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現非洲的文化萬花筒
文︰周舜雯 | 上載日期︰2017年9月7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舞蹈其他 »

大部分人認為非洲是遙遠國度,可能不是亞洲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卻籠罩著一份神秘感。實際上,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也是全球第二多人口的大陸,由54個國家組成,住有12億人以上,其文化廣泛而複雜。當前世界文化交流頻繁,很多人都更渴望認識非洲大陸,了解其傳統文化和藝術形式。其實,越來越多人已開始發現非洲數百萬年的歷史,如何使之成為人文精神的搖籃及世界藝術的發祥地。雖然光憑一篇文章不可能深入了解非洲文化,但本文旨在抓住其中的共同點——社會功能。如果非洲文化有其本質,就在其社會功能,這也是本文要介紹的非洲兩大藝術形式(音樂和舞蹈)之重心。

 

音樂

 

音樂是非洲極負盛名的藝術形式。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非洲音樂都具有各種形態和風格,故更宜以複數稱之。儘管非洲音樂風格多樣,但其共同特徵多與日常活動及儀式祭典密切相關。根據不同地區的風俗,不同場合會以不同樂器演奏各種非洲音樂。不過,最常見的樂器是鼓。傳統非洲鼓由天然物質製成,如木頭和堅皮水果,有不同的形狀大小,徒手或用鼓棍敲擊。為了創造更多音色變化,會在鼓上加上金屬片、叮噹鈴、種子或珠子等物。西非的金貝鼓(djembe)是其中一種著名的非洲鼓,經常與其他金貝鼓組合,伴隨人們跳舞唱歌、拍手或幹活。非洲的鼓樂也可模仿語音的節奏和語調,用作某種公告或警告。因此,非洲鼓不僅用於表演,也跟大多數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除了鼓外,非洲音樂也常用其他弦樂器,如魯特琴、豎琴和齊特琴。例如,柯拉琴(kora)是用於彈奏宗教歌曲的21弦豎琴。現代知名的柯拉琴演奏家包括來自馬里的Toumani Diabaté和來自畿內亞的Tasana Camara,他們也演奏金貝鼓和巴拉風(balafon)。巴拉風是一種有16至27個琴鍵的非洲木琴,起源於馬里,可上溯到十四世紀,在喀麥隆、畿內亞、塞內加爾和馬里的傳統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格林美獎得主爵士貝斯手李察.波納(Richard Bona)也是一名備受讚譽的巴拉風演奏家。除了弦樂器,吹管樂器在非洲音樂也很盛行,如笛子、圓號、喇叭、簧片、風管等。有趣的是,這些樂器經常不是獨奏,而是合奏。這就是為甚麼大家認為非洲音樂是集體演奏的音樂——將個體表演者與社會聯繫起來。事實上,非洲音樂表演者會「此呼彼應」地演奏互動,這特點不僅顯示非洲音樂的活力,也發揮其社會功能,促進人與人的密切關係。

 

儘管在大多數非洲音樂表演中,鼓、弦樂和吹管樂器都很重要,唱歌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要素。在各種傳統非洲慶祝活動、婚喪之禮及宗教活動中,歌曲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非洲有不同形式的歌唱:獨唱、二重唱和合唱。就像樂器表演一樣,唱歌通常也是「此唱彼和」,但更準確地說,這種非洲歌唱風格該稱為無伴奏合唱。這種獨特的唱歌方式,也強調了非洲文化的基本社會功能,即將個人和公共的價值觀結合起來。因此,多聲部歌唱與和聲概念都被視為眾多非洲音樂傳統的基本特徵。當代著名的雷村黑斧合唱團(Ladysmith Black Mambazo)就是非洲祖魯族的男聲合唱團,其清唱風格出類拔萃。此外,非洲歌唱有時會利用多種發音變化,如吹口哨、真假嗓交替、故意含糊吐字、音階突降或突升。然而,提到當代非洲音樂時,我們必須認識它如何啟發世界各地的現代音樂。非洲的音樂風格一直推陳出新,與其他類型的音樂與時並進。別忘記,非洲移民被迫來到美國後,在城市文化的影響下發展出饒舌歌和嘻哈音樂,而其他形式的音樂如藍調和福音音樂,也是起源於非洲。

