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gile」還是「Vulnerable」?偶戲演出《脆弱》的強韌性
文︰雷浩文 | 上載日期︰2020年6月9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脆弱》劇照(劇照由澳門文化局提供)
節目︰脆弱 »
主辦︰第十九屆澳門城市藝穗節
演出單位︰Robert Leveroos »
地點︰澳門飛鷹培訓基地活動室
日期︰12/1/2020
城市︰澳門 »
藝術類別︰戲劇 »

《脆弱》是2020年第十九屆澳門城市藝穗節「穗內有萃:路環戲偶及物件劇場節」這個「節中節」的幾個偶戲節目之一,偶戲師是來自加拿大Macromatter劇團的Robert Leveroos。比起這個節中節其他一些旗幟鮮明、強調路環本土色彩的偶戲活動,如由多位路環偶戲師參與演出的《故事市集》,《脆弱》更像是在路環橫空出世的典型特邀外國節目。然而,無論就作品本身還是其在澳門路環演出所能產生的文化意義而言,《脆弱》均迂迴曲折地給我們提供了不少值得深思的地方。在藝術的世界裡,或許迂迴曲折的道路更能展現當中的明媚風光吧。

 

《脆弱》一劇是一場完全沒有對白、只有氛圍式背景音樂的偶戲表演。偶戲師透過紙板人物和背景,先後呈現了三個偏向抽象、充滿寓言意味的故事;三個故事的焦點分別放在處於不同室內空間的主角身上,作品透過表達他們各自對於自身形象或是其身處環境的疑問,分別展現他們如何以不同方式重新認識並尋回自己。第一個故事的北極熊,以橡皮擦抹去自身形象,以此重塑自己,並在佈滿書櫃的屋子裡,與一個貌似外星人的「他者」接觸;第二個故事則講述一個像兔子的主角,如何在其身處的「輸水管森林」裡,直面自己受到的束縛,最後在室內照鏡、重新認識自己;第三個故事則較貼近當代生活,同樣是動物的主角,身處滿是玩樂物件的置物架家居中,透過與自己的重像互動,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究竟應何去何從。雖然觀者未必可以輕易掌握各個故事的具體情節和意義,但正如Robert Leveroos在表演結束後的分享所言,三個故事描述的是三代人各自的生活處境。的確,故事之間雖然彼此看似沒有直接連結,但其實也不難感受到當中某種有如存在主義式的相同困境,以及幾個主角那段大同小異的自我認識、重新上路的過程。

 

相信不少人對偶戲的傳統印象,就是觀者的目光只會/只能約定俗成地聚焦在被想像成另類舞台的紙板佈景中,而無論是偶戲師的存在,還是紙板佈景外面的世界,都只能一概有意無意地被忽略過去。然而,這次演出的呈現方式徹底打破了這些傳統想像,令人感到耳目一新。這個作品透過其細緻而不拘一格的創作,幾乎將「脆弱」的標題變成一種轉喻式的存在 — 整個表演彷彿在指涉偶戲的脆弱性,並說明這種脆弱性如何反過來促成新的創作可能。比如說,與其說投射屏幕只是純粹令更多觀眾可以一同觀看偶戲,不如說它將這種仿似將觀和演分隔開來的媒體限制,轉化成一種另類創作的可能:偶戲師透過有意識地控制影像的顏色、質感,成功營造了一種看似夢幻迷濛、但實際上能渲染主角內心主觀真實感受的視覺效果。除此之外,第一個故事投射進去的「屏幕」以多個正方體箱子堆疊而成,它既可以被想像成是一種模仿家居環境的裝置,切合故事的背景,正方體之間的縫隙,也可以被視為是折射故事中的異化生活的具象表現。同樣,透過投射出來的影像,偶戲師可以靈活自由地調動場景的視角,如在第二個故事最後一幕中,鏡頭跳出原來的平面場景,並以橫向立體的形式,原原本本地讓觀者看到兔子在多重鏡子中那一層層呈現不同自我的紙板夾層,產生震撼的觀演效果。第三個故事過程中,偶戲師把自己的樣子也拍攝進去,間離化的效果當然也自不待言。的確,隨著現當代各種新媒體的興起,傳統西方戲劇一方面因落後於奇觀的競逐而逐漸被邊緣化,另一方面卻又吊詭地反過來將其被邊緣化的命運轉化成為其自我探索的成長養分;而偶戲這種在不少地方往往被視為是雕蟲小技而被進一步邊緣化的表演藝術,則更能活用其未被全面體制化的「低保真」創作空間,以千變萬化的呈現方式為創作核心,輕巧靈活地擺盪在沉浸及疏離的兩極之間。

 

作為支撐起整個偶戲表演場景佈置的主要元素,偶戲的物質性當然是一項我們無法忽略的部分。《脆弱》一劇運用了紙板偶,呈現一個個被困在「平面」世界的主角,可說是十分合宜。雖說這場表演是偶戲,但精緻的紙板偶,其實也大可以被視為活動式的繪本;透過細緻生動的平面刻畫,紙板巨細無遺地勾勒出各個故事代表的時代精神。比如說,輸水管以及浴室的瓷磚,甚或是森林的背景,均是透過繪本的呈現,凸顯當中冰冷和異化的感覺。此外,圖像的呈現也淡化立體空間,營造了一種有趣的電影深焦距效果,令觀者可以有更多想像和探索的空間。

 

觀者和演出者的關係也是這場偶戲十分值得留意的地方 — 甚至可以說,這種關係與作品本身無法截然分開。偶戲師在表演結束後,先跟大部分留下來的觀眾分享了不少他如何製造紙板偶和背景的技巧,後又在為時頗長、天南地北的相互答問和交流中創造了一種在劇場少見的緊密、平等連繫。我們當然可以將這種分享的意願,純粹視為偶戲師放下身段跟觀眾交流的友善之舉,但當我們考慮到活動是在澳門路環這個身處邊陲的地帶舉行 — 它既沒有澳門半島的名勝古蹟加持,也跟氹仔五光十色的娛樂場無緣 — 那麼這種坦誠的分享便成了一種十分有趣的藝術、以至生命的交流。甚至可以說,這個在一個外展訓練營的場地下舉行的表演,儼然成了一個另類空間,其邊緣性正如《脆弱》一劇,反過來也成了自由、容許再創造的場所。有趣的是,無論是英文的「fragile」還是「vulnerable」,大概都可以譯成「脆弱」,但「fragile」偏向指涉一種本質,而「vulnerable」則比較接近一種狀態,仍然可以保有自己如何與外界互動的自由。《脆弱》一劇,其實或許更像是處於看似雖受環境所限、但仍無損自身自由的「vulnerable」狀態。這種被邊緣化、但也因此而獲得某種自由創作空間的存在狀態,難道不也是不少當代戲劇的命運嗎?

 


(原載於2020年5月/第29期《劇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課程文學士、哲學碩士,2015年負笈德國慕尼黑大學修讀戲劇研究課程,並於2018年取得文學碩士學位。曾參與「京崑藝術行」交流計劃(2019)、「戲劇通──聽講現當代劇場這件事(香港篇.二)」講座及工作坊(2019),以及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計劃(2020)。關注本地及海外表演藝術的展演性及劇場性,以及其徘徊於藝術與意識形態之間的幽微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