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三角志  |  2019年
共 12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
文︰黃寶儀|上載日期︰2019年12月23日
從1989到2019年,梅卓燕、伍宇烈、楊春江與黃大徽四位資深舞者,與香港文化中心結下或深或淺的緣份。《燕宇春徽》不單為見證香港文化中心三十周年之作,更展示了四位編舞對劇場內外與舞蹈、身體關係的思索...
文︰雷浩文|上載日期︰2019年11月25日
綠葉劇團《孤兒》——劇之故事取材自經典中國故事「趙氏孤兒」。自《左傳》開始,「趙氏孤兒」便一直在中國社會流傳,並屢在中外被改編成戲劇作品,可見此故事跨越時空的巨大文化影響。然而,《孤兒》宣傳文字中流...
文︰賴勇衡|上載日期︰2019年10月17日
紀錄總是合成的。紀錄劇場《山下的證詞》以南亞裔香港人的生存實況為題材,透過自述、採訪、政府檔案、書籍和影視片段等不同媒介構成主要內容。雖然這次創作以社會現實的問題為主體,但創作者同時也將自身的紀錄者...
文︰千山|上載日期︰2019年9月30日
無論是去年香港藝術節被搶購一空的《金錢世界》,到近期「大館劇場季」中的《童話研究所》及《被告哈姆雷特,請回答》,互動劇場引領觀眾跳出傳統劇場佈局,實踐當代劇場的多變。觀眾對流動、不限於席上的劇場體驗...
文︰夏如芸|上載日期︰2019年8月19日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有一個很有名的藝術品叫《The Swimming Pool》跟英國新文本編劇Ravenhill的《泳池(沒有水)》可以算是相映其趣:前者因為頭上一層水,感到自己在水底「暢游」; 後...
文︰雷浩文|上載日期︰2019年7月18日
《一個人的政治:長毛》整個演出大致可以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戶外舉行的參與式演出,觀眾被邀請到一個戶外空間,由三個攤位組成,演出者邀請觀眾參與攤位遊戲,並在遊戲中向觀眾發放訊息,主要是圍繞不同人...
文︰賴亭樺|上載日期︰2019年6月14日
《維多利雅講》為一種較新的藝術表演形態,結合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及戲劇的無伴奏合唱劇場,全劇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香港文化因時代的變遷所帶來的影響與改變。劇名以取「維多利亞港」之諧音「...
文︰羅淑燕|上載日期︰2019年5月20日
物件劇場在香港是較為新穎的劇場手法,是次《阿德的小宇宙》由溫玉茹和劉銘鏗執導,嘗試帶領大小朋友進入一個小學二年級的男孩——阿德和他的雜物之間的小故事。沉默寡言的阿德總不願意打掃或整理他的房間,父母想...
文︰夏如芸|上載日期︰2019年4月15日
都市人的營營伇伇,雖然生活可以多姿多彩,但仍希望自己有一個遠離所有雜事的個人空間。但這種追求,在紛亂的世界中是何等奢侈,而當中的掙扎更可以在今次香港藝術節帕佛.約菲(Paavo Järvi...
文︰張志聰|上載日期︰2019年3月7日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沒有身分而真實存在的人。意思是,我們會碰到一些人,大家認得彼此的樣貌,又未必知道對方的名稱,最多只是點點頭、稱呼一句「阿叔」、「阿姨」。時日漸過,每次與這些陌生而熟悉的人碰面時,這...
共 12 筆|« 上一頁12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