以神槍把軍鴿射下。這個故事引發了李立中的想像:將攝影鏡頭綁在飛鴿身上,以GPS定位,讓賽鴿重新演繹一趟當年軍鴿一路上看見的風景。

 

這些飛行的路線圖,和對當年歷史的許多相關報導資料,張貼在攝影中心走道的窗格上。其中一張是台獨大老辜寬敏的父親辜顯榮,與兩位日本仕紳合影的照片。圖說寫著:「辜顯榮,乙未戰爭時自告奮勇代表台北仕紳迎接日軍入台北城,隨日軍南進剿殺抗日義軍有功,以台灣仕紳的名義受日方賜予敘勳。又因招降鐵國山首領柯鐵,再出任台北保良局局長。」這位近現代歷史上的「台灣吳三桂」,不惜引領日本軍隊殺害台灣人以求榮,而其子嗣今日則道德姿態高蹈的宣稱要爭取台灣人的尊嚴。李立中的「鐵國山」計畫,以鴿子帶著我們看見這一路上遺忘歷史的台灣人的風景。

 

「敘事中的風景」攝影展提醒我們,在方便的以影像製造族群大融合以建構「台灣共同體」之前,也許需要先將隱藏在主宰的、單一化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地理背後的故事,認真挖掘、梳理起來並誠實反省,正義、原諒與和解才可能真正到來。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1956年出生於台灣台南。美國愛荷華大學新聞系碩士、主修新聞攝影,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媒體與傳播系博士,主攻影像文化研究。曾任圖文報導月刊《人間》雜誌攝影主編(1986-87),《中時晚報》媒體評論專欄作者(1988-91),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兼傳播學院院長。

 

其他經歷包括:台灣各類年度新聞攝影獎、紀錄片競賽、國藝會「國家文藝獎」(電影類)、「華語電影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評審委員,第十五屆「卓越新聞獎」評審團主席(2016),第二、五、八屆台北電影節之「社會公益獎」評審團主席,並自2003年起連續16年擔任「台北電影節」諮詢委員。在香港的部分經歷包括:香港「華語紀錄片節」(2012)、香港「鮮浪潮國際短片節」(2018)評審委員。

 

專書著作包括:《電視批評與媒體觀察》(時報出版,1990)、《新頻道:電視、傳播、大眾文化》(萬象出版社,1992)、《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元尊文化,1998)、《再寫攝影》(田園城市,2013)、《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麥田出版社,2014)、《製造意義:現實主義攝影的話語、權力與文化政治》(影言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