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地:觸得到的心情
文︰朱琼愛 | 上載日期︰2017年5月9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主題︰此時此地
主辦︰香港藝術節
日期︰16/2 - 18/3/2017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其他 »

第四十五屆香港藝術節於三月中閉幕,節後發出的新聞稿,以數字為主,如提及平均上座率維持在九成以上,而132場售票節目中,過半(84)場次滿座等等。票房固然是看成績其中一個方法。不過,要衡量今屆藝術節的成績,就自己看過以舞蹈及戲劇為主的二十多個節目來看,還有其他角度。

 

首先可由主辦機構提出的主題說起。

 

主題建構聚焦當下

 

香港藝術節作為一個綜合式的國際藝術節,本地節目以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品,藝術節能上演與否又要看人家的巡演時間表是否能配合,節目名單許多時要看天時地利人和。但節目沒有焦點多少給人大雜燴的感覺。因此過去幾年,香港藝術節都嘗試訂立主題,以期觀眾聚焦,2015年為「英雄」,2016年則為「其後」——這個主題其實相當有趣,像是告訴我們今屆才是主菜 。

 

今屆是香港藝術節第四十五屆,也是香港回歸廿周年,藝術節推出的主題是「此時此地」,若結合主題英文「in the moment」和節目內容來看,「此時此地」除了當下香港的指涉外,還有是「此時」(當下世界)和「此地」(香港今昔)。在藝術節本身與香港本地同具紀念意義的年份來嘗試撫今追昔也合時宜。這也可見藝術節本身是有意識地組織關於此時此地的製作。

 

關於香港當下和歷史的,自然是見諸幾個香港藝術節委約的節目。由香港賽馬會贊助的舞蹈系列「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方向今年顯然有所不同——以往三個節目均是展演模式,今年卻各有取向。節目三依然是展演,七位編舞各自創作一個短篇;而節目一則請了意大利編舞家沙朗尼與本地編舞毛維合作排練一支長篇,而表演中雖有專業舞者,但主要是中學生,將青少年加入演出,讓節目與此時此地青少年靠近,是很明顯的取向。節目二《西西利亞狂想曲》以董啟章的短篇小說,極具香港特色的《西西利亞》為素材,讓藍嘉穎、黃俊達和黃碧琪三位參與的編舞由此出發構思,是這系列首次的命題創作。雖然出來的作品,已與小說的內容沒有直接關聯,而純粹自己發揮,但畢竟是一次與香港文學跨界奇緣。成果儘管見仁見智,但的確是香港新生代舞者很當下的一次實驗機會。

 

但說到擺明車馬,具體描劃香港歷史與當下的,是音樂節目《世紀.香港》與戲劇節目《香港家族》三部曲。前者是希望以音樂和描繪香港的文學作品,去為香港百多年的歷史寫一闋歌,而後者則以一家人反映過去二十多年變遷。

 

《世紀.香港》與《西西利亞狂想曲》都是香港藝術節嘗試鼓勵表演藝術界與本地文學跨界創作的演出,《世紀.香港》的規模相當龐大,除了邀請了陳慶恩作曲兼當音樂總監外,還有鄺展維、李家泰及盧定彰三位年輕音樂家創作新曲,再加上著名編舞黎海寧當導演,聯同過百位歌唱家,樂手及合唱家,採用的詩文由十九世紀末黃遵憲、魏源,二十世紀初金文泰總督的英詩、鷗外鷗、田漢、張愛玲以至馬朗,當然也有二十世紀下半葉的也斯、飲江、戴天、崑南、李碧華、北島,以及劉以鬯、陳滅、黃燦然及廖偉棠踏入廿一世紀後的作品,詩詞,流行文學以外,還有客家山歌、南音、流行曲,共冶一爐。音樂是中西樂器並用,歌唱也有獨唱,小組合唱或童聲合唱等。現場演出以外,還有錄像的放映,其中不同時代的電車影像不斷出現。整個音樂會的元素是相當混雜,某程度又的確很香港。音樂會叫人欣賞的地方包括沒有避談或歌頌某某事件,而且絕大部份的歌曲都是以廣東話演唱。

 