 

舞蹈

 

舞蹈與音樂息息相關,像非洲音樂一樣,非洲舞蹈也有各種形態和風格,繽紛多彩,不可一以概之。非洲舞蹈同樣具有社會功能,表達非洲人的社區價值和社會關係。大多數傳統非洲舞蹈按其用途可分為儀式慶典或社交娛樂。前者帶有宗教功能,側重於精神力量與社區之間的互動。根據津巴布韋的主要民族修納族人的傳統,Mhondoro靈媒以簡單而重複的舞步,邊跳邊唱,令族人與死者的守護神靈溝通。傳統非洲宗教舞蹈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假面舞者。他們帶著不同面具,象徵不同的宗教意義,在儀式舞蹈中發揮重要作用。有些假面舞者代表神靈,人民為了確保土地肥沃、人口繁盛而向神靈獻祭;有些假面舞者代表祖先的靈魂;有些為了使神靈安息而跳舞,也有些跳舞娛樂大眾。固然,有許多其他風格的非洲舞蹈具有宗教功能,但不管表演方式如何,這些舞蹈全都凸顯了人與祖先的親密關係。

 

當人們從某個生命階段過渡到另一階段,傳統非洲舞蹈也起了非常重要的社會作用。在非洲的社交場合,如兒童的命名禮、成年儀式、婦女外嫁的婚禮,或獲頒頭銜榮譽的慶典上,人們總會以舞蹈和音樂來慶祝,例如蘇努舞蹈是慶祝畿內亞人和馬里人的婚禮。這些傳統非洲舞蹈不僅凸顯了舞蹈的意義,而且強調了非洲人民之間的密切關係。舞蹈之所以常常出現於人生的重要階段,是因為社區成員不想讓個人獨自承受當下的情緒變化,希望透過適當的舞蹈和音樂,陪伴他人度過關鍵時刻。

 

除了宗教功能和陪伴過渡人生重要階段外,非洲舞蹈還會在第三個方面強調社會關係。人們為了慶祝工作有成,或在幹活當中,便會表演與工作和收穫有關的舞蹈。尼日利亞努佩(Nupe)部族的漁民以撒網捕魚的本領聞名,他們將撒網動作編排成不同花樣的舞蹈。尼日利亞伊里圭(Irigwe)部族的農民有特定的舞蹈模式,來祝願農作物茁壯生長,而源於塞內加爾的貢貝(Gombey)舞蹈則慶祝收穫時節。其他傳統職業如獵人和木雕工人,也有自己的舞蹈來表揚本行的專業技能。這種舞蹈能把同一行的專業人才團結起來。

 

像非洲音樂一樣,源自非洲的舞蹈隨著社會大眾的經驗不斷變化。非洲舞蹈的轉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明顯。一些新形式、新風格的舞蹈,不再帶有宗教或社會功能,而成為一種娛樂,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西非盛行的「強節奏爵士舞」(highlife dance),這種舞蹈起源於加納,是音樂家在夜總會演出時,用西方樂器來慶祝國家獨立而產生的。非洲舞蹈深受其他舞蹈風格影響,在音樂上也吸納了拉丁美洲節奏、加勒比雷鬼和西方流行音樂的元素,故能在保持非洲特色的同時不斷演變。

 

無可否認,非洲文化在香港並不是很受歡迎。不過,由於香港和非洲的政治經濟活動日趨頻繁,拉近了兩地距離。單看重慶大廈,我們就能明白兩地的關係比想像中還要近。隨著非洲在世界的地位逐漸提高,不但其政治經濟受到重視,其文化也變得日益重要。同時,了解這個大陸的方法和資源也越來越多。總括而言,非洲的文化傳統既豐富又複雜,在二十一世紀是值得大家體驗及理解的重要地方。

 

中譯:徐昌明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非洲研究課程的博士後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