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聲喧嘩」為開放平台,歡迎把有關本地或海外的傳統或現代劇場、音樂、舞蹈、跨媒介表演,以至演藝文化及現象的評論文章電郵至iatc@iatc.com.hk。文章必須未經發表,中英文皆可,字數最少1,200字。若獲本會採用,編輯部將與作者直接聯絡,獲刊登者將薄備稿酬$500。
文︰何阿嵐|上載日期︰2025年8月8日
舞台劇《月明星稀2.0》再度上演,距離首演已過一年,這次搬到西九自由空間大盒,空間設計也由原來的四面台改為單面台,觀眾坐在舞台正前方,凝視台上逐一登場的角色與他們各自的敘述。舞台設計比去年更為具象,... |
文︰比布|上載日期︰2025年8月1日
二十年前,你身在何方?
現在,你又身在何方?
這些年,從四十歲走到六十歲,還好嗎?
《11旅程之女》緣自進劇場二十年前的一個社區計劃。二十年後,創作團隊再次邀請當年參與的十位屯門婦女重聚,... |
文︰陶悸|上載日期︰2025年7月30日
終於有機會看到2022年香港小劇場獎榮獲「最佳整體演出」及「最佳導演」作品—— 《Ellie, My Love》。實至名歸,預告將會於台南演出,非常驕傲團隊能將如此佳作帶出香港。
《Ellie... |
文︰朱映霖|上載日期︰2025年7月25日
原作《Yerma》是西班牙劇作家Federico García Lorca於1934年創作的一部強烈悲劇。故事講述一位生活在西班牙鄉村的已婚婦人,因無法懷孕的絕望演變為執念,心理崩潰後... |
文︰黃婉婷|上載日期︰2025年7月18日
《Souvenirs(命懸一線)》於上環文娛中心劇院演出,作品呈現出強烈的歐陸小型劇場風格。本人觀賞時,腦海不禁聯想到七月即將舉行的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Off d’Avignon)... |
文︰蔡嘉雯|上載日期︰2025年6月26日
譚盾的《茶魂》是一部「歌劇音樂會」,雖然具備歌劇的元素,但卻減少了傳統歌劇的隆重。它同時重視音樂的表現和表演,樂手的演奏也成為視覺表現的一部分。這部作品於2002年首演,源自於1997年譚盾獲三多利... |
文︰余永曇|上載日期︰2025年6月23日
近日,香港話劇團在香港大會堂劇院上演《塘西馴悍記》(The Tamed and the Tempted)。劇的名稱包含兩個要素:塘西和馴悍記,前者交代了故事背景,劇目設定於三十年代香港塘西這一煙花之... |
文︰李浩華|上載日期︰2025年6月13日
故事的重要性在於它透過敘事讓我們理解經驗世界,繼而理解自身與他人。文字和語言或許向來倍受重視,但不容忽略的是,我們仍有身體,有感官,有回憶,有風景。拼湊起來,才是鮮活的經驗。
遊走式劇場《慢走... |
文︰尹莫違|上載日期︰2025年6月11日
2020年,瘟疫蔓延時,多國表演藝術場地關閉,奧地利樂團Klangforum Wien成員頓覺無甚可為,便研究了過去一百一十年間的九十多齣歌劇,溫故而知新。樂團與比利時「跨界」藝團Needcompa... |
文︰佛琳|上載日期︰2025年5月16日
俄國文學鉅著《罪與罰》的粵語改編舞台劇,終於在第五十三屆香港藝術節登場。根據「藝術節」的宣傳資料顯示,劇本由英國編劇菲利普‧布林編寫,菲利普與香港資深劇場導演鄧偉傑聯合執導。演出場刊列印出兩位主要男... |
Username | |
Password | |