以有限的歌曲描劃過去百多年香港一些重要的事迹,其實殊不容易。若果說《世紀.香港》是俯瞰香港百年歷史,《香港家族》三部曲則是近觀香港人在回歸前後二十多年內的三個重要時期的狀態。香港藝術節明言三部曲的構思來自今屆另一個三部曲系列,由紐約公共劇院製作的《大選年的家庭》,同樣是以三頓家庭聚餐來鋪陳故事,不同的是《大選年的家庭》那三頓飯是在同一年的不同日子,而《香港家族》則在三個不同時期的聚餐。因此,編劇龍文康是接了這度帖而創作三個相應的劇作。龍文康以往的劇作不少都對應香港當時的狀況,最近的例子當然是暗喻雨傘運動的《維港乾了》,並獲相當的好評。

 

因事錯過了第一部的《香港太空人》,但觀賞了第二部《留住香港》和第三部《香港人太空》,其後補看了第一部的劇本。《香港家族》以開設杜蟲公司的黃歡一家三代的三次飯宴來呈現九七回歸、後沙士,以至當今社會這三個年代的香港人的狀況。《香港家族》個別人物角色的塑造是薄弱的,如只於《香港太空人》出現,曾為歡場女子的兒媳Clara的性格背景,又或者她女兒瑋仔為甚麼那麼喜歡後父黃秋榮等,觀眾是一片模糊,黃家四兄弟姊妹性格關係由於有機會鋪陳而較為立體,但也是比較典型。龍文康聰明地利用時代氛圍來勾起過來人觀眾的集體回憶來投入故事:《香港太空人》中,黃歡對中共的不信任和打算待長子秋榮移民後,再接弟妹的想法,在九七前後的香港是十分普遍;《留住香港》的秋榮回歸,黃氏家族生意日差等等,反映了後沙士的社會狀態,至於二妹夏美與四弟冬東則展示了當年(直至現在)的媒體專揭私隱及年輕人無目標的問題。場景上有不少現實與回憶跳出跳入的處理,以交代那幾年黃家面對的變化及為第三部埋下伏線,兼顧的東西太多,因此成了三部曲中最弱的一部。《香港人太空》場景設為當下香港,特首選舉前夕,將秋榮及瑋仔兩父女設定為對立的建制與民主派,瑋仔甚至為非建制特首候選人做公關工作,其後逐步揭露瑋仔與所謂四叔冬東的戀情,秋榮遊走中港兩地,甚至與內地女子的曖昧關係,展現了現今社會的兩派對立,中港關係的微妙。

 

香港藝術節這幾年均嘗試委約本地編劇創作與香港社會或時事有關的戲劇作品,像上年的《論語》,甚至早幾年的《野豬》,但規模都沒有這次龐大。藝術作品回應社會現實,讓觀眾有一個較容易的切入點,是好事。

 

香港當下及歷史以外,還有好些節目是對應了「此時」這主題,反映了當代世界的面貌。《香港家族》靈感來源製作《大選年的家庭》系列,自己雖然沒有看,但內容說明是講美國總統大選年內,一個家庭的變化以反映美國社會的現狀。此三部曲厲害的地方在於最後一部首演日正是美國總統大選日,真正地將戲劇與現實扣上。同樣觸及特首選舉的《香港人太空》可惜未能有如此安排。

 

三部曲反映了美國現狀,而美國演員德迪斯.菲利普斯的獨腳戲《闖關一代男》則透過主角走過世界各地十多個不同地方的海關來反映當代人外遊的遭遇。因為宗教、非法移民、恐襲及互不信任的問題,大家過海關時都常遇到許多莫名其妙的待遇。演出以一個人一排燈一桌一椅一只杯等幾件簡單道具來說故事,儘管間有冷場,但卻能看到創作演員對時事形勢的掌握和呼應,如特朗普對伊斯蘭幾個國家的禁令風波,已被寫進演出裡。

 

今屆藝術節中還有另一個演出在飯桌上反映社會現狀的演出——埃及自主神殿劇團的《埃及式最後晚餐》以一頓富裕家庭的晚飯來反映埃及經歷「阿拉伯之春」民主運動後的社會狀態。推翻獨裁政權後,埃及並沒有真正走上民主之路,一家七口與稱呼他為「將軍」的客人高談闊論國外購物,社交媒體,或者社會很快會回復舊觀等,還呈現了階級及性別不平等的依然。也許只是呈現了埃及的社會現實,但的確有助我們認識離開了西方傳媒鏡頭下的埃及。

 

繼續既經典又前衛
 

香港藝術節作為綜合式的藝術節,傳統或經典作品自然佔有一定地位,為了保持票房,許多時上演的節目都是觀眾較為熟悉和易接受的。但今屆藝術節,在一些傳統類型如歌劇及芭蕾舞,不約而同地帶來了一些較為少見和當代的作品,毫無疑問拓闊了本地觀眾的眼界。

