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筆陣】搞笑的重量:張碩修和他的《喜劇攻略》
文︰郭力昕 | 上載日期︰2021年9月6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張碩修 Social
城市︰台北 »
藝術類別︰戲劇 »

2021年9月

 

2007年夏天的某個下午,我和妻子在台北市泰順街上,不經意看到一個通往地下室的小招牌,上面寫著「Comedy Club」。我猜這可能是一家新開的小酒館,好奇鑽進地下一樓探看,裡面別有洞天,竟然是一個經營以中文表演站立喜劇的表演空間。我不知道那時台北已經有了專業表演脫口秀的行當,而且還可以經營起一個商業演出場地,半信半疑的很快找了個晚上前來看表演。

 

當時的部分演出者雖然稍嫌稚嫩,但也尚稱有趣,至少有人開始發展以中文表演站立喜劇了,這是我先前沒想到過的事。坐在角落負責音控的,是這個空間的創辦人張碩修,名號Social,不苟言笑、面無表情,很有點Buster Keaton(巴斯特.基頓)的味道。我們很快跟Social結識,從此偶爾會到Comedy Club看演出。當「卡米地喜劇俱樂部」搬到松菸文創園區旁的巷子之後,我更常去捧場,並且不時帶來台灣旅行的外地朋友去看演出。

 

記得有一回北京電影學院的張獻民教授來台北參加活動,晚上找我們先去牯嶺街小劇場看表演。那齣戲有點沒勁,中場休息時決定不看了;我想到Comedy Club,查到剛好當晚有演出,就帶獻民到忠孝東路四段的巷子裡看站立幫表演脫口秀。這個演出救了那個夜晚。看過無數各類表演的中國獨立電影推手、本身也是演員的張獻民,被台式站立喜劇表演逗得笑出眼淚,出來後對我讚嘆:台灣站立喜劇的形式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了。無庸置疑,「現場喜劇教父」張碩修要居首功。

 

無緣在更早的年代看Social擔任「台灣渥克劇團」團長時編導的經典作品,我其實是在2010年的秋天,到台北信義誠品書店看了他編導的《醉後說愛我》,才真正見識到Social處理喜劇的功力。這齣改編自英國劇作家卡瑞.邱琪兒(Caryl Churchill)在2006年的劇本(Drunk Enough to Say I Love You?),其實是一部極為尖銳的政治劇場經典之作,通過兩位演員暗喻美國和英國的糾結關係,呈現「九一一事件」後美英出兵伊拉克的兩國糾纏、猥褻或SM的情結。

 

在一個以德語改編演出的德國劇場版本裡,這齣戲是以沉重、暴力的手法被呈現和詮釋;然而,Social有辦法將此劇翻轉成一齣卡米地風格的有色喜劇,而又保留了原劇銳利的政治諷刺訊息。在「站立喜劇」的領頭人物壯壯和影、視、劇場三棲硬底演員高英軒的精湛演出下,《醉後說愛我》讓觀眾爆笑,也讓一些觀眾坐立難安(他們可能以為在誠品書店的演出應該是中產、安全的),更讓我讚嘆Social在喜劇的深刻性與娛樂性之間的精準拿捏能力。

 

自此之後,我不曾錯過每一齣Social編導製作的長篇喜劇作品。隔年在卡米地喜劇俱樂部演出的《逆襲17歲》,四位年輕演員扮演失意青年、漂泊者或魯蛇,在一個相當侷促的舞台空間,以搞笑、無厘頭、瘋狂、裸露的演出,反映某個台灣青年社會階層混亂卻具有代表性和現實感的荒謬人生。演員的進出場和節奏感準確逼人絕無冷場,身兼製作人、編導、節目開場、音控與音樂編選的Social,把場面調度的炙熱而不庸俗;尤其他對通俗音樂的寬廣涉獵與掌握功力,讓人想到《亂世浮生》、《冥王星早餐》的導演尼爾.喬登(Neil Jordan)。

 

《逆襲17歲》                《OZ綠野仙蹤》

 

2014年Social在南海劇場推出的「脫口秀音樂喜劇」《OZ綠野仙蹤》,結合了現場即興喜劇和音樂劇的形式,是一個全新形式的大製作。我好奇他宣稱的「有態度的成人版童話」,究竟能如何翻轉這個家喻戶曉的經典名劇,而Social再一次讓我折服。他通過一個已經成年的桃樂絲,與在奧茲王國裡碰到的各種角色,呈現了糾結在慾望、情感、利益之人際關係中的現代情境,讓童話不再只是一個環境與道德過度單純的幻境。

 

近年我在華山文創園區「拱廳」欣賞的兩齣Social編導的長篇喜劇作品,是《殺人練習簿》(2016)和《大獨裁者的電影夢》(2018)。前者重新製作Social在台灣渥克劇團時期的代表作《新千刀萬里追》,這齣黑色喜劇依然通過無厘頭式搞笑,帶出現代社會裡人們暗黑面貌與暴力相向背後的心理和社會因素。香港的林奕華導演認為這齣犀利的作品有著「敏銳的時代觸覺,而非獨自沉醉的自溺」;導演與劇評人鴻鴻則推崇此劇「刷顯出真實的痛苦」。

 

三年前看的《大獨裁者的電影夢》,是另一齣讓我爆笑之餘非常敬佩的長篇喜劇。這部作品以嘲諷北韓獨裁領導人為梗,描述主角想學美帝以好萊塢電影向世界進行意識形態宣傳的企圖,搞出一堆笑料。然而隱藏在作品背後的問題意識非常深刻,是關於國族議題,以及「台灣到底代表了甚麼?」這樣的提問。在卡米地的新聞稿裡,Social問:「我們到底有多大的自由?……這很明顯不怕死地在諷刺北韓,但又不只,我們挑釁的是所有的獨裁,他可能是中國、美國、俄國,甚至台灣內部的獨斷者」。