 

芭蕾舞節目中,來自德國的巴伐利亞國家芭蕾舞團帶來的兩個節目,都是香港較為少見的。傳統舞劇《舞姬》很久未在香港演出足本;更為有趣的為其青年團巴伐利亞國家芭蕾舞團二團演出的《芭蕾精選》中的《3.芭蕾》——這次演出的2014年版本,是舞團總監伊凡.利斯卡及排練導師科林.史葛德及舞者根據編舞家傑哈德.博納爾1977年版本重構,而最原本的1922年版本,是由包浩斯藝術家奧斯卡.史萊莫創作。《3.芭蕾》創作意念相當前衛大膽,因為是服裝主導,被稱為服裝芭蕾。舞蹈動作是根據不同的服裝物料和設計來設計,因此,動作好像是比較簡單,但極具視覺效果。由漢斯.約阿希姆.赫斯波斯為博納爾撰寫的音樂,同樣簡約,與服裝及動作都相當合襯。當然,這個七十分鐘的作品並不是一般的芭蕾作品,芭蕾舞觀眾也許會有些迷惘或不太接受。

 

另一個也相當有趣的是由挪威天選者劇團演出,國際知名的挪威劇作家約恩.福斯的作品《暗影》。這應是福斯作品首次在港公演,香港觀眾對他認識不多。《暗影》由許多很平常的,瑣碎的,好像不斷重複的說話組成,這些對白是由錄像裡的六個男女孩讀出,現場演出只有四位老人家,但從沒說話,而且大部份時間只有一位老人家坐在台上,其餘兩女一男只是間中出場。演出中看似不斷重複的對白細聽其實有變化,而且是一層一層地揭示了幾位老人的關係。由於經由不同的小孩唸出,即使相同的說話但含意已經不同,福斯極度精煉的文字立體地呈現幾個人之糾結,內裡的無奈和歉疚。導演嘉莉.賀頓亦以相當簡約的舞台來配襯福斯的文字,選擇以小孩讀出幾位老人家的回憶或思緒更是畫龍點睛,讓文字中表達的情感更見強烈。而冷調子的舞台氣氛又是那麼的北歐。

 

而今年歌劇演出也是較少見的捷克作曲家楊納傑克的作品《馬克普洛斯檔案》,而不是常演的德奧法意俄國作曲家的歌劇。這類製作雖然未必合主流觀眾的胃口,但個人覺得香港藝術節能夠繼續向本地觀眾引介這些極具特色或以分眾為目標觀眾是必須,也是值得。因為藝術節是香港人接觸藝術世界潮流的一個重要窗口。

 

而傳統戲劇作品,香港藝術節依然不會忽略。今屆有兩個著名的劇場作品上演:由英國京士頓玫瑰劇院搬演的阿瑟.米勒劇作《都是我的孩子》和愛爾蘭都爾德劇團演出的馬丁.麥克唐納作品《麗南小姐》。兩個作品都相當有名。不知是否因為這次的處理手法有點守舊,致令《都是我的孩子》內裡談到的美國價值觀和社會狀態現在看來有點過時;反觀《麗南小姐》雖然也已是二十一年前的作品,也同樣是傳統的話劇形式,但內裡談到的母女關係問題卻絕不過時,而對愛爾蘭跟英國關係的描寫,現時看來仍然無異。劇中兩母女被迫一起的困局,相當現實,到最後以為峰迴路轉,卻發現其實是女兒的妄想而已。而她也最終變成了她母親般,看得人心酸。導演的手法清脆利落,演員也十分出色。

 

在經典作品方面,德國翩娜.包殊烏珀塔爾舞蹈劇場的《穆勒咖啡室》及 《春之祭》最為矚目。這兩個已故編舞家翩娜.包殊的作品,也沒有叫人失望。而親子劇場《俄羅斯方塊》與《黑漆漆馬戲團》都各有特色,前者成功令小孩甚至成人融合演出,後者為小孩提供無窮的想像空間,而兩者均為高水平的演出。

 

香港藝術節既要為觀眾提供娛樂,也要為有心認識國際藝術潮流的觀眾和藝術界人士提供頂尖當代的作品,所以很難也不應單從一個角度去評定它的成績。不過,近年鄰近地區的藝術節正在冒起,香港藝術節能否保持領先地位,就看藝術節同人在平衡大眾與分眾口味之間如何迎戰了。


(原載於2017年5月《明報月刊》)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