 

將脫口秀和現場喜劇的境界拉高,將政治議題或政治性的面向融進喜劇中,是Social的喜劇創作與推廣帶給台灣表演界最大的貢獻。張碩修近日出版了他累積三十年劇場工作,和十四年現場喜劇經驗的著作《喜劇攻略:現場喜劇教父的脫口秀心法》(時報文化出版,2021),是一件值得重視的事。Social在這本書裡,將他對國外現場喜劇的研究,與自己對此表演藝術形式的心得、經驗與方法,融會成一部內容豐富、層次分明的現場喜劇理論與方法論。其中有理念,有系統化的方法傳授,並搭配諸多作品案例。無論入門者或進階者,這本書都是極有價值的教材或寶典。

 

於我而言,這本著作除了提供現場喜劇的理論方法教戰手冊,它對喜劇是甚麼的立論,才真正反映了何以張碩修是與眾不同的喜劇人,何以他的喜劇觀是重要且深刻的。Social在「前言」裡,開宗明義的引述了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話:「幽默的秘密源頭不是喜悅而是悲傷」。在「喜劇的立場」這章裡,他進一步提出對喜劇與悲劇的辯證關係,例如:「喜劇是有著安全距離的悲劇」,或者「喜劇是經過化妝∕編造的悲劇」。

 

Social尖銳分析、闡釋他對喜劇的觀點:「喜劇的核心是殘酷的,如果你不對自己殘酷(至少是心理層面上的),就別想得到好的喜劇。不願面對痛的核心、挖得不夠、輕易放過自己、沒有把野獸放出來,都是喜劇精進的最大敵人。」這些論點,讓人可以聯結到卓別林(Charlie Chaplin)令人笑中帶淚的、批判現實不公義的作品何以如此深刻,讓後代的電影或劇場藝術家景仰。

 

例如,曾經來過台北演出、受卓別林啟發的法國默劇大師馬歇.馬叟(Marcel Marceau),在其名作《The Mask Maker》,演出一個製作面具的工匠換戴各種表情不同的面具,最後被一個大笑表情的面具卡在臉上取不下來;當他以工具費勁的卸下這張笑面時,面具下是一個疲憊、悲傷、苦痛的容顏。喜(劇)與悲(劇)的互為表裡,在那短短無言的精湛演出中,其寓意打動了所有現場觀眾,為之凜然。

 

卡米地喜劇俱樂部觀眾

 

一些被Social從卡米地喜劇俱樂部帶出來的知名現場喜劇演員,如曾博恩、呱吉等,會開Social的玩笑,說他寫的段子其實很難笑。喜劇人不怕互糗,「相互漏氣求進步」,當然挺美好;不過,今日站在現場喜劇或脫口秀表演界成功的演員,若只能以誰的段子寫得更好笑、可以吸引更多觀眾或點閱率、創造更大的市場,作為度量現場喜劇之意義的唯一準繩,則可能會落入將現場喜劇工具化的窄巷。現場喜劇不免要在商業行為裡運作,但不斷地商品化卻不必然是它唯一或終極的目的。

 

Social提到自己的創作時說,「唯一的主題是生活,唯一的主角是人」。當喜劇創作者對人的生活際遇或處境有著深刻興趣和持續關切時,他的作品,就不會只把損人以求笑點當作唯一的表演動機。張碩修的Comedy Club與他歷年來的合作夥伴,將脫口秀和站立喜劇的文化紮實建立在年輕世代觀眾群中,讓那些想拉年輕人選票的政治人物,紛紛往脫口秀節目場子裡跑,並且讓這些政治動物露出比較人性的模樣,這確實是一大功德。

 

華人文化恐怕特別需要不留情面的尖銳喜劇創作,通過開自己或別人的玩笑,把那些假仙或喜歡「裝逼」的人從聖壇上拉下來,戳破他們的壓抑或偽善假面。唯有敢於面對自己的不堪與現實之殘酷的喜劇,才有機會找到逃逸路線或自我解放之道,從而凝聚面對現實的勇氣,庶幾最後能對抗或翻轉現實。在現場喜劇的這個層次上,張碩修和他的《喜劇攻略》,值得人手一本,仔細領略其中的趣味,並且將定期前往Comedy Club看表演,作為生活內容的一部分。

 

(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1956年出生於台灣台南。美國愛荷華大學新聞系碩士、主修新聞攝影,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媒體與傳播系博士,主攻影像文化研究。曾任圖文報導月刊《人間》雜誌攝影主編(1986-87),《中時晚報》媒體評論專欄作者(1988-91),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兼傳播學院院長。

 

其他經歷包括:台灣各類年度新聞攝影獎、紀錄片競賽、國藝會「國家文藝獎」(電影類)、「華語電影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評審委員,第十五屆「卓越新聞獎」評審團主席(2016),第二、五、八屆台北電影節之「社會公益獎」評審團主席,並自2003年起連續16年擔任「台北電影節」諮詢委員。在香港的部分經歷包括:香港「華語紀錄片節」(2012)、香港「鮮浪潮國際短片節」(2018)評審委員。

 

專書著作包括:《電視批評與媒體觀察》(時報出版,1990)、《新頻道:電視、傳播、大眾文化》(萬象出版社,1992)、《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元尊文化,1998)、《再寫攝影》(田園城市,2013)、《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麥田出版社,2014)、《製造意義:現實主義攝影的話語、權力與文化政治》(影